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10 | 新经理常踩的坑儿有哪些?

10 | 新经理常踩的坑儿有哪些?-极客时间

10 | 新经理常踩的坑儿有哪些?

讲述:刘飞

时长10:29大小4.80M

上一篇文章中,我系统地介绍了从一位工程师到一位管理者所需要做的角色转换。你是否已经对“如何做一名职业的管理者”胸有成竹了呢?
事实上,管理更多的是一门实践科学,从“知道”到“做到”,还需要长期地刻意练习。在实际操练过程中,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会是常态。但是,如果你能提前知道前面有哪些“坑”是最容易踩到的,你也许就可以提前规避,选择跨过去或绕过去。
今天,我就把过去 10 年我遇到、看到、听到、搜集到的新经理最常见的管理误区,汇总为六个大类和你分享,希望可以帮你未雨绸缪。

第一类误区

常见的做法和说法如下:
不主动找活儿干,总是等待上级派活儿,如果上级没有明确安排,就“放羊”。
即使上级有了安排,还总是指望上级替他做决定该怎么做,选哪个方案。
在和上、下级沟通中,他主要充当“传话筒”的角色,常用句式是“老板说……”“某员工说……”,并没有反思每次沟通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是什么。
过于关注苦劳和付出,常见说法是“某某还是不错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类似的行为和说法还有很多。你能够看出以上四个问题的共同点在哪里吗?你觉得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会带来哪些可能的后果呢?
相信你已经发现了,若用我们前面掌握的“马车模型”来看,这类问题的共同原因就在于:这位管理者还在“拉车”,而没有站在“马车夫”的位置上去驾驭整个马车;没有对整个团队的 ownership,工作比较被动,关注执行过程。
所以,我把这类问题归纳为:过程导向、被动执行。那么这种情况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由于没有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所以至少会带来如下三个后果:
团队方向感缺失。大家都只是着眼于手头工作,团队得不到愿景的凝聚和激励。
团队做不出有效的业绩。因为团队没有方向感,所以结果就很难有效。
无法带领一个团队。由于视角局限,所以还不具备带领团队的能力。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管理者呢?你对此又是怎么看呢?

第二类误区

常见的相关说法有:
“某某做得太慢了,还是我来做吧,他半天的工作,我两个小时就搞定了。”
“团队离了我就不转了,里里外外都靠我操心,他们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某某的工作主要靠我……”“在我的指导下,某某才……”“这件事主要是我做的……”
关于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分别用三个词来概况:
问题 1,叫“包工作”。也就是说,他作为一个管理者,把团队成员力所能及的工作都做了。
问题 2,叫“包责任”。也就是说,他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把团队成员每个人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都包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问题 3,叫“包功劳”。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干,处处凸显自己的功劳,把团队成员的业绩和工作成果也都放在自己头上了。
由于这类问题突出一个“包”字,所以我把它归纳为:大包大揽、唯我最强
我相信,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管理者,甚至你还曾经遇到过,而且对于其中某些大包大揽的行为,你可能还挺钦佩他的能力和担当。那么,你是否意识到,大包大揽的管理者也可能会带来这样的后果:
梯队问题:大树底下寸草不生,梯队迟迟培养不起来。因为梯队的培养需要授权,需要让高潜人才有发挥空间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激励问题:由于管理者冲得太靠前,团队成员积极性受挫,遇事往后缩。
个人发展问题:由于得不到团队成员的有效支持,自己又忙又累,做不了更大的业务。
正因为如此,有些成熟公司如京东就有规定,如果你没有培养出可以完全顶替你位置的人,你是不能晋升的。

第三类误区

常见的相关说法有:
“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我绝不会让跟着我的兄弟们吃亏!”
“某某可能会不高兴,可能会离职,怎么办呢?”
“某某技术比我强,我给他打好下手就行了。”
上面这三个问题,其实是两类管理者的表现,我合并在一起了。
第一类是“带头大哥”式的管理者,讲究的是兄弟感情,在他们心目中,不但兄弟的工作是我的, 兄弟人也是我的。这类管理者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有战斗力,但是一旦情况有变,对公司的破坏性也是非常大的,因为他忘记了他带的团队是公司的资源,而不是自己的,所以不可能成为一个职业的管理者。
而后两类问题描述的是和第一类几乎相反的一类管理者,由于团队里有资深的高级工程师,他在技术判断力方面不如这些高工,索性就给这些高工做起了“保姆”,而忘记了自己才是这个团队的舵手和船长,因此也不是一个职业的管理者。
我把这两类不职业的情况放在一起,归纳为:带头大哥、当家保姆。这类问题带来的后果大体如下:
不职业的管理风格和文化,这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
团队没有方向,所以很难有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那你是这样的管理风格吗?你团队里有资深高工吗?此时,职业与否,才能体现出你作为管理者的成熟度。

第四类误区

常见的相关说法有:
“人手不够,没人,这真做不了,要做就得招人。”
“让团队加班的话,得给大家发加班费,不然没法提升积极性。”
“像某某那样的人才适合做管理,我跟他太不一样了,所以不适合做管理。”
“还有个 Bug 没修复,不能发布,我们一直都是这么规定的。”
上面的这些说法是不是很常见呢?你作为工程师时应该一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甚至也曾经这样说过。作为一位工程师,有上面的这些言论似乎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还这样说的话,就明显是掉到“坑”里了。
这个“坑”是什么呢?就是:单一视角、固化思维。往往因为某个要素不具备就否定所有的可能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要想做事,就得招人”“要想提高积极性就得发加班费”“只有某某那样的人才能做管理”“某个 Bug 没有修复就不能发布”等等,思维模式非常单一。这样造成的后果是:
习惯性卡住。遇到问题和困难,很容易被卡住,到处都是绕不过去的鸿沟。
认知层次低。由于被单一惯性思维所支配,认知层次和考虑问题的维度无法提升。
难堪重任。由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请务必避开这个误区。

第五类误区

常见的相关说法有:
“这个是测试的问题,这个是产品的问题,这个是别的部门的问题。”
“产品经理一点逻辑都没有,没法沟通。”
“这事不赖我们团队,是某某团队没有按时完成。”
“我查过了,不是我们的问题,惩罚不到我们。”
上面的这些说法也很眼熟吧?因为这在工程师团队里非常常见。相信明眼如你,一下子就看出来这类问题的共同特点就是:自扫门前雪、固守边界
我们都知道,角色和责任的边界划分,是为了分工和合作,但由于很多大型项目有赖于多个团队一起协作完成,所以又需要有人主动站出来,去承担边界模糊的那部分职责。作为一个员工,边界分明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就需要以全局的目标为己任,才能拿到公司要的业绩结果。
所以,这类问题明显的管理者,常常带来这样的后果:
项目推进不畅,从而影响全局的结果
自我设限,因此个人成长受限
个人影响力无法扩展。因为目光和手脚都局限在团队内,所以无法在更大的范围产生影响力,也就无法成为更高级的管理者。
正因如此,作为管理者,是要站高一层来看待问题的。

第六类误区

这个我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探讨和解决过了,常见的说法有:
“突然不写代码了,感觉吃饭的家伙没了,心里发虚。”
“管理工作太琐碎,感觉离技术越来越远,现在特别担心个人发展。”
“做管理最大的挑战是,要舍弃技术,特别难。”
“管理是个矛盾的事情,自己技术专业性越来越差,却要带领整个团队。”
这类问题的核心原因是把管理摆在了和技术对立的位置,同时由于管理能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忧虑自己的技术会落后,从而失去生存能力。
我把这类问题归纳为:“患得患失”。这造成的后果会有:
犹豫反复,无法全力以赴去做好管理,成长缓慢
对技术的看法太狭隘,从而影响技术判断力的提升
由于误判,可能会错失一个好的发展平台。
至此,六类管理误区我就分享完毕了,你是否能够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一眼认出它们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六类误区都是什么:
第一类:过程导向、被动执行;
第二类:大包大揽、唯我最强;
第三类:带头大哥、当家保姆;
第四类:单一视角、固化思维;
第五类:自扫门前雪、固守边界;
第六类:患得患失。
所有上面这些“坑”,都是前人用血泪教训换来的,希望你在前行的道路上,能够认清楚这些“坑”,或规避,或跨越,驾驭着你的“马车”一往无前。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81

提建议

上一篇
09 | 从工程师到管理者,角色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一篇
11 | 我刚开始带团队,从哪里着手呢?
 写留言

精选留言(63)

  • emilymeng
    2018-09-06
    精辟,点赞。 补充一个误区:团队或公司事务与个人私事区分不清,以司为家,个人感觉是属于主动承担过度,一旦受到质疑和挫折,积极性瞬间跌落,内伤不已,觉得是公司对不起自己。

    作者回复: 哈哈 👍很好的误区

    共 4 条评论
    82
  • W_T
    2018-09-06
    这六类问题仔细一瞧,很多坑都踩过 T_T。 尤其是第二类问题,曾经在里面挣扎了很久,一开始是不知道,经过领导点拨之后,时不时还会不自觉的复发。 后来自己总结,根子在不敢放权,担心下面的人把事情搞砸,也没有意识到培养下属其实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现在想明白了:管理者的成绩,不是取决于他个人做了多少贡献,而取决于他的团队成员一起做了多少贡献。 所以大胆的放权,精心培养下属,这个是管理者的必修之术啊。
    展开

    作者回复: 为你点赞👍

    29
  • 李小胖
    2018-09-06
    把功劳让给团队分享,把黑锅留给自己独享。

    作者回复: 说的好凄惨^_^

    共 2 条评论
    27
  • 黄无由
    2018-09-06
    有一种管理者保护下面的人,不从公司的全局出发。

    作者回复: 管理者不是圣人,他可以不职业,你可以更优秀:)

    13
  • 司空明达
    2018-09-29
    六类问题都遇到的人还有救吗?😂

    作者回复: 恭喜你和我一样:)

    12
  • 哭哭吓唬你
    2018-09-10
    创业公司,工期紧人员不足且水平有限。不得不亲自下手做一些事务,导致自己非常累。这种改怎么破?人招不上来

    作者回复: 你是创始人还是在创业公司打工?这是创业公司的正常状态。啥事都得做,我作为技术负责人该兼顾行政财务人事呢:)你和主要关系人判断好啥事值得自己做就好了,一步一步往前拱!

    6
  • YoungerChina
    2018-09-06
    骨干成员交付能力一般,质量一般,设计能力偏差,经常延期。但来公司时间较长,得大领导喜欢,交付能力强的来公司剪短。如何破解这种难题。

    作者回复: 那就不叫骨干成员,只不过是资历老,划定他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胜任一定工作就好了。

    6
  • Summer
    2019-01-15
    所以了解了这些坑然后如何避免呢😂感觉很难做到告知对方有这个问题,他就不犯了了呢

    作者回复: 认知的改变是需要持续觉察的,认识了误区只是第一步。

    3
  • 赵成
    2018-09-26
    放下自我,相信团队。思路上一定要先转变。

    作者回复: 角色是基础:)

    3
  • Beituo0805
    2018-09-07
    这一章节里面讲的这些坑和第6节讲的4种管理风格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比如说发号施令型的领导更容易会碰到那些坑,这块能不能分析一下?

    作者回复: 这两个其实没有必然关联,角色认知偏差不属于风格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更多的是统计意义

    3
  • 贾宏飞
    2018-09-06
    老师好,我觉得“还有个 Bug 没修复,不能发布,我们一直都是这么规定的。”这句话应该没有问题吧,如果日活千万有bug肯定不能上线

    作者回复: 看场景:)单独拿出来不好探讨,不过,有些项目是进度第一,质量次之

    共 2 条评论
    3
  • 李鸣
    2020-08-13
    第四点持一定的保留意见,这个问题涉及到一定的外部以及底线因素。我认为抱怨这些问题是没有错的。你不说出来,上位领导和其他团队还会认为没有任何问题,外部情况会越来越恶化。但是在提出这些问题后,你要给个solution,这是最重要的。要带着答案去提问题。而不是纯抱怨。

    作者回复: 咱们这个案例的重点在于忽视了可能性视角,并非不让大家陈述客观困难和风险:)探讨方案的时候多看可能性,落地实施的时候还是要看到风险。

    2
  • 麦田的守望者
    2019-01-21
    这六类问题我或多或少的都遇到过。我举一个现在遇到的问题吧,我是工程师,开发人员出身,对于很多开发人员的实际困难是感同身受的。所以在走向领导岗位时,对于员工的意见和感受就非常重视。所以慢慢地给人很惯下属地感觉,好多东西一有阻力,很难下决心下狠心推行下去。 不知道有没有相同感受的人,我的问题又可以归到那一类中呢?

    作者回复: 认知误区的问题在于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你一旦意识到了就变成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惯下属,也可以选择不惯,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基于管理者角色出发的:)所以 并不能说你这一定是问题

    2
  • JK-舒玉强
    2018-12-17
    这些坑对应的办法呢?

    作者回复: 坑儿你都看见了,踩不踩就可以选择了:)

    2
  • 半夏
    2021-07-13
    领导让我做管理3个月,但我总是患得患失 1.不自信,5年大数据技术也不是最牛的,学历是职高,管理也做的不好 2.自卑,当年因为能力和学历问题面了30多家才找到一份工作,我害怕,觉得自己应该专精技术 刘老师您怎么看
    展开
    共 1 条评论
    1
  • tiny
    2021-06-22
    不大包责任,这个要怎么做呢,出问题了经常容易被追责到自己头上,要怎么划分事情责任呢,感觉我非常容易背背锅。
    1
  • 阿童木
    2021-01-14
    新人要注意这六点,但反过来要注意不能用力过度。比如职责问题,如果只有一个人或团队去为整体考虑,很可能那个背锅侠永远是你!当然这个还是度的问题,既要搞清楚职责,又要顾全大局!所以,带团队不容易啊!
    1
  • HUNTER
    2020-11-05
    老师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太强了,可不可以讲讲提炼总结问题的方法

    作者回复: 我好好想想哈,目前主要是觉得经历的多了:)

    1
  • 芋头
    2020-05-19
    感觉后面四个缺点都在我的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作为管理者,确实要现在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才能获得成长
    1
  • Phoenix
    2019-12-23
    想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空降经理(10人团队规模),如何在第一时间,通过什么方式,建立领导力和让大家信服呢?

    作者回复: 后面有文章专门讲空降,看到了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