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30 | 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管理情绪化的员工?

30 | 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管理情绪化的员工?-极客时间

30 | 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管理情绪化的员工?

讲述:刘飞

时长09:43大小4.45M

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容易情绪化的合作者,可能是我们的下级、我们的上级,甚至可能是我们自己。大家都不喜欢和情绪化的人打交道,碰到坏情绪的人唯恐避之不及,敬而远之。可是,如果是自己或者自己的上、下级,那就避无可避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情绪化呢?下面我们就仔细地来聊一聊。
要探讨情绪管理问题,我们就需要先界定一下我们所说的“情绪”是指什么。
显然,情绪每个人都有,并不是那些情绪化的人所特有的。虽然情绪如此普遍,但要想探讨清楚它却很难。目前学界公认的人类的基本情绪有 4~10 种,其中被广泛认同的有恐惧、生气、伤心、厌恶、惊喜和高兴等。
对于管理沟通来说,我们倒没有必要去探讨所有的情绪,只需要去关心最令我们头疼的情绪即可。显然,大家说的情绪管理,基本上都是对于情绪“激动”“生气”甚至是“愤怒”的管理;我们所说的情绪化,一般也是指某个人特别容易情绪激动,并且常常把这种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因此,我们今天探讨情绪管理,也主要围绕“激动”或“愤怒”来展开。
话说回来,有那么多种情绪,为什么在工作中,大家唯独对于激动或愤怒这么耿耿于怀呢?我想,至少有两个原因:
愤怒是一种“战斗”情绪,自带攻击属性,非常容易引发另一方高度紧张地回应。无论是选择对抗、防卫或逃避,潜意识里感受到的都是威胁,如此,便妨害到“生存和安全”这个人类最基础的需求层次,并由此对合作关系造成很强的破坏性,还容易传染。
从愤怒中“跳出来”非常困难。相信你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面对一个正在愤怒中的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能够不迁怒于你,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那么,为什么从愤怒中抽离出来这么困难呢?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人的“三层脑结构”。
美国学者麦克林(Mclean)根据大脑演化过程提出了三个脑层次的理论:最里面的是“爬行动物脑”,这部分脑是从爬行动物那里继承下来的,控制着人本能的、无意识的、瞬间反应的行为,属于“生存式大脑”;中间的这层大脑,是从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部分,控制着情感和情绪,并沉淀和保持长期形成的习惯模式,这种模式反应也很快速,称为“情绪脑”;而最外层的大脑,是智人阶段才进化出来的,控制着视觉、想象力、辨别力、系统思考等,称为“理性脑”。这“三层脑结构”的示意图如下:
“三层脑结构”
显然,我们日常所进行的分析思考、设计规划、沟通交流等,都是基于“理性脑”工作的。虽然“理性脑”可以让我们做很多复杂的智力活动,但是响应优先级和响应速度却远远不及“情绪脑”和“爬行脑”。也就是说,“爬行脑”和“情绪脑”更容易中断“理性脑”的工作,而且一旦我们的大脑工作在“爬行脑”和“情绪脑”状态,就无暇顾及“理性脑”的工作了。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盛怒之下,很难冷静思考和准确判断。
那么“情绪脑”和“爬行脑”会造成这么多负面情绪,而且也不如“理智脑”那么复杂和理性,是不是就成了大脑的“阑尾”呢?事实上,人能良好运转,大部分靠的都是无意识的、本能的行为,比如走路。而且,“爬行脑”和“情绪脑”的反应都很快,在遇到威胁和紧急情况的时候,它们能够立即做出反应,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我们的安全。
所以,“爬行脑”和“情绪脑”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你不难发现,即使是“愤怒”这么令人头疼的情绪,它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一面,比如它会让我们在面对威胁的时候充满勇气和爆发力,西方很多将军就利用这一点来做战前动员。所以“愤怒”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坏东西”,只是出现在不合理的场合,才会给我们造成困扰。
你也许会问,我们要讨论的是情绪管理,又不是研究脑科学,花这么多时间讲“三层脑结构”做什么呢?理由有三:
你要想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了解它又如何管理呢?所以,你要先认识它。
如果你对于情绪,比如愤怒,总是想着回避和嫌弃它,又怎么能够管理它,和它做朋友呢?所以,你还要看到情绪的积极意义,并接纳它的存在,正视它是管理它的前提。
清楚了从愤怒难以恢复理智和平静的原因,实际上你也就知道了管理愤怒和激动的方法。即,用一根“管子”打通“理智脑”和“情绪脑”,当情绪控制大脑的时候,好让理智也有机会参与进来。这里这根“管子”,就是建立对情绪的觉察。对情绪的觉察,是情绪智力的核心能力,是跳出情绪的钥匙。一旦你觉察到自己正处在一种不理智的愤怒当中,只要你愿意,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策略去消除它,并分辨得失,做出理智反应。网上和很多情绪管理书籍上谈论的应对措施,大都是接下来这个阶段的应对方法,若你感兴趣也可以对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去查查资料。
既然找到了情绪管理的钥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如何拿到“跳出情绪的钥匙”,也就是如何建立觉察,并强化这个觉察,让我们越来越容易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首先,我们先在理智的情况下为自己建立一个觉察,审视自己:“我是否在发怒呢?”这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即“在愤怒的情绪下处理问题容易误判,如果有情绪,就先处理掉情绪再处理事情”。
接下来,每次处理一个紧要的事情前后,都默默审视一下自己:“我是否有发怒呢?”也就是让这个意识不断强化,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或模式,以至于一发怒就会去觉察自己是否在生气。如果你写过“钩子”程序,你就会发现,这个觉察的模式就好像是挂载一个“钩子”,一旦“钩子”被触发,后面跟上处理程序就可以了,显然这个处理程序就是情绪应对的步骤。久而久之,当你能够用这个理智的“钩子”去控制情绪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情绪不再是一头难以驯服的野兽,反而变成一个“工作助手”了。
当然,这个模式形成的过程,并不容易,否则就不会称为“模式”了。除了自己强化,还有几个外部力量可以进行协助。
可以靠经常能关注到的一个随身物件来提示。比如你的手环、戒指,甚至是手上的一个伤疤,只要你能时不时关注到,就可以。一旦看到这个物件,你就问一下自己“我是不是在发怒”,这也是一种觉察。
每天写觉察日记,反思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是否有所失误。我身边就有伙伴用这种方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可以和伙伴约定,请他帮忙提醒。一旦他发觉你情绪不对,都可以当场或事后提醒你,来加强觉察。
用你的重要关切来提醒。比如,你可以和你的上级约定,把这个季度的情绪化频次作为一项 KPI 纳入自己的《绩效计划》,从而让你心里总是悬着一根弦来不断提醒自己要注意情绪。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这个方法显然也可以用于帮自己的下级来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事实上,我就用过,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借助上面提到的觉察方法,只要不断地练习,假以时日,你就会发现,你不但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了,甚至还可以发挥它的力量,为你所用。
最后,为方便你管理自己的情绪,抑或者是帮你的下级和伙伴去提升情绪掌控能力,我梳理了整个步骤并总结为如下:
认知它。了解它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怎么发挥作用的。如果是帮下级改进,可以先给他讲讲“三层脑结构”的事情。
认同它。接纳并疏导自己的情绪压力,而不是压抑它。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并和它交朋友。如果是帮下级改进,切忌一味批判他的情绪化,而是引导他看到情绪的两面性。因为很多情绪化的人,往往发怒之后会后悔,希望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是控制不住,这个时候就会全面否定自己的情绪。
觉察它。建立对情绪的觉察,并用我们上面提到的方式不断强化,给予足够的耐心不断练习,直到它变成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如果是帮下属改进,你可以和他约定如何提示他,在他自愿的情况下,也可以像我一样,纳入 KPI 管理。
通过上面的步骤,就可以帮自己或者合作伙伴不断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了,我曾教练过五六位情绪激动或易怒的下属,屡试不爽。你要不要也来试一试呢?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29

提建议

上一篇
29 | 沟通经常鸡同鸭讲,说不到一块怎么办?
下一篇
31 | 我各方面做得都很好,就是做不好向上沟通
 写留言

精选留言(23)

  • 乐呵呵
    2018-10-23
    其实在工作中,激动或者愤怒的人或时刻毕竟不常见,我倒发现三类情绪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第一类是生闷气,他不太愿意表达出来,但是你可以感受到他生气了,生气的次数多了慢慢与团队就出现隔阂了;第二类是悲观式性格或者言论者,凡是先往坏处想,这类人容易影响整个团队的气氛;第三类是由于自身格局小导致大家情绪受影响,这类人应该有一部分,尤其是管理者,格局小的话导致团队很难有大的发展。不管如何,我觉得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猜忌,大家的目标其实都是为了做事,没有那么多的个人恩怨。
    展开

    作者回复: 很好的反馈:)生闷气的确挺常见的,我下次补充上

    共 2 条评论
    52
  • 海风
    2018-10-23
    以前自己很少遇到情绪化同事,所以一直以来自己脾气都是公认的好。在近一年来跟着一个情绪化相对严重的同事合作后,逐渐发现自己也越来越情绪化,动不动发脾气,吵架。也在改正中,看到老师的文章更是添加信心。 在改正的过程中也发现,如果一直处在良好环境中,很难发觉自己的问题,自以为良好,只有当经历了情绪化再改正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曾经可以很好的控制情绪的只不过是因为环境好,根本无法行为复杂的环境。只有真正经历改过后才是真的提升,现在感觉很多时候看问题的角度、视野跟以前明显不一样了。
    展开

    作者回复: 有意愿,又有觉察,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7
  • 李二木
    2018-10-23
    今天的课程可以配套《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一起看

    作者回复: 还真没有看过👍

    共 2 条评论
    6
  • Geek_gaoqin
    2019-12-23
    觉察它,之后呢?我要怎么让自己不生气?有没有治疗生气的立竿见影的办法?

    作者回复: 没有,而且也不希望你有。情绪恼里面保存的就是长期形成的习惯和模式,所以调整和改变起来也要有耐心,给足时间,除非是经历重大变故,这还是不要有的好:)

    6
  • Phoenix
    2020-01-07
    其实最可怕的还不是愤怒的情绪,而是仇恨和猜忌,工作中遇到一个女孩子因为和项目中A工程师合作不是很愉快,没有按照那个女孩的意图来实现,但是当时她也没表达任何情绪,只是事后开始对身边的同事,说A的坏话,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对A施行隔离和攻击策略,请问团队有这种成员需要怎么处理呢 ?

    作者回复: 还记得“刺头”员工应对的步骤吗:)不过,作为管理者,看看我们有没有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去和解,或者借助团队所有人增进信任的机会让他们破冰

    共 2 条评论
    4
  • 2019-01-09
    遇到一个情绪化的上级该如何面对呢?

    作者回复: 哎,祝你幸福…和上级相处和女朋友相处有一拼,两个人找到平衡就好。不过,上级好歹还是可以就事论事的

    4
  • 2019-10-11
    现在基本上没有人会给你提醒说你情绪化了,大部分都是自己突然意识到自己今天失态了,情绪化沟通、处理事情了;另外,就是自己愤怒,自己生闷气,差点憋死,但是还是忍了,时间久了,对待事情就中庸了。

    作者回复: 哈哈,你这是自我觉察能力很强的啊👍

    共 2 条评论
    3
  • Elliot
    2019-04-11
    不得不承认人和人的区别非常大,存在那些擅长踢皮球打太极的老油条,尤其是良莠不齐的创业公司。我并没有说创业公司什么都不好,只能说遇到适合共事工作的团队真的很庆幸,遇不到还是建议选择一个自己喜欢或者适合的团队

    作者回复: 嗯,要么调试自己以适应环境,要么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

    3
  • UncleChiu
    2018-11-07
    自己控制自己的可能相对容易。但是把这些道理给情绪化的对方说,他当耳边风。

    作者回复: 情绪管理首先是自愿:)

    3
  • leo star
    2020-08-11
    之前有个下属非常的固执,想法总是按照自己来,不听指挥,格局也比较小,有时候拒绝沟通,这个时候我反而怂了,感觉管不动甚至不想去管。

    作者回复: 对他来说肯定不是好事,对你来说主要是评估培养价值和管理成本是否合理。

    2
  • enjoylearning
    2018-11-08
    今天看了作者的文章忽然有了启发,情绪确实是个好东西,我们应该发现它并利用它。而不是去压抑之生闷气,当对方有情绪或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就是该沟通一下的时机来了。

    作者回复: 👍👍正视它,接纳它,驾驭它

    2
  • 姚君June
    2019-01-15
    原来很不愿意和情绪化的同事合作,后来突然察觉是因为自己也有很情绪化的一面,当我面对这样的下属时,其实是不接纳这样的自己。当我有这个意识后,发现下属的情绪后,会先做后退冷却处理,让双方都平复一下,然后再去沟通事情,收效还不错。

    作者回复: 哎,无论怎么说 我还是不喜欢和情绪化的职场人相处:)

    1
  • Yuhui
    2018-12-07
    这个也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我是比较自律的,很少有愤怒情绪,以前有人让我生气的时候我是采取退让、以德报怨的方法,效果一般。后来遇到另外一个很mean的人,没事就找茬,我换了方式,“对付流氓就要用流氓手段”,互相伤害,效果反而很好。

    作者回复: 有效第一:)

    1
  • 阿秋
    2022-10-07 来自广东
    谢谢你
  • 以吻封笺
    2022-05-28
    和《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讲的如何回到当下一样,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不做任何的评判,只需要静静地看着它。同时经常审视自己“”此刻我是否有情绪也和里面讲的“此刻我快乐吗”异曲同工,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 方人其
    2021-12-21
    说了那么多愤怒,激动怎么没有单独说说呢?好期待
  • JensonYao
    2021-06-08
    原来所有情绪都是有两面性的,突然给自己的认知打开一扇窗!
  • Wilson
    2021-06-06
    情感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我一般会跟自己或者对方询问情绪的原因,然后在进一步找到方法解决。达到共识
  • 孙小明
    2021-05-24
    觉察自己有没有发怒
  • 张彦松
    2021-03-18
    确实很棘手,我也在思考中,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