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 可扩展架构的基本思想和模式
下载APP
关闭
渠道合作
推荐作者
32 | 可扩展架构的基本思想和模式
2018-07-10 李运华 来自北京
《从0开始学架构》
课程介绍
讲述:黄洲君
时长09:26大小4.32M
软件系统与硬件和建筑系统最大的差异在于软件是可扩展的,一个硬件生产出来后就不会再进行改变、一个建筑完工后也不会再改变其整体结构。例如,一颗 CPU 生产出来后装到一台 PC 机上,不会再返回工厂进行加工以增加新的功能;金字塔矗立千年历经风吹雨打,但其现在的结构和当时建成完工时的结构并无两样。相比之下,软件系统就完全相反,如果一个软件系统开发出来后,再也没有任何更新和调整,反而说明了这套软件系统没有发展、没有生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软件系统,都是在不断迭代和发展的,典型的如 Windows 操作系统,从 Windows 3.0 到 Windows 95 到 Windows XP,直到现在的 Windows 10,一直在跟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今天我们进入架构可扩展模式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包括分层架构、SOA 架构、微服务和微内核等,先来聊聊架构的可扩展模式。
软件系统的这种天生和内在的可扩展的特性,既是魅力所在,又是难点所在。魅力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和扩展,不断地让软件系统具备更多的功能和特性,满足新的需求或者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而难点体现在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去扩展系统,因为很多情况下牵一发动全身,扩展时可能出现到处都要改,到处都要推倒重来的情况。这样做的风险不言而喻:改动的地方越多,投入也越大,出错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如何避免扩展时改动范围太大,是软件架构可扩展性设计的主要思考点。
可扩展的基本思想
幸运的是,可扩展性架构的设计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可扩展性架构设计,背后的基本思想都可以总结为一个字:拆!
拆,就是将原本大一统的系统拆分成多个规模小的部分,扩展时只修改其中一部分即可,无须整个系统到处都改,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改动范围,降低改动风险。
说起来好像挺简单,毕竟“拆”我们见得太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拆一个东西时,都是简单粗暴的。例如,用推土机拆房子、用剪刀拆快递包装、用手撕开包装袋等,反正拆完了这些东西就扔了。但面对软件系统,拆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我们并不是要摧毁一个软件系统,而是要通过拆让软件系统变得更加优美(具备更好的可扩展性)。形象地说,软件系统中的“拆”是建设性的,因此难度要高得多。
按照不同的思路来拆分软件系统,就会得到不同的架构。常见的拆分思路有如下三种。
面向流程拆分:将整个业务流程拆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作为一部分。
面向服务拆分:将系统提供的服务拆分,每个服务作为一部分。
面向功能拆分:将系统提供的功能拆分,每个功能作为一部分。
理解这三种思路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流程”“服务”“功能”三者的联系和区别。从范围上来看,从大到小依次为:流程 > 服务 > 功能,单纯从概念解释可能难以理解,但实际上看几个案例就很清楚了。
我以 TCP/IP 协议栈为例,来说明“流程”“服务”“功能”的区别和联系。TCP/IP 协议栈和模型图如下图所示。
流程
对应 TCP/IP 四层模型,因为 TCP/IP 网络通信流程是:应用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物理 + 数据链路层,不管最上层的应用层是什么,这个流程都不会变。
服务
对应应用层的 HTTP、FTP、SMTP 等服务,HTTP 提供 Web 服务,FTP 提供文件服务,SMTP 提供邮件服务,以此类推。
功能
每个服务都会提供相应的功能。例如,HTTP 服务提供 GET、POST 功能,FTP 提供上传下载功能,SMTP 提供邮件发送和收取功能。
我再以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例(几乎每个技术人员读书时都做过这样一个系统),拆分方式是:
1. 面向流程拆分
展示层 → 业务层 → 数据层 → 存储层,各层含义是:
展示层:负责用户页面设计,不同业务有不同的页面。例如,登录页面、注册页面、信息管理页面、安全设置页面等。
业务层:负责具体业务逻辑的处理。例如,登录、注册、信息管理、修改密码等业务。
数据层:负责完成数据访问。例如,增删改查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事件到日志文件等。
存储层:负责数据的存储。例如,关系型数据库 MySQL、缓存系统 Memcache 等。
最终的架构如下:
2. 面向服务拆分
将系统拆分为注册、登录、信息管理、安全设置等服务,最终架构示意图如下:
3. 面向功能拆分
每个服务都可以拆分为更多细粒度的功能,例如:
注册服务:提供多种方式进行注册,包括手机号注册、身份证注册、学生邮箱注册三个功能。
登录服务:包括手机号登录、身份证登录、邮箱登录三个功能。
信息管理服务:包括基本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等功能。
安全设置服务:包括修改密码、安全手机、找回密码等功能。
最终架构图如下:
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案例可以发现,不同的拆分方式,架构图差异很大。但好像无论哪种方式,最终都是可以实现的。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费尽心机去选择呢,随便挑选一个不就可以了?
当然不能随便挑,否则架构设计就没有意义了,架构师也就要丢掉饭碗了。原因在于:不同的拆分方式,本质上决定了系统的扩展方式。
可扩展方式
当我们谈可扩展性时,很多同学都会有一个疑惑:就算是不拆分系统,只要在设计和写代码时做好了,同样不会出现到处改的问题啊?例如,在面向服务拆分的案例中,增加“学号注册”,就算是不拆分为服务,也可以控制修改的范围,那为何我们要大费周章地去拆分系统呢?
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你的团队都是高手,每个程序员都很厉害,对业务都很熟悉,新来的同事很快就知晓所有的细节……那确实不拆分也没有问题。但现实却是:团队有菜鸟程序员,到底是改 A 处实现功能还是改 B 处实现功能,完全取决于他觉得哪里容易改;有的程序员比较粗心;有的程序员某天精神状态不太好;新来的同事不知道历史上某行代码为何那么“恶心”,而轻易地将其改漂亮了一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能出现,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合理的拆分,能够强制保证即使程序员出错,出错的范围也不会太广,影响也不会太大。
下面是不同拆分方式应对扩展时的优势。
1. 面向流程拆分
扩展时大部分情况只需要修改某一层,少部分情况可能修改关联的两层,不会出现所有层都同时要修改。例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如果我们将存储层从 MySQL 扩展为同时支持 MySQL 和 Oracle,那么只需要扩展存储层和数据层即可,展示层和业务层无须变动。
2. 面向服务拆分
对某个服务扩展,或者要增加新的服务时,只需要扩展相关服务即可,无须修改所有的服务。同样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如果我们需要在注册服务中增加一种“学号注册”功能,则只需要修改“注册服务”和“登录服务”即可,“信息管理服务”和“安全设置”服务无须修改。
3. 面向功能拆分
对某个功能扩展,或者要增加新的功能时,只需要扩展相关功能即可,无须修改所有的服务。同样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如果我们增加“学号注册”功能,则只需要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功能模块,同时修改“登录功能”模块即可,其他功能都不受影响。
不同的拆分方式,将得到不同的系统架构,典型的可扩展系统架构有:
面向流程拆分:分层架构。
面向服务拆分:SOA、微服务。
面向功能拆分:微内核架构。
当然,这几个系统架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在系统架构设计中进行组合使用的。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我们最终可以这样设计架构:
整体系统采用面向服务拆分中的“微服务”架构,拆分为“注册服务”“登录服务”“信息管理服务”“安全服务”,每个服务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子系统。
其中的“注册服务”子系统本身又是采用面向流程拆分的分层架构。
“登录服务”子系统采用的是面向功能拆分的“微内核”架构。
专栏后面的内容我将详细阐述每种可扩展架构。
小结
今天我为你讲了可扩展架构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留一道思考题给你吧,规则引擎是常用的一种支持可扩展的方式,按照今天的分析,它属于哪一类?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编辑乱入:精彩的留言有机会获得丰厚福利哦!)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元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26
提建议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
31 | 如何应对接口级的故障?
下一篇
33 | 传统的可扩展架构模式:分层架构和SOA
精选留言(51)
- 鹅米豆发2018-07-10面向流程、面向服务、面向功能,这三个的命名,面向服务和面向功能还可以,面向流程这个容易让人误解。 面向流程,大概指的是数据移动的流程,而不是业务流程。分层架构的本质,就是固定的内核,移动的数据。 规则引擎的扩展方式,可以用下排除法。 首先,肯定不是分层架构,即不是面向流程的,因为规则引擎主要作用在业务层。 其次,也不应该是面向服务的,因为规则引擎都是跨越多个服务的。 规则引擎和插件式架构,解决的都是功能扩展的问题。微内核架构就是一种插件式架构。 所以,规则引擎应该是面向功能的扩展方式。展开
作者回复: 思路很清晰,赞,面向流程这个说法确实不那么容易理解,但你对照TCP/IP那个图就很清晰了
共 2 条评论95 - feifei2018-07-10规则引擎由推理引擎发展而来,是一种嵌入在应用程序中的组件,实现了将业务决策从应用程序代码中分离出来,并使用预定义的语义模块编写业务决策。接受数据输入,解释业务规则,并根据业务规则做出业务决策。 规则引擎是将业务决策与业务分离,它提供的还是决策功能,我觉得是面向功能,我没使用规则引擎的经验!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存在问题?展开
作者回复: 理解正确
33 - 东2018-07-11面向服务和面向功能,这两个概念感觉十分难以区分,某个功能也可以做成一个微服务,某个微服务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功能,求教二者的差别。谢谢华仔
作者回复: 可以理解服务是一组相似功能的集合,例如用户登录是服务,这个服务支持手机号登录,微信登录,QQ登录3个登录功能,当然,如果你真的需要把手机号登录做成一个独立的服务也是可以的,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共 3 条评论22 - 正是那朵玫瑰2018-07-10规则引擎是嵌入应用程序的一种组件,我们也一直想引入来解决复杂多变的规则变化,而规则应属某项功能,比如我们在p2p行业,想筛选出种子用户,可能会有很多的条件限制,如投资额达到多少,投资的频率等等,而这些条件又会经常变化,于是用规则引擎抽离出来,从这个角度看规则引擎应该是面向功能拆分(筛选种子用户是属于一项功能)。不过我觉得规则引擎还可以编排流程,比如有A,B,C,D四个流程, 1、当满足条件1时走A-->B-->C-->D 2、满足条件2时走A-->B-->D 3、满足条件2时走A-->B-->C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是面向流程拆分,不知道理解是否正确?展开
作者回复: 文章中的流程概念范围要大很多,可以认为流程和条件无关
12 - 天外来客2018-07-26规则引擎是嵌入的一种功能组件,就像计算引擎一样,属于功能级的概念,应该属于面向功能的拆分。 另一方面,即使把规则相关的部分做成服务,仅就规则引擎来讲,它也是功能级的概念,而非流程或者服务。
作者回复: 理解到位👍
12 - 钱2019-09-01课后思考及问题 1:拆——不仅仅是许多房二代产生原因,还是所有可扩展性系统架构的精髓。 在看正文之前我稍微想了一下,发现能做到水平扩展的,比如:web服务、微服务、数据存储服务等,加上一些机器就能一起扛量,都是流量的路由和中转,对应的服务够纯粹,可以独立提供对于的服务。 2:系统拆分的模式? 2-1:面向流程——分层架构,数据流程非业务流程 2-2:面向服务——微服务,倾向于站在外部视角而言 2-3:面向功能——微内核,倾向于站在内部视角而言 3:规则引擎是常用的一种支持可扩展的方式,按照今天的分析,它属于哪一类? 规则引擎没具体弄过,不过我感觉类似状态转换,是一个功能型的东东。也可通过排除法比较清晰的,看出它应该属于面向功能的类型。展开
作者回复: 回答正确
10 - 慎独明强2020-08-07总结下今天所学到的内容。可拓展架构的基本思想就是拆,拆又分为流程拆分,服务拆分,功能拆分,三个粒度是越来越小。在工作中首先是按照业务流程拆分为不同的服务,小服务为了支持可拓展按流程拆分为合单、过滤拦截、冻结、查询库存、预售、寻仓等,再每个小流程按功能去拆分为不同的接口,再通过配置化实现这些接口的组装或者说调用链,来实现可配置化的支持业务。有新增业务,只需增加配置项和接口,不会影响到其他业务功能。展开
作者回复: 点赞👍
6 - 沧海一粟2018-07-10面向服务的拆分成独立的子系统,如文中所讲的学生管理系统,拆分为注册服务,登录服务,管理系统等子系统,请问老师,这些子系统是自己链接数据库的吗?实际项目都是怎么做的?
作者回复: 每个服务是独立的子系统,有各自独立的数据库,缓存,服务器
5 - Will2018-07-17面向流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比如电商网站下单的流程。登陆、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结算、下单、支付、收货、评价等。拆完就是用户服务、商品服务、订单服务、评价服务等。谢谢华仔这么赞的所有章节!
作者回复: 是的,这就是面向流程拆分,同样是这个电商案例,如果按照男装,女装,电器拆分,就是面向服务拆分
共 3 条评论3 - 11月的萧邦2022-04-08提高架构的扩展性靠拆,那么拆是也可以提高代码层面的扩展性?比如:两个功能耦合在一个方法里了,通过拆分成两个方法,一个方法里面各完成一个功能,也达到解耦的效果来提供扩展性
作者回复: 是的,大道相通
2 - 微风2018-09-28李老师能说说OSGI吗
作者回复: 下一章会简单介绍一下
2 - 但莫2018-07-10规则引擎可能是面向流程和面向功能两种拆分方式相结合。 流程规划每一层的职责,并规划好处理流程,在每一层可按功能模块进行拆分和管理,更容易添加新的规则。 如果系统做的更大一些可能还会引入soa。把没一层或每一层中的模块拆分成单独的服务。2
- Geek_88604f2019-09-19规则引擎由推理引擎发展而来,是一种嵌入在应用程序中的组件,实现了将业务决策从应用程序代码中分离出来,并使用预定义的语义模块编写业务决策。接受数据输入,解释业务规则,并根据业务规则做出业务决策。它最大的价值是实现了业务决策和应用的分离,也就是说最开始应用和规则是耦合在一起的,随着业务的发展规则越来越多,代码越来越难维护,迫切需要将规则分离出去,规则引擎应运而生,变成了应用的决策支持层。从这一点上来讲它属于流程的扩展性。 由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决策层的 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和丰富,往往又引入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决策方式,规则引擎是其中之一。从这一点上来讲它属于功能的扩展。 规则引擎是通用的能力,离开了具体的应用就不会产生价值,通常要应用传递参数才能给出决策。从这一点上看它不属于服务的扩展。展开
作者回复: 属于功能扩展
1 - 孙振超2018-09-09规则引擎更多的是对变化比较频繁、参数比较多、条件组合比较多场景下的一种相对优雅的解决方法,可以归属为服务或功能层面,具体是功能还是服务要看切分的粒度。比如判断当前操作者是否为用户本人,可以采用规则引擎来实现,但这是一个服务还是功能就需要看具体的切分粒度和实现方式。
作者回复: 通常规则引擎还是按功能拆分更方便实施
1 - Tom2018-07-16面向服务拆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每个服务部署为一个子系统,面向功能拆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呢,新功能一个dll?
作者回复: 微内核,规则引擎
1 - 空档滑行2018-07-10感觉像是按功能拆分,一个模块可能之前只支持一两个规则,在有新的功能要加进来时可以只添加具体功能的实现,嵌入到原来的流程中。比如我们之前做的积分系统,各种活动获取积分时翻倍,新的活动规则都是用插件的方式添加的,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作者回复: 是的,功能拆分
1 - narry2018-07-10感觉规则引擎是面向流程的拆分,将规则的生命周期拆分成了:设计和执行两步
作者回复: 规则引擎最终还是要完成功能的呀,不是把规则拆分为设计和执行
1 - Geek_06d12d2022-09-21 来自广东没懂为啥注册服务是属于面向流程拆分?面向流程不是抽象具体业务的分层么?还有登录服务不是属于面向服务吗?怎么又变成微内核?
作者回复: 1. 注册服务是面向服务拆分, 2. 面向流程可以按照处理流程,也可以按照业务流程来拆分; 3. 登录服务本身可以继续按功能拆分
- 李晨2022-08-06 来自广东没有分层,也不区分服务。规则引擎的核心我认为是可以扩展规则,也就是功能方面的扩展,所以我认为它是面向功能拆分的方式。
作者回复: 正解
- 11月的萧邦2022-02-18对于整个图书管理系统,有三种拆分方式:按照流程拆,按照服务拆,按照功能拆。在本文案例中,则是选择的按照服务拆分,拆分为了若干个服务。而对于每个服务仍可以继续按照流程、或按照服务、或按照功能继续拆。在本文案例中,注册服务选择了按照流程继续拆分,而登录服务则选择按照功能继续拆分。
作者回复: 对的,可以灵活组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