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22 | 不要做微观的管理者

22 | 不要做微观的管理者-极客时间

22 | 不要做微观的管理者

讲述:丁婵

时长09:10大小4.20M

今天我和你聊一聊管理的粒度问题,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来说说自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离开 Square 之前不久。那时候正值 Square 准备 IPO 的前期,公司频繁重组,很多人的顶头上司在短时间内可能更换了好几个,我也不例外,最后的那个老板,我和他的共事时间一共也就一两个月。他的主要背景是前端,而我一直做服务器端和系统架构相关的工作。成为我的老板的时候,他刚刚转为管理者。
不知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还是他的管理风格使然,总之,做项目的时候,他恨不得手把手地指导我们,频繁地跟进和检查,很多并不算重要的技术决定,他也会给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让组员做决定。
我个人比较偏好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做法让我在工作中束手束脚,做事方式也遭到质疑。当时我算是比较有经验的工程师了,加上性子有些执拗,也不喜欢去争论或沟通,工作氛围的变化让我有些疲惫,恰好 Airbnb 又在那时抛出了橄榄枝,种种因素集合在一起,促使我去面试。
面试的过程很愉快,我也很喜欢 Airbnb 的愿景和工作氛围,所以就顺势跳槽了。虽然说老板不好不是跳槽的根本原因,却让离开 Square 这个决定变得更加轻松。
虽然后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离开 Square,我都没有提这件事。不过,听说那位管理者的团队带着带着就没了,公司又让他做回了工程师,这是后话;其实他技术不差,做事也靠谱,但是管理方面,可能真的需要一些改变。
因为这件事,加上我本身对独立自主看得比较重,在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我会更偏向于给组员足够的自由度。对于我来说,你只需要跟我说需要做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完就可以了,我会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也会对自己的进度、优先级和质量负责。
直到有一天,我和组内的一位职场新人聊天,他说,希望我能给他更多的指导或帮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我更多具体的支持。这算是另一个故事,不再细说。
但是,也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管理既不能过度关注和掌控过多的细节,也不能简单地给了目标就放任自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观察、阅读、交流和总结,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度是需要管理者重点把控的。

一、因人而异

我们共事的同事,大部分都是很优秀的人。他们和你一样进入这个公司,每个人都经历了差不多的考察和审核,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擅长的领域,往往各不相同。
有些人在全局规划、协调资源方面有着更强的能力,有些人则注重细节,可以把定义好的任务完美完成。有的人善于思考,有的人擅长交流,有的人专注执行…… 我们要做的,是最大程度调动并发挥其长处,并帮助他在短板的方面获得更快地成长。所谓用人用其长,就是这一个道理,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还需要不断的调整和练习。
另外,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再有能力的一个人,刚进一个公司、一个组,接手一个项目,都需要时间和资源去学习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何给他们充分的资源、信息和指导,又同时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往往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是工作多年的职业工程师,尽管各个公司的一些流程和工作方式不太一样,你只要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和准则,他们就能很快调整适应。如果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那么从各种工具的使用、开发流程的熟悉、代码的规范化,都需要更多的指导。这样的人往往需要安排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去带,才能获得最快的成长速度。

二、因事而异

先问问自己,这个任务在整个项目中是不是很重要,是不是很紧急。如果是,并且每一步的完成有很强的时间限制,在 “怎么做”的方面会因为各种要求或者限制并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那么,这时候,更多的介入是你更好的选择,不过在介入之前,你需要让对方理解为什么需要频繁沟通。
如果单个任务在整个项目中有一定试错空间,或者不在时间线的关键路径上,这时,你不妨试着放手让组员尝试独立完成。这样,管理者这样才能够鼓励创新,并可以增强组员的工作积极性。因为组员全权负责任务,即使出了错,他也会更有责任感和足够的经验去改进。
也许有人觉得,我的整个项目时间都特别紧,任何一个点都不容出错,那么你就应该去思考,如何规划整个项目时间和人员的安排,尽可能去创造出一个可以让员工发挥的空间。如果什么也不能放手,除了对员工积极性有负面的影响,你的时间和精力,也将进入一个无法扩展的工作轨道。

三、跟进的粒度

关于跟进的粒度,最极端的两种做法是:只设立目标,然后完全放手,这样的做法是等你意识到事情已经脱离轨道的时候,往往很难拉回正轨或者补救;另外一种是每个细节都按照你的想法去推进,这就无法让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力。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两种极端的中间点找到一定的平衡。
根据前面提到的两个原则,根据不同的人和事,我们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 制定目标,确保传达。管理者应该非常清楚地说明你想要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样子,并明确地告诉员工:他的责任是达成什么目标,你会通过结果来衡量他们。
2 多给指导,少亲手做。管理者无需事必躬亲,也不要监视每一个细节。你只需要花一些精力确保你的意图已经被明确传递了,管理者的存在不是分担实际工作,而是一种资源,更是背后支持力量。
3 设定频率,保持跟进。根据对方的经验和任务的紧急程度,设定一个常规跟进的频率。每次跟进了解工作进展,是否有拦路石需要帮忙清除。除此之外,给对方足够的决定权。
4 交流难点,给出建议。当进度受阻的时候,你需要与员工交流,搞清楚问题所在,是能力问题、资源不够、还是时间紧张。根据交流成果,你可以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其提高能力,但不要直接上手帮忙完成任务。

四、交流的重要性

在这门管理课中,我曾经多次提到交流的重要性,其实,交流的重要强调多少次也并不为过。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太容易产生信息丢失,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双方对交流的信息达成了一致,结果确认的时候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在前面讲的三个原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让双方完全明白对方的期望值。你可以很坦诚地告诉组员,如果他觉得你介入太多或者太少,可以随时告诉你。另外,你提出来的哪些是要求、那些是建议,也要明确地告诉对方。要求是那些必须要按时完成的,没什么回旋余地的工作,建议就是有空间的,对方可以在思考后自己决定怎么做的任务。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从自己的故事谈起,与你分享了管理的粒度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既不要事必躬亲,也别做甩手掌柜。管理者需要重点把控四个方面,根据具体的人和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适当调整跟进的粒度,并时时交流,确保双方信息一致。
最后提醒你一点,每个人都在成长。一个月前,你的组员在某件事情上喜欢你的建议和意见,一个月后,也许你这样的建议和意见就可以减少了。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每个人的能力,调整你的跟进粒度和授权范围,确保任务在正常完成的同时,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性都得到发挥。
你是个微观管理者吗?可以在留言中告诉我你的做法。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极客时间祝你元旦快乐,新的一年诸事顺利。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4

提建议

上一篇
21 | 每个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的:中美在支付技术和大环境下的差异
下一篇
23 | 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 写留言

精选留言(19)

  • 刘剑
    2018-01-05
    技术骨干提升为管理人员刚开始管理的粒度很细,这是非常错误的。我自己也犯了很多这类错误,比如:亲力亲为做事,比如:指令式要求做这做那又不讲明原因 在管理上以目标为导向拆解任务并形成开发计划这是计划管理,把任务按计划时间高效、保质执行形成自身团队特有规范流程,这叫流程管理。团队中尊重每个人意见,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统一认知:技术为产品服务,产品为用户服务。技术为运营服务,运营为公司战略服务,在这原则上组织团队成员去完成计划目标这是组织管理。计划、流程、组织三位一体这是我的管理心得。
    展开
    33
  • 赵成
    2018-01-01
    员工离职,本质上还是员工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之间不匹配的矛盾导致的,我们所说的主管因素,更多还是导火索,主管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员工,从而限制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感觉发展受到限制,选择离职也就很正常了。
    17
  • William李梓峰
    2018-01-01
    直属领导不行是让本来就有离职想法的下属以更快速离职的催化剂。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要么忍要么滚。
    5
  • alex
    2018-03-01
    现在的安排工作的思路确实是,有能力的,让他自己负责,我做好中间的检查点及事前的沟通;差一些的多指导一下;更差的就只能先打下手
    3
  • Weehua
    2021-01-09
    我有一个问题:明明是新的管理者不行,是他没有把工作做好,反而让优秀的下属离职了,这种情况难道只能下属离职吗?能不能越级反馈问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3
  • Sam_Deep_Thinking
    2020-04-20
    该专栏中,最喜欢这篇文章了,因为最近做管理时,就遇到了文章中提到的,【平衡问题】。多谢老师指导。感恩。
    1
  • peter.yj
    2018-03-14
    作为刚从纯技术到技术管理的新手,的确犯过类似的问题,要么就是太细,要么就是太松。。。
    共 1 条评论
    2
  • whhbbq
    2018-01-04
    碰到不懂管理的上级真的郁闷。。如果他不改变,基本这样的人在管理上都走不长
    共 1 条评论
    1
  • William
    2022-05-26
    管理者要学会“断手断脚”,要适当放开一些权力给下属,让下属有机会去自己探索。
  • 怀揣梦想的学渣
    2022-03-20
    是否有更合适的方式,让新手管理者也有机会改正自己的不足呢,管理者给员工机会,员工也可以给管理者机会,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吧。 只要不是那种一根筋死磕到底的人,还是可以变得更好的。
  • John Bull
    2020-11-10
    这是两个极端,合理中和一下就好了。
  • petit_kayak
    2020-09-28
    其实说到底,就是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 何慧成
    2020-08-26
    一开始太细,到后面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反而让自己成为了各种评审,检查的瓶颈。在管理中还是要以目标导向。特别是在信息的传达方面,绝大部分的问题都可以归入到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提升信息传递质量,减少信息失真或丢失。
  • 张亚运
    2020-02-28
    做事还是做人,无非是极端中找平衡
  • mikejiang
    2019-11-19
    跟进粒度这个确实是需要仔细斟酌的,经验丰富的基本可以做甩手掌柜,经验一般的可以检查三次,新手要经常确认进度。
  • 陈莉
    2019-09-28
    以前犯过这样的错误,现在正在改变
  • 有朋自远方来
    2018-07-18
    我的领导,也是刚从技术转管理。。。。。。
  • 沈奇炜
    2018-05-13
    问下安姐关于设计评审的。团队对重要功能或复杂功能都会要求先出设计再全组评审。这种算细粒度吗。会硅谷公司是否也这么做
  • 王建Tyrion
    2018-01-05
    确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要用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