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075 | 现代推荐架构剖析之三:复杂现代推荐架构漫谈

075 | 现代推荐架构剖析之三:复杂现代推荐架构漫谈-极客时间

075 | 现代推荐架构剖析之三:复杂现代推荐架构漫谈

讲述:初明明

时长05:41大小2.60M

本周我们讨论现代推荐系统的架构体系。周一我们看了最简单的基于线下离线计算的推荐架构,周三我们聊了基于多层搜索架构的推荐系统。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从这两种架构的思路出发,来满足更加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

推荐架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周我反复强调推荐系统的几个基本需求点。第一,能够在一两百毫秒内给用户提供当前的推荐结果;第二,需要对用户和系统的交互结果做出响应;第三,需要考虑用户群体的覆盖率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聊一些经常考虑的场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供你参考。

新用户的问题

如果你要搭建的系统面临的情况是新用户多,比如一个新上线的快速增长的产品,那么我们需要怎么考虑架构呢?
这里面有两个基本思路。第一,我们要更加快速地抓住这些新用户和系统的交互信息,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推荐信息。第二,在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信息的时候,如何为这些用户提供推荐结果。
我们先从第一点说起,如果希望能够更加快速地抓住用户的交互信息,从而很好地为他们推荐内容,有两种做法:要么能够快速更新模型从而更新推荐结果,要么快速更新特性从而更新推荐结果。
如果我们整个产品只有一个全局的排序模型的话,不管是基于线下的静态架构还是基于搜索的架构,基本上都不可能很快地去更新这个全局模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去思考如何更新特性。
对于搜索的框架,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更新特性,从而达到在重排序的这个阶段,因特性改变而带来不同的结果。但是对于线下的静态架构,因为所有推荐结果都是事先处理好的,因此改变特性也不能改变结果,除非针对这个用户,对所有的推荐结果重新进行线下计算。这样做是可行的,但是计算成本还是相对比较高。因此,综合来看,如果在新用户比较多的情况下,并且我们还希望抓住用户的交互,静态架构可能就会显得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第二点则是新用户的交互信息一开始会比较少,如何处理冷启动呢?我们前面提到过,其实冷启动可以利用一些用户的其他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地理信息来产生推荐结果。我们可以为用户显示当前比较流行的在某个年龄段、某个性别、某个地理区域的信息。
一个简单的思路是,这些年龄、性别、地域的信息,可以每个小时或者每天更新一次,单独存放在一个数据库里。当用户来网站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从搜索的架构里提取信息,也从这个单独的数据库里提取信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部重新排序。这样我们就能够保证架构的统一性,同时也解决了冷启动的问题。

新物品的问题

和大量新用户问题不同的是,大量新物品的问题则更加棘手一些。
在静态框架下,新物品意味着对于所有的用户,我们之前都没有考虑过这些物品,因此如果不进行特殊处理,我们是绝对没法把这些物品展示给用户看的。
这里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就是把新物品加入到内容池里,对于所有用户,全部重新生成推荐结果。这当然是最简单的想法,但是很显然,这样做是非常耗时的。另外一种思路,我们把当天产生的新物品单独存储在一个数据库,针对这些物品给出一些预估计的分数。这里当然可以针对物品的特性打分,也可以随机给定一些分数。然后我们在显示推荐的时候,可以混合之前线下已经产生的推荐结果和当天的新物品结果,这样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可以对新物品进行推荐的。
在搜索的架构下,也有两个类似的思路。第一,那就是我们对索引进行重索引,但这个过程相对比较耗时。第二,那就是对新物品构建一个临时索引或者数据库,最后的结果是从索引和当天的临时存储中共同获取,然后进行重新排序。
在新物品比较多,并且很快就会过时的情况下,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棘手问题就是,推荐的模型一定不能仅仅抓住用户喜爱的某一个物品。比如新闻推荐,用户喜欢某一个新闻,但是这个新闻很快就会过时。这就和商品推荐有很大不同,对于商品来说,用户可以反复购买同一件日用品。

小结

今天我为你讲了利用推荐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构架一个现代推荐系统。我们聊了两个场景下的一些更加细致的取舍,分别是新用户多的情况和新物品多的情况。
其实,所有的这些思路都不是“死规矩”,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你可以去琢磨。
比如,我们尽可能把复杂的运算放在线下,因为毕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结果。在一切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搜索引擎来减少需要对大量物品进行打分的步骤。再比如,对于活跃的用户,我们可以使用多层搜索架构;但是对于不活跃用户,我们可以依赖线下,提前产生所有的推荐结果。
一起来回顾下要点:第一,我们再次回顾了推荐架构的需求;第二,我们通过两个场景,新用户多和新物品多,分析了架构里面的一些取舍。
最后,给你留一个思考题,假设我们的推荐系统需要给一个手机客户端的产品进行推荐,有什么和桌面端不一样的,需要在架构上额外注意的地方呢?
欢迎你给我留言,和我一起讨论。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9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0

提建议

上一篇
074 | 现代推荐架构剖析之二:基于多层搜索架构的推荐系统
下一篇
076 | 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模型之一:受限波兹曼机
 写留言

精选留言(4)

  • 林彦
    2018-04-06
    网络性能,手机的性能,手机的交互空间和方式这些因素导致手机上的推荐结果需要更少,更精简,减少实时的计算量,信息的元素要选择更重要和更容易引起用户下一步简单交互操作的,也可以通过优化的并行框架来降低较多计算和信息处理的响应时间。用户的手机交互行为,我觉得有条件和桌面端区别开来作为运算的一种特性更好。
    2
  • 微微一笑
    2018-04-06
    感觉讲的有点简单啊 能否一个实际案例结合,深入讨论下
    共 1 条评论
    2
  • 和平老三
    2018-06-19
    您能不能在留言区补充一些文章 这篇文章有些过于理论了
    1
  • Mr.Button
    2018-05-21
    洪老师,之前看您的博客。 感觉这个架构讲的有点简单。能不能提供一些新户冷启动算法上的建议。比如 雅虎之前的决策树方法之类的。
    共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