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32 | 硅谷人如何做 Code Review

32 | 硅谷人如何做 Code Review-极客时间

32 | 硅谷人如何做 Code Review

讲述:丁婵

时长13:20大小6.11M

今天技术管理课的主题是: Code Review,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码评审。Code Review 主要是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对源代码进行同级评审,其目的是找出并修正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保证软件质量,提高开发者自身水平。
和国内的工程师聊天,发现国内公司做代码评审的比例并不算高,这可能和各公司的工程师文化有关系。不过硅谷稍具规模的公司,代码评审的流程都是比较规范的,模式也差不多。

首先是两个概念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介绍两个概念,一个是 Commit,一个 PR。硅谷大部分公司都使用 GitHub 企业版管理自己的代码仓库,GitHub 里的 Commit 和 PR 的概念在代码审核中非常重要。
1 Commit。就是 GitHub 上的一次“ Commit ”行为,这是可以单独保存的源代码的最小改动单位。
2 PR。也就是 Pull Request,是一次代码提交请求。一个 PR 可以包含一次 Commit,也可以是多个。提交请求后 GitHub 会在相关页面上显示这次提交请求的代码和原代码的所有不同之处,这就是本次 PR 的所有改动。
请求提交后,其他工程师可以在 PR 的页面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针对某一些代码的改动进行讨论,也可以给整体评价。代码的作者也可以回复这些意见和建议,或者按照建议进行改动,新的改动将为本次 PR 中提交新 Commit(也可以覆盖之前的 Commit)。
关于 GitHub 和 Pull Request,池老师最近在他的公众号里写了一篇“
GitHub 为编程世界带来了什么改变 ”,这篇文章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你可以参考学习。

其次,我来谈谈代码合并规则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 PR 都必须有至少一个人认可,才能进行合并。如果改动的内容涉及多个项目,则需要每个项目都有相关人员认可才能合并。还有一些特别关键的代码,比如支付相关的,通常也会需要支付组的人确认才行。
在代码合并之前,进行 Code Reivew 的工程师们会在 GitHub 的相关页上给出各种评论,页面是共享的,这些信息大家都能看到。
有些评论是询问,代码的作者直接回复或解释就行,有些是指出代码的问题,代码作者可能会据此改动,也可能不会同意,那就需要回复评论,阐述观点,你来我往。有时候一个实现细节,讨论的主题可以多达十几条或几十条,最终需要达成一致才能进行合并。

再次,帮助别人成长,而不是帮他写代码

以前有朋友会说:“看到代码写得太差,觉得来回评论效率太低,干脆自己冲上去搞定” 。曾经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不过我慢慢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想法。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来说,代码写不好,可能是对业务不熟悉,对编程语言不熟悉,也可能是对公司代码的整体架构不熟悉。如果你帮他 “写” ,而不是耐心指出哪里有问题,那么下一次他可能还是不知道怎么做。这样不仅无益于别人成长,有的时候甚至会让别人有挫败感。
并且,帮别人写代码的方式可扩展性很差。即使 Code Review 会花掉十倍于你自己写的时间和精力,但它会让人明白代码应该怎么写,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 “复制” 你的生产力。
你不能什么都自己写,尤其是开始带项目、带新人以后。每天 Review 五个人的代码和写五个人的代码,长期而言哪个更合算呢?答案显然是前者。
写代码是一个学习过程,怎么做一个好的代码审核人更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自己绕过一个坑不难,难的是看到别人那么走,远远地你就能告诉他那里有个坑,而他在你的指导下,以后也会帮忙指出别人的类似问题。
我在这一点上最近感触尤为深刻。随着团队越来越大,新人也越来越多,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工作的一半时间都在 Review 别人的代码,写评论。
这样做的初期确实比较辛苦,不过效果也随之慢慢显现,大部分时间工程师们已经可以进行相互 Reivew 代码了,于是我可以腾出很多时间来做别的工作,代码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提交代码的类型

在进行 Code Review 之前,要搞清楚提交的代码到底是干嘛的,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审核。我们一般把提交的代码分成四类。
Bug 修复。一般公司都有独立的 Bug 追踪和管理系统,每个 Bug 都有一个票据。代码提交的 PR,一般和票据是关联的。
代码优化。比如文件的移动和拆分,部分函数的重构等。
系统迁移。包括代码库拆分,用另一种语言重写等。
新系统和新功能。新功能在实现之前都需要进行设计审核,最终版本的设计文档会包括数据库的 Schema、API 的签名( Signature )、代码的流程和模块等内容;相关代码的提交,也就是 PR,一般是和设计文档挂钩的。
了解了提交代码的作用,审核就会更有针对性和效率,也更容易从作者的角度阅读代码。

最后说一下 Code Review 的注意事项

从代码提交者的角度,在代码审核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为什么要进行 PR ?原因一定要在提交的时候写得非常清楚,才能帮助审核者理解这个改动是不是合理。上面说的四种提交代码的类型,具体是哪一种,应该写到 PR 的小结中,写得越详细越好。
这在以后需要进行回溯或追踪系统变化时,也是很有益的。如果改的是前端代码,最好贴一个改动前和改动后的截屏,让改动效果一目了然。
第二,除非是极其明显的单词拼写问题,尽量不要引入不是这个 PR 目的的改动。PR 要尽可能保持目标的单一性。每次遇到有人把一些代码结构的优化合并到功能相关的改动时,我都有一种肝火上升的感觉。
这种行为不仅会增加审核者的困难,降低效率,还会掩盖一些简单的错误。并且,如果因为功能的修改导致线上出了问题,一般需要退回到之前的版本,也就是反转 PR ,这时候,针对优化相关的改动也就必须被反转。总之是弊远远大于利。
第三,找谁审核?除了本组的人外,有时候代码还会和其他项目组的代码相关,需要找该组的成员审核,这时具体找谁呢?
一般有两个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在 GitHub 里 @ 一个组,比如 Payment 组,Risk 组等等,这些组会通知组里所有的人,相关的人看到了就回去审核;二是有一些组的代码,不希望其他组的人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改动,就会设置规则,如果有人动了这些代码,也会通知到整个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定确保所有的改动都是测试过的,无一例外。
从代码审核者的角度,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审核的粒度要多细?是不是每次审核都要花很多时间?当然,如果时间足够,自然是看得越细越好。如果特别忙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筛选。
比如,你可以看一下算法或者编程思路,然后加一个评论 “算法部分看来没有问题”;也可以只看你关心的部分,然后加评论 “支付部分没问题”,或者 “API 部分没问题”。还可以再 @ 一些你觉得可以对其他部分加评论的人。
另外,如果是新人的代码,尽可能地在代码风格、性能等各方面都加以审查。如果是一个老员工,这些方面可以给予更多信任。
具体哪些地方需要审核呢?总结一下。
1 代码格式方面。很多公司都有编程语言风格指南( Coding Style Guideline ),这是大家的约定俗成,避免公司的代码风格不一致,也避免了一些 “要不要把闭括号另起一行” 的无谓争论。老员工除非不小心,通常大家都不会弄错;新员工在这方面不太熟悉,就有可能出问题。这一类问题是比较容易指出的。
2 代码可读性方面。比如函数不要太长,太长就进行拆分。所有的变量名要能说明它的用意和类型(比如 hosting_address_hash,一看就知道是房东地址,而且是个哈希类型)。
不要有嵌套太多层的条件语句或者循环语句。不要有一个太长的布尔类型( Boolean )判断语句。如果一个函数别人需要看你的长篇注释才能明白,那这个函数就一定有重构的空间。另外,如果不可避免有一些注释,则一定要保证注释准确且与代码完全一致。
3 业务边界和逻辑死角问题。你可以帮助代码作者想想,他有没有漏掉任何业务边界和逻辑死角问题。很多时候这是业务逻辑相关的,尤其需要资深一点的工程师帮助指出需要处理的所有情况。
4 错误处理(Error Handling)。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也是代码审核最容易帮别人指出来的问题。
我在文稿中举出了一个例子,一段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代码就至少有三个潜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审核者注意的。
def update_user_name(params)
user = User.find(params[:user_id])
user.name = params[:new_name]
user.save!
end
params 里面需要 validate 是不是有 user_id 和 new_name 这两个 key
能不能找到这个 user_id 对应的 user
save 的时候会不会有 DB level 的 exception,应该怎么处理
5 确保测试用例覆盖到了所有的功能路径。严格来说,每段代码都应该有测试用例。如果开发者能够预见到其他人的代码改动会引发自己的代码问题,一定要增加额外的测试用例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6 代码质量和规范。遵循公司制定的编程规范,比如,如果有重复的代码段,就应该提取出来公用,不要在代码里随意设常数,所有的常数都应该文件顶部统一定义,哪些变量应该是私有的,哪些应该是公有的,等等。
7 代码架构。包括代码文件的组织方式,函数是不是抽象到 lib 或者 helper 文件里;是不是应该使用继承类;是不是和整个代码库的风格一致;API 的定义是不是 RESTful 的等等。

公司层面的支持

从公司层面应该有哪些措施帮助员工有效地进行代码审核呢?
统一的代码提交和审核流程与工具,并确保大家使用同样的工具,遵循相同的流程。
鼓励员工帮助别人审核代码,甚至可以做到效绩评估中。
制定统一的编程规范和代码风格,尤其是在有争议的地方,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因为程序员偏好带来的矛盾。
代码审核和编程一样,都是日常工作,不要情绪化。我曾经做过一件事,一个外组同事的代码,别人已经认可合并了,可是我觉得有问题,于是反转了流程,在评论里写了原因和建议的改法;当时心里还觉得会不会得罪人。可是后来发现同事反而很客气地接受并道谢了。
另外,评论里经常会出现不同意见,其实是两个人在编程习惯和约定俗成上没有达成共识。如果在不违背公司风格指南的情况下,没必要一定让对方和你有一样的习惯。
如果你真的觉得这样做更好,可以委婉地提出来,比如 “我个人是更偏向于 A 类型的编程风格,不过这不是一个硬性规定。” 或者 “嗯,改成 A 类型的编程风格如何,不过这不是强制的。”
今天我和你讨论了 Code Review,主要内容包括 Code Review 中的重要概念,代码合并的规则,帮助别人评审代码而不是写代码,提交代码的类型和做 Code Review 时的注意事项。
事实上工程师们在编程的时候很难保证万无一失,多几双眼睛一起帮你看一遍,就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代码里的错误。另外,相互审核的过程中还能从彼此那里学到很多编程的小技巧和好习惯。细想来,很多 Java 和 Ruby 的特别好用的技巧,我都是在做代码审查的过程中学到的。
你的团队有没有做 Code Review 呢?有好的经验可以在留言里告诉我。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6

提建议

上一篇
31 | 工程师、产品经理、数据工程师是如何一起工作的?
下一篇
33 | 技术人的犯错成本
 写留言

精选留言(22)

  • songyy
    2018-01-25
    写蛮棒的,我比较喜欢文中的观点: 1) 代码审查可以让工作可扩展; 2) 审查边界情况; 3) 代码回滚的例子; 4) 那段Ruby代码的考虑点问题; 5)有ui改动相关的,要给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对比图(这点我一直在做,也在要求别人做 😁) 此外,从我经验上,还有这么几点: 1) 持续集成环境可以跑测试,测试结果可以自动加到PR上面(我觉得你们肯定是有在这么做的 😁)。这样子让review的人有个更好的信心 2) 代码在build的过程中,可以加上linter,进行code style的检查(我觉得这个你们肯定也在做 😁)。持续集成环境可以把检查结果加在PR上面。我们公司在用code climate的Chrome plugin,这样子做code review的人就不需要提style相关的改动了:能让机器做的事,就没必要让人来做 3) 如果希望强制互相的代码审查,可以在github里面设置,比如master branch,是protected branch,只有在ci通过,有人approve了这个pull request之后才允许merge 4) 在pull request本身要给足context信息,从而让进行review的人很容易搞清楚这个pr在做什么;在之后希望溯源什么改动的时候,在定位到这个pr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做这个改动的原因。
    展开

    池建强回复: 这回复写的真是专业,赞

    53
  • archmageforac
    2019-04-20
    我是做Android开发的,负责的是公司Android APP内的一个模块,整个APP是插件化的架构,即APP本身所在项目是一个空壳,通过配置来决定哪些模块会集成进APP。我们这边的做法是: Step 0. Push检查:在每次push之前,检查提交者是否已经自测过了自己修改代码相关的全部分支,并会生成一个自测覆盖率,提交到commit信息中。如果自测覆盖率过低,reviewee需要给出合理原因解释。 Step 1. Merge检查:在提交PR前,先进行代码静态检查,比如lint检查、组里资深工程师根据业务制定的“坏味道”检查等,这样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低级错误和常见的共性错误。 Step 2. 人工review,reviewer会指定一个资深同学和一个新人,资深同学把关,新人学习和了解其他同学coding的思路。同时也鼓励新人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思想碰撞。reviewee是新人的话,reviewer会更加注重实现细节,会讨论和比较其他的实现方式;是资深同学的话,会更加侧重在整体架构设计上。 Step 3. 代码合入后,会走一个自动化的打包和集成工作。打包后会集成进APP,这个过程会在APP范围内进行全局检查,确保没有底层项目接口变更导致上层项目接口调用失败的问题。 Step 4. 集成后形成一个apk,然后跑自己业务以及整个APP核心路径的单元测试。这一步其实目前我们还没有,但我觉得是有必要的,正在计划推动落地。
    展开

    作者回复: 赞!

    12
  • 杨石坡
    2018-01-25
    我们也有代码审核,但是我认为很失败,主要表现在形同虚设。 原因如下: 1.领导分配任务时,没有给评审分配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在原有工作量之上在加入代码评审,评审就是负担,应付了事;再说代码评审有没有奖惩。不看代码,接先approval然后merge就成了最常见的做法。 2.pr看不懂 a.pr说明描述不清或者没有描述。 b.pr里面包含很多东西。 3.pr不给留时间,或者留时间了也没有人看。
    展开
    6
  • self-discipline
    2018-07-30
    首先是招聘到合适的人;其次如果人不行,怎么推进点东西都费劲的;我们这我推进的代码审核,好似把他们打劫了一番,好比老牛不喝水推上刑场一般
    共 1 条评论
    5
  • H
    2018-02-23
    很庆幸之前的团队就是这么做的,开始觉得太苛刻,后面慢慢觉得这样对大家(特别是对自己)的成长挺大的。后面我在review别人的代码的时候也“苛刻”了些😬
    3
  • nigel
    2018-01-24
    我想有人来review我的代码,但大哥们都忙。
    4
  • 杨少侠
    2018-01-24
    工作时间没时间做review
    3
  • michael
    2018-09-14
    代码审核真的是很重要,不仅使得生产代码有质量保障,也可以提高组员编程水平,也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1
  • 木头疙瘩
    2018-04-24
    真的挺希望能加入一家有这样环境的公司,然而我呆过的大小厂都没有这个
    2
  • Lament
    2018-02-04
    高校里面,菜鸡互啄其实问题不大,只要言之有物,至少能带来观点的碰撞,不要演变成相互人身攻击或者某些无意义的争论就好,比如Php是最好的语言……很烦。
    1
  • GeekAmI
    2018-01-24
    好吧 你们的代码提交真复杂
    1
  • 何慧成
    2020-09-05
    review需要特别关注,特别是对新人,要操心的地方不少
  • luming
    2020-03-22
    在国内公司,Code review如何能不流于形式还是个挺有挑战性的问题
    1
  • mikejiang
    2019-12-02
    代码review不太好执行,国人比较爱面子,我一般的做法是,线下反馈review建议。
    1
  • 姑苏小沈🏃🎸
    2019-01-07
    我们团队也在实践每个pr需要code review,不过现实中,reviewer都很忙,经常没时间去了解代码的前因后果和深究算法实现,于是这个工作常常流于形式了。
  • Feng
    2018-09-22
    组长想推进,但是实在没时间,太忙,也是一种提升方式
  • anchor
    2018-06-29
    有什么好的review工具推荐吗?之前用fisheye git有好的实践方式吗
  • anchor
    2018-06-29
    大家有什么好的review工具,之前都用fisheye
  • anchor
    2018-06-29
    大家有什么好的review工具,之前都用fisheye
  • gevin
    2018-06-19
    GitHub 推荐开发时才有GitHub Flow进行协作,原来不是很理解,仅以为PR主要用于向他人的开源项目做贡献。看了安姐这篇文章,才意识到,PR和GitHub Flow,能很好的落实code review,这应该是推荐使用GitHub Flow的一个更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