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产品会客厅 | 从流量型平台转到资源匮乏平台,如何应对业务变化?

产品会客厅 | 从流量型平台转到资源匮乏平台,如何应对业务变化?-极客时间

产品会客厅 | 从流量型平台转到资源匮乏平台,如何应对业务变化?

写在前面的话

产品会客厅是一个实战问答的板块,我想要创造的是一个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问题、答疑解惑的互动环境。
在前面的“产品会客厅”中,我们聊到了面试的话题,一些朋友也给我留言,在谈及了面试之余,也引出了新工作业务变化的话题。在这整个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在更换平台时,遇到了资源的变化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第十一期问题

恭喜幸运用户 @Eric Kong,你的提问被抽取成为本周的实战问题。极客时间将送出价值 68 元的极客福袋一份。1 个工作日之内,工作人员会与你取得联系。
用户 @Eric Kong 留言:
二爷好,想请教个不太切题的问题,当产品或者运营从一个流量型平台跳到流量资源相对匮乏(或者很匮乏)的平台之后,做业务的核心逻辑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另外你在经历的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邱岳回信

@Eric Kong 你好
我理解了一下你的问题,感觉你是希望表达这样的意思:刚开始的时候,产品经理或运营负责的产品已经拥有可观的流量,或能够通过公司其他的流量型产品拿到流量。后来他换了一份工作,或换了产品线,不再有充足的流量供应,此时他做业务的核心逻辑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以及有哪些相关感受。
先讲一个故事吧。当我还在大公司的时候,有位创业的朋友曾经私下跟我抱怨,说他从大公司招了几个运营,工资很高,履历也光鲜,结果却很难落地,经常做一些很大的规划,公司不断投入资源,实际却没什么效果。他说他看了那些规划,不能说错,只是觉得好像处处透着大公司的气质,需要依靠已经成规模的流量和品牌。
他后来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说这些大公司来的运营是优秀的飞行员,但目前他的团队还在泥地里拉人力车,所以技能对不上。
当时的我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我争辩说这些运营既然能在大公司做成事情,说明本身是有运营感觉的,一旦能够把场景和环境切换过来,就能够生猛地将团队带上正轨。而且他们有大公司的见识,可以避免发展中的一些弯路。
朋友不置可否,我自己对这个观点也深信不疑。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自己离开大公司,进入一家垂直领域的准创业团队之后,我才理解这两者之间的落差和切换的难度。
首先是规模的不同。 当时,我新接手产品的全年用户量,跟曾经负责过的产品一两天的量差不多。这种规模的差异带来了一系列的产品逻辑变化。比如同样的单元收益,由于规模不同,导致了投入产出比的天壤之别。
举个例子,同样是投一百块钱优化页面,将转化率提高 1%,如果原来的收入是一百万,1% 就是一万的增量,那你一定毫不犹豫会去做。可是如果原来的收入只有一百块,1% 的增量只有一块钱,恐怕你就要掂量一下了。
其次,规模的差异还会带来质量要求和谨慎程度的差异。大规模一个特性动辄影响十万百万用户,不确保质量稳定不会上线,有些方案都已经做好了,也可能会被再三权衡甚至被枪毙,资源浪费得起,但错误决不能犯。
小规模产品则会相对轻松一点,可能连专职 QA 都没有,大家交叉测一下就上线,万一出了问题再改,没有那么严肃。
大规模产品有先行者包袱,宁愿自己做错,也不愿自己错过,愿意向各个方向投资源做尝试,大不了关掉。而小规模产品则会更尖锐,我们需要对方向更加谨慎,要把钢用在刀刃上,每一步都尽量不踏错。
再次是产品的流量结构也完全不同。 在大公司要流量,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是在集团内找不同的产品部门,不断谈合作、谈置换,如果能在当红流量产品上开个天窗,不管是文字连接还是图片连接,都能立竿见影哗哗地来流量。
小团队当然没有这样的条件,整个公司有多少流量可以在一张桌子上数完,而且也别想着抱别人取暖,只能自己发光发热。
除了这些客观业务的差异,最后剩下的就是自己主观感受的落差了。 从一个动辄百万用户的产品经理变为一个以万为单位产品的产品经理,手中的资源决定了达成的事情可能截然不同,成就感也许会一落千丈,起初可能会觉得自己“虎落平阳”,会感到明显的失落。
其实大可不必,能在不同规模不同时期的产品中找到路径,本来就是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森林中,大象和昆虫一样都有自己的空间,也有自己的挑战和精彩,没有高级低级之分。
最后还有一点提醒,就是这样的工作调整之后,千万不要看不起新的小团队的同事,处处以大公司背景自居。
我们千万不要误将平台影响力当成了自己的能力,以前在业务上的指点江山可能只是恰巧站在了鲲鹏的肩膀上。而在脱离了平台赋予你的强大支援之后,我们能做成多大的事情,才是衡量自己能力真正的标尺。
并且,在新的环境里,我们自己才是学徒。摆正心态尽快融入才是正确的态度。事实上,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你便会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把事情做成,或许才是更有挑战的一件事。
如果你也面临类似的职业选择,我想,最后这一条是我能给你的最重要的建议。
希望能够解答你的问题,祝好。
邱岳
2018.10.18

精选留言

恭喜幸运用户 @于勃 - Robert @脑壳疼,你的留言被抽取成为本周的精选留言。极客时间将送出价值 68 元的极客福袋一份。1 个工作日之内,工作人员会与你取得联系。

本期讨论

你在面临工作更换时,遇到了哪些业务上的变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你想与二爷一起真正实战,并肩打造“千万级用户”的产品吗?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10

提建议

上一篇
产品会客厅 | 在产品的获客与传播上,“极客时间”做了些什么?
下一篇
产品会客厅 | 面向大众的通用型产品VS受众面少的垂直领域,二者如何博弈?(上)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12)

  • laulend™
    2018-10-26
    今年从曾经负责上亿级别的用户平台跳到了目前只有百万级别用户的平台,产品没有底子,什么都没有,什么营销工具都没有,除了活动还是活动,有过一段特别痛苦的时期,想过离职…也找好了下家,而且工资高很多。但在和一个前辈同事的交谈中放弃了对方的offer,分析了一下自己五年的职业生涯,一直以来都是很顺很幸运的,有好的领导带着,合作的产品也都很厉害,跟他们一起,能互相成长、互相尊重、甚至能成为生活中无话不谈的朋友。但是在现在的公司,我和产品关系不好,我嫌弃他们没经验,嫌弃他们做不好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流程都得我改好几遍,甚至是放弹窗还是跳页面、文案怎么放,流程怎么设计我都要亲力亲为……有过一段自己都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跟自己过不去的感觉,每天凌晨睡觉,为了整理各种文件,规划各个业务线。 真的,想过放弃,想过直接换个公司好了,何必这么跟自己过不去,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引导自己的队友和合作搭档成长,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也无论是谁的错,我来解决就好了。 现在,每次解决一个问题,我便会更开心一点,每帮助一个人成长,我便会更加坚定一些,有时候你不以为然甚至不在乎的事情,他们都在帮你记着,而且一直信奉着,所以后来身上犹如有了铠甲,就凭这一点,我要做他们的勇士。 所以,如果你想看未曾看过的美景,那就去做你未曾做过的事情吧。一定会收获很多。就像2013年,刚毕业我第一次去泸沽湖一样,做了七八个小时的汽车加上晕车呕吐一路过去,中途想过放弃,当我到达目的地见到泸沽湖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以,不管怎样,在一个环境中,就把自己归零,想着如何做好这件事就对了。愿大家都能自由切换,适应各种公司和业务。
    展开
    共 1 条评论
    26
  • Novelty
    2018-10-21
    我也有一段从大公司跳到创业型公司的经历,两者用户量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对于用户运营,自己也是信心满满,制定了许多在大公司用得炉火纯青的策略型活动但最终都如泥牛入海。 后来我们才改变策略在产品的引入期更多的是与KOL用户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运营,那时我们成天和他们泡在一起帮助他们组织线下活动,提供奖品等等,后来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帮我们获取了大量的早期用户。
    展开
    3
  • 杜微
    2022-02-13
    建议实用,课程安排合理,很有帮助
    1
  • 杨东波
    2021-11-12
    我们千万不要误将平台影响力当成了自己的能力,以前在业务上的指点江山可能只是恰巧站在了鲲鹏的肩膀上。而在脱离了平台赋予你的强大支援之后,我们能做成多大的事情,才是衡量自己能力真正的标尺。-这句话很真实
    1
  • 听天由己
    2018-10-19
    首先,恭喜二爷与某某科技,看来要有大动作了。想留言竟然出现了敏感词… 其次,关于工作转换,自己一直是创业公司的一员,以前我一直怕与别人比较,毕竟流量与用户规模差异太大,说出去也不够自信。上一季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就是,判断产品经理的素质,就是看他有没有做成一件事情的经历与心态,而后就自己努力去了。这一方面我也没什么想法,其实我不太喜欢大公司,明星产品是有,但我们真正能掌握的资源或是能力又有多少。 最后,一直有个问题,如何量化自己在这个职位中的能力?我记得大公司都有每一层级的指标与素质要求,可是我们如何能够评断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排名呢?特别是创业公司,一离开这个平台,如何能够有自信面对同行竞争?
    展开
    1
  • Geek_a7059c
    2022-12-30 来自广东
  • Geek_a7059c
    2022-12-30 来自广东
    赞啊
  • 杜微
    2022-02-13
    老师经验丰富
  • 杜微
    2022-02-13
    很棒的学习过程
  • 杜微
    2022-02-13
    好棒的视角
  • 和小胖
    2019-05-24
    先说,二爷的建议都很诚恳和实用。然后,laulend™ 同学的留言让人感动。 我们周围的环境总会充满着未知,所以能够和会融入不同的环境,能够和会适应不同的业务,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具备的能力。 我们需要摆平心态,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做事的方式。不知道谁说过,当面临一个选择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就看选择哪个会让自己难,因为难的事情才会让自己成长。
    展开
  • Eric Kong
    2018-10-22
    感谢二爷细致的解答。“进入新的环境后,自己才是学徒”这点是深有体会;当保持学徒心态后,甚至还看到了些自己在流量平台时忽视的地方。
    共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