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突发式流量数据暴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应对?【拆解篇】
下载APP
关闭
渠道合作
推荐作者
24 | 突发式流量数据暴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应对?【拆解篇】
2018-10-15 邱岳 来自北京
《邱岳的产品实战》
课程介绍
讲述:邱岳
时长12:01大小5.51M
极客时间的专栏读者你好,我是邱岳。这一次我们继续聊跟数据分析相关的话题。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假设了一个情境:“你在早晨起来,发现昨天产品流量暴跌 20%”。上一次分享,我们主要从产品和渠道的角度介绍了分析思路,这一次的分享,我们就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拆解和分析。
在上次分享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到了需要先排除技术故障的可能性,使用到的方法便是对用户的终端技术参数做分析,将用户按照网络条件、浏览器类型和分辨率、手机型号等指标进行分类,从而排查问题。
这其实就是对用户特征的分类进行具体分析。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更多的用户和业务的观察角度。
1. 新老用户
除了技术参数之外,我们要关注的第一个用户特征就是新访和回访用户。
在这里顺便提一句,在我们的数据分析中,应当将新访和回访用户当作完全不同的用户群体,因为他们对产品的认知和行为倾向都会有很大差异。
回到我们设计的“流量骤降 20%”的情境,当从新老用户的角度做分类分析时,我们关注的其实是产品的获客和留存环节。
我们提到,整个产品的用户存量像一个水池,水池水位突然下降,要么是进水管关掉了,要么是水池出现了新的漏水点。
新用户流量变化通常需要与渠道做交叉分析,去观察哪个渠道的龙头关掉了。我遇到过几次新用户降低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没什么技术含量,基本都是因为有投放到期或者欠费了,这时候充钱就行了。
如果新用户没有变化,而是老用户的流量暴跌,通常是召回手段出了问题,比如推送没发出去,邮件服务停了等等。
这种情况通常可以跟产品模块流量交叉分析,比如平时推送内容是商品推荐,如果昨天的推送失败了,那么商品详情页的流量可能就会显著下降。
2. 不同行为模式的用户
除了对用户的客观属性进行分类外,我们还可以从业务出发对用户进行分类,通过根据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和轨迹,为用户加上各种标签来区分用户。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做得很复杂,以至于变成一个动态的用户画像分析系统。我们平时看到的电商或内容网站的推荐系统,背后其实通常都会有复杂的数据和算法支撑。这样的系统需要对用户画像的业务维度做出划分,然后尽可能多的收集用户行为偏好以便精准分类。
比如,电商网站会考虑用户的购买力、信用特征、心理特征、社交网络连接等等。
我们从日志系统里面抽出用户的行为轨迹,通过一些方法,去掉时效性和一些非典型性行为的影响,做一些聚类和分类的工作,再归到各个用户维度中去。这样就可以做好一个精准分类了。
如果你已经有了这样的数据系统支撑,那么在做用户分类的时候,应该会有很大的余地,面对“流量骤降 20%”的情况,可以快速地找出流失部分的用户类型。
当然了,据我所知大部分团队没有这么高端的系统支撑。不过也没关系,简陋也有简陋的做法,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典型行为或者手边现成的工具,给用户一个快速分类。
比如,我之前在做一个垂直领域电商系统时,是用 GA 作为数据统计工具的。GA 有一个用户分割(User Segment)的功能,可以根据一些行为特点将用户类型分开,于是我在这里为用户做了很多粗略的分类。
当时网站上有商品以及一些资料和内容,我会根据着陆页和页面轨迹把用户分为“来买东西的”和“来学习的”,也会根据用户是否有“点击过商品页面上商家的联系方式”,把他们分为“想买的”和“逛逛的”,以及根据用户在一个 session 中是否访问过多个商品详情页把他们分为“诚心买的”和“路过的”等等。
你也可以试着考虑一下在你的产品体系中,有哪些行为可以帮助做各种有业务意义的用户分类。比如在我们的抽奖助手产品中,我们就可以区分“发起抽奖的”和“参与抽奖的”,以及“喜欢分享的”和“不喜欢分享的”等等。
如果可以通过这些维度差异去交叉对比流量,有可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流量的暴跌是“因为来买东西的人少了,还是来学习的少了”“是想买的不来了,还是纯粹逛一逛的不来了”等等。通过这样方式筛下来,也许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其实,即便不是面对流量暴跌的场景,只是单纯去试着分类和交叉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数据现象,你不妨试试看。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我们设计的情境中,我们用的指标是“流量”而非用户量,这就有一种可能是在用户量没有特别变化的情况下,由于访问深度的减少而导致的流量减少。
这就意味着上述的种种分析过程,你除了用户数量的变化之外,也需要看到浏览数量的变化,以及用户停留时长的变化。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用户数和停留时长没有太大波动,流量的变化并不会立刻威胁产品的健康状态。
3. 业务有关的数据因果
聊完用户分析,我们再回到产品本身,从业务的角度看看如何去做数据分析。在前面增长部分的分享中,我们聊到过如何拆解业务公式,产品中的任何一个业务数字,都应当可以逆向推出计算方法。
在我们提到的这个情境中,流量下降 20% 是果,那么我们需要往前分解找到业务上的因。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如果极客时间的流量下降 20%,假设我们找到流量下降的主要位置是专栏文章详情页。那我们可以逆向拆解:
(滑动查看公式)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是不是当日的更新文章少了,或者更新的专栏订阅数或阅读率偏低了,以便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在做业务有关的数据分析时,我们要尽可能地把粒度拆得小一点,才能有的放矢。在接下来的分享中,我们还会反复地提到这一个原则。
因为我们是产品经理,是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和普通人的最大差异,就是我们能够看到并理解足够完整的微观信息,将它们有条理地串到一起。
4. 其他不可抗因素
除了一些我们能够分析、定位以及解决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也无能为力的情况。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做产品也是一样。比如就在上个月,九月初的那几天,好多小程序和小游戏流量暴跌,分析到最后,大家才意识到,原来是因为开学导致的。
除此之外,政策原因也经常是造成数据波动的主要原因。比如搜索引擎又迭代了排序算法,这可能就会给以搜索引擎流量为主的产品带来不小的影响。再比如微信又调整了分享策略,关掉了接口或者限制了虚拟支付等等。
只要做产品,就要学会与所有这些变化共处。当流量因为这些原因暴跌 20%(甚至可能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保持心态平和,该调整调整,该转向转向,千万不要被这些事情打垮,这就不值得了。
5. 总结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从上一次的场景出发,对用户层面进行了拆解,用户首先分为新老用户,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的策略。
接下来我们再把用户按照不同的行为模式拆解分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数据现象。最后我们还聊到业务的数据因果,这里需要把粒度拆得尽量小,才会有的放矢。
在下一次分享,我们会给这个情境收个尾,聊一聊怎样做好数据分析之后的沟通和应对。关于数据分析的内容,你有什么问题的话,也欢迎你留言分享讨论,我们下次再见!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元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7
提建议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
23 | 突发式流量数据暴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应对?【分析篇】
下一篇
25 | 突发式流量数据暴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应对?【处理篇】
精选留言(7)
- Novelty2018-10-15正如二爷所述从用户角度去拆解流量流失问题,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身产品特性的维度,除了客观用户属性诸如:年龄,性别,新老客户等,我们还可以根据在CRM中以用户的标签为维度进行拆解。 但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最考验人的地方不在于对数据多维度的拆解,而在于我们找到问题点后需要从新把拆解的维度进行聚合分析。就像得出某类特征用户在某个页面的流量流失很厉害,最终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匹配不同的维度,回到宏观层面去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展开3
- 桃园悠然在2018-10-24二爷提到开学初家长齐齐送小孩导致的流量暴跌,联想到知乎上经常有借助爬虫插件、百度指数、google trends 等工具分析社会现象的帖子,看完都不明觉厉。请教二爷有必要自己上手做这样的实操练习用于熟悉分析工具、培养数据感觉甚至积累经验吗?正确的练习方式应该是怎样呢?多谢了。1
- 大硕2018-10-19讲的好
- 大硕2018-10-19这节课讲的好
- 听天由己2018-10-15学会与数据共存。 数据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同维度且更为精细的展示,有时我们的感觉并不靠谱,产品也是如此,光靠记忆是不准确的,有时候冷冰冰的数字反而更为代表真实的用户行为,在数据达到一定程度时,这样的分析更有作用。 不过,我突然想到,将一个人拆解为如此细分的颗粒,像今日头条那般换取商业利益,这样的算法是否有解呢?展开1
- 脑壳疼2018-10-15想问二爷,今天饿了么和百度外卖正式宣布了合并。但是我一直有个疑问,这种同类型产品的合并,如果你是其中一家的产品经理,会如何在接下来的产品规划中,打造异同点和相同点呢?共 1 条评论
- 雪兰2018-10-15一个项目上线后对两周数据复盘,复盘关注点是将上线前和上线后的数据进行环比分析转化和营收,还是必须拿AB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