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 白话容器基础(四):重新认识Docker容器
下载APP
关闭
渠道合作
推荐作者
08 | 白话容器基础(四):重新认识Docker容器
2018-09-10 张磊 来自北京
《深入剖析Kubernetes》
课程介绍
讲述:张磊
时长23:01大小9.23M
你好,我是张磊。今天我和你分享的主题是:白话容器基础之重新认识 Docker 容器。
在前面的三次分享中,我分别从 Linux Namespace 的隔离能力、Linux Cgroups 的限制能力,以及基于 rootfs 的文件系统三个角度,为你剖析了一个 Linux 容器的核心实现原理。
备注:之所以要强调 Linux 容器,是因为比如 Docker on Mac,以及 Windows Docker(Hyper-V 实现),实际上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的,跟我们这个专栏着重介绍的 Linux 容器完全不同。
而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白话容器基础”系列的所有内容做一次深入的总结和扩展。希望通过这次的讲解,能够让你更透彻地理解 Docker 容器的本质。
在开始实践之前,你需要准备一台 Linux 机器,并安装 Docker。这个流程我就不再赘述了。
这一次,我要用 Docker 部署一个用 Python 编写的 Web 应用。这个应用的代码部分(app.py)非常简单:
在这段代码中,我使用 Flask 框架启动了一个 Web 服务器,而它唯一的功能是:如果当前环境中有“NAME”这个环境变量,就把它打印在“Hello”之后,否则就打印“Hello world”,最后再打印出当前环境的 hostname。
这个应用的依赖,则被定义在了同目录下的 requirements.txt 文件里,内容如下所示:
而将这样一个应用容器化的第一步,是制作容器镜像。
不过,相较于我之前介绍的制作 rootfs 的过程,Docker 为你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方式,叫作 Dockerfile,如下所示。
通过这个文件的内容,你可以看到 Dockerfile 的设计思想,是使用一些标准的原语(即大写高亮的词语),描述我们所要构建的 Docker 镜像。并且这些原语,都是按顺序处理的。
比如 FROM 原语,指定了“python:2.7-slim”这个官方维护的基础镜像,从而免去了安装 Python 等语言环境的操作。否则,这一段我们就得这么写了:
其中,RUN 原语就是在容器里执行 shell 命令的意思。
而 WORKDIR,意思是在这一句之后,Dockerfile 后面的操作都以这一句指定的 /app 目录作为当前目录。
所以,到了最后的 CMD,意思是 Dockerfile 指定 python app.py 为这个容器的进程。这里,app.py 的实际路径是 /app/app.py。所以,CMD ["python", "app.py"]等价于"docker run <image> python app.py"。
另外,在使用 Dockerfile 时,你可能还会看到一个叫作 ENTRYPOINT 的原语。实际上,它和 CMD 都是 Docker 容器进程启动所必需的参数,完整执行格式是:“ENTRYPOINT CMD”。
但是,默认情况下,Docker 会为你提供一个隐含的 ENTRYPOINT,即:/bin/sh -c。所以,在不指定 ENTRYPOINT 时,比如在我们这个例子里,实际上运行在容器里的完整进程是:/bin/sh -c "python app.py",即 CMD 的内容就是 ENTRYPOINT 的参数。
备注: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后面会统一称 Docker 容器的启动进程为 ENTRYPOINT,而不是 CMD。
需要注意的是,Dockerfile 里的原语并不都是指对容器内部的操作。就比如 ADD,它指的是把当前目录(即 Dockerfile 所在的目录)里的文件,复制到指定容器内的目录当中。
读懂这个 Dockerfile 之后,我再把上述内容,保存到当前目录里一个名叫“Dockerfile”的文件中:
接下来,我就可以让 Docker 制作这个镜像了,在当前目录执行:
其中,-t 的作用是给这个镜像加一个 Tag,即:起一个好听的名字。docker build 会自动加载当前目录下的 Dockerfile 文件,然后按照顺序,执行文件中的原语。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可以等同于 Docker 使用基础镜像启动了一个容器,然后在容器中依次执行 Dockerfile 中的原语。
需要注意的是,Dockerfile 中的每个原语执行后,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镜像层。即使原语本身并没有明显地修改文件的操作(比如,ENV 原语),它对应的层也会存在。只不过在外界看来,这个层是空的。
docker build 操作完成后,我可以通过 docker images 命令查看结果:
接下来,我使用这个镜像,通过 docker run 命令启动容器:
在这一句命令中,镜像名 helloworld 后面,我什么都不用写,因为在 Dockerfile 中已经指定了 CMD。否则,我就得把进程的启动命令加在后面:
容器启动之后,我可以使用 docker ps 命令看到:
同时,我已经通过 -p 4000:80 告诉了 Docker,请把容器内的 80 端口映射在宿主机的 4000 端口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只要访问宿主机的 4000 端口,我就可以看到容器里应用返回的结果:
否则,我就得先用 docker inspect 命令查看容器的 IP 地址,然后访问“http://< 容器 IP 地址 >:80”才可以看到容器内应用的返回。
至此,我已经使用容器完成了一个应用的开发与测试,如果现在想要把这个容器的镜像上传到 DockerHub 上分享给更多的人,我要怎么做呢?
为了能够上传镜像,我首先需要注册一个 Docker Hub 账号,然后使用 docker login 命令登录。
接下来,我要用 docker tag 命令给容器镜像起一个完整的名字:
注意:你自己做实验时,请将"geektime"替换成你自己的 Docker Hub 账户名称,比如 zhangsan/helloworld:v1
其中,geektime 是我在 Docker Hub 上的用户名,它的“学名”叫镜像仓库(Repository);“/”后面的 helloworld 是这个镜像的名字,而“v1”则是我给这个镜像分配的版本号。
然后,我执行 docker push:
这样,我就可以把这个镜像上传到 Docker Hub 上了。
此外,我还可以使用 docker commit 指令,把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直接提交为一个镜像。一般来说,需要这么操作原因是:这个容器运行起来后,我又在里面做了一些操作,并且要把操作结果保存到镜像里,比如:
这里,我使用了 docker exec 命令进入到了容器当中。在了解了 Linux Namespace 的隔离机制后,你应该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docker exec 是怎么做到进入容器里的呢?
实际上,Linux Namespace 创建的隔离空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一个进程的 Namespace 信息在宿主机上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并且是以一个文件的方式存在。
比如,通过如下指令,你可以看到当前正在运行的 Docker 容器的进程号(PID)是 25686:
这时,你可以通过查看宿主机的 proc 文件,看到这个 25686 进程的所有 Namespace 对应的文件:
可以看到,一个进程的每种 Linux Namespace,都在它对应的 /proc/[进程号]/ns 下有一个对应的虚拟文件,并且链接到一个真实的 Namespace 文件上。
有了这样一个可以“hold 住”所有 Linux Namespace 的文件,我们就可以对 Namespace 做一些很有意义事情了,比如:加入到一个已经存在的 Namespace 当中。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进程,可以选择加入到某个进程已有的 Namespace 当中,从而达到“进入”这个进程所在容器的目的,这正是 docker exec 的实现原理。
而这个操作所依赖的,乃是一个名叫 setns() 的 Linux 系统调用。它的调用方法,我可以用如下一段小程序为你说明:
这段代码功能非常简单:它一共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 argv[1],即当前进程要加入的 Namespace 文件的路径,比如 /proc/25686/ns/net;而第二个参数,则是你要在这个 Namespace 里运行的进程,比如 /bin/bash。
这段代码的核心操作,则是通过 open() 系统调用打开了指定的 Namespace 文件,并把这个文件的描述符 fd 交给 setns() 使用。在 setns() 执行后,当前进程就加入了这个文件对应的 Linux Namespace 当中了。
现在,你可以编译执行一下这个程序,加入到容器进程(PID=25686)的 Network Namespace 中:
正如上所示,当我们执行 ifconfig 命令查看网络设备时,我会发现能看到的网卡“变少”了:只有两个。而我的宿主机则至少有四个网卡。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在 setns() 之后我看到的这两个网卡,正是我在前面启动的 Docker 容器里的网卡。也就是说,我新创建的这个 /bin/bash 进程,由于加入了该容器进程(PID=25686)的 Network Namepace,它看到的网络设备与这个容器里是一样的,即:/bin/bash 进程的网络设备视图,也被修改了。
而一旦一个进程加入到了另一个 Namespace 当中,在宿主机的 Namespace 文件上,也会有所体现。
在宿主机上,你可以用 ps 指令找到这个 set_ns 程序执行的 /bin/bash 进程,其真实的 PID 是 28499:
这时,如果按照前面介绍过的方法,查看一下这个 PID=28499 的进程的 Namespace,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在 /proc/[PID]/ns/net 目录下,这个 PID=28499 进程,与我们前面的 Docker 容器进程(PID=25686)指向的 Network Namespace 文件完全一样。这说明这两个进程,共享了这个名叫 net:[4026532281]的 Network Namespace。
此外,Docker 还专门提供了一个参数,可以让你启动一个容器并“加入”到另一个容器的 Network Namespace 里,这个参数就是 -net,比如:
这样,我们新启动的这个容器,就会直接加入到 ID=4ddf4638572d 的容器,也就是我们前面的创建的 Python 应用容器(PID=25686)的 Network Namespace 中。所以,这里 ifconfig 返回的网卡信息,跟我前面那个小程序返回的结果一模一样,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而如果我指定–net=host,就意味着这个容器不会为进程启用 Network Namespace。这就意味着,这个容器拆除了 Network Namespace 的“隔离墙”,所以,它会和宿主机上的其他普通进程一样,直接共享宿主机的网络栈。这就为容器直接操作和使用宿主机网络提供了一个渠道。
转了一个大圈子,我其实是为你详细解读了 docker exec 这个操作背后,Linux Namespace 更具体的工作原理。
这种通过操作系统进程相关的知识,逐步剖析 Docker 容器的方法,是理解容器的一个关键思路,希望你一定要掌握。
现在,我们再一起回到前面提交镜像的操作 docker commit 上来吧。
docker commit,实际上就是在容器运行起来后,把最上层的“可读写层”,加上原先容器镜像的只读层,打包组成了一个新的镜像。当然,下面这些只读层在宿主机上是共享的,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而由于使用了联合文件系统,你在容器里对镜像 rootfs 所做的任何修改,都会被操作系统先复制到这个可读写层,然后再修改。这就是所谓的:Copy-on-Write。
而正如前所说,Init 层的存在,就是为了避免你执行 docker commit 时,把 Docker 自己对 /etc/hosts 等文件做的修改,也一起提交掉。
有了新的镜像,我们就可以把它推送到 Docker Hub 上了:
你可能还会有这样的问题:我在企业内部,能不能也搭建一个跟 Docker Hub 类似的镜像上传系统呢?
最后,我再来讲解一下 Docker 项目另一个重要的内容:Volume(数据卷)。
前面我已经介绍过,容器技术使用了 rootfs 机制和 Mount Namespace,构建出了一个同宿主机完全隔离开的文件系统环境。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这样两个问题:
容器里进程新建的文件,怎么才能让宿主机获取到?
宿主机上的文件和目录,怎么才能让容器里的进程访问到?
这正是 Docker Volume 要解决的问题:Volume 机制,允许你将宿主机上指定的目录或者文件,挂载到容器里面进行读取和修改操作。
在 Docker 项目里,它支持两种 Volume 声明方式,可以把宿主机目录挂载进容器的 /test 目录当中:
而这两种声明方式的本质,实际上是相同的:都是把一个宿主机的目录挂载进了容器的 /test 目录。
只不过,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你并没有显示声明宿主机目录,那么 Docker 就会默认在宿主机上创建一个临时目录 /var/lib/docker/volumes/[VOLUME_ID]/_data,然后把它挂载到容器的 /test 目录上。而在第二种情况下,Docker 就直接把宿主机的 /home 目录挂载到容器的 /test 目录上。
那么,Docker 又是如何做到把一个宿主机上的目录或者文件,挂载到容器里面去呢?难道又是 Mount Namespace 的黑科技吗?
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麻烦。
在《白话容器基础(三):深入理解容器镜像》的分享中,我已经介绍过,当容器进程被创建之后,尽管开启了 Mount Namespace,但是在它执行 chroot(或者 pivot_root)之前,容器进程一直可以看到宿主机上的整个文件系统。
而宿主机上的文件系统,也自然包括了我们要使用的容器镜像。这个镜像的各个层,保存在 /var/lib/docker/aufs/diff 目录下,在容器进程启动后,它们会被联合挂载在 /var/lib/docker/aufs/mnt/ 目录中,这样容器所需的 rootfs 就准备好了。
所以,我们只需要在 rootfs 准备好之后,在执行 chroot 之前,把 Volume 指定的宿主机目录(比如 /home 目录),挂载到指定的容器目录(比如 /test 目录)在宿主机上对应的目录(即 /var/lib/docker/aufs/mnt/[可读写层 ID]/test)上,这个 Volume 的挂载工作就完成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执行这个挂载操作时,“容器进程”已经创建了,也就意味着此时 Mount Namespace 已经开启了。所以,这个挂载事件只在这个容器里可见。你在宿主机上,是看不见容器内部的这个挂载点的。这就保证了容器的隔离性不会被 Volume 打破。
注意:这里提到的"容器进程",是 Docker 创建的一个容器初始化进程 (dockerinit),而不是应用进程 (ENTRYPOINT + CMD)。dockerinit 会负责完成根目录的准备、挂载设备和目录、配置 hostname 等一系列需要在容器内进行的初始化操作。最后,它通过 execv() 系统调用,让应用进程取代自己,成为容器里的 PID=1 的进程。
而这里要使用到的挂载技术,就是 Linux 的绑定挂载(bind mount)机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你将一个目录或者文件,而不是整个设备,挂载到一个指定的目录上。并且,这时你在该挂载点上进行的任何操作,只是发生在被挂载的目录或者文件上,而原挂载点的内容则会被隐藏起来且不受影响。
其实,如果你了解 Linux 内核的话,就会明白,绑定挂载实际上是一个 inode 替换的过程。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inode 可以理解为存放文件内容的“对象”,而 dentry,也叫目录项,就是访问这个 inode 所使用的“指针”。
正如上图所示,mount --bind /home /test,会将 /home 挂载到 /test 上。其实相当于将 /test 的 dentry,重定向到了 /home 的 inode。这样当我们修改 /test 目录时,实际修改的是 /home 目录的 inode。这也就是为何,一旦执行 umount 命令,/test 目录原先的内容就会恢复:因为修改真正发生在的,是 /home 目录里。
所以,在一个正确的时机,进行一次绑定挂载,Docker 就可以成功地将一个宿主机上的目录或文件,不动声色地挂载到容器中。
这样,进程在容器里对这个 /test 目录进行的所有操作,都实际发生在宿主机的对应目录(比如,/home,或者 /var/lib/docker/volumes/[VOLUME_ID]/_data)里,而不会影响容器镜像的内容。
那么,这个 /test 目录里的内容,既然挂载在容器 rootfs 的可读写层,它会不会被 docker commit 提交掉呢?
也不会。
这个原因其实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容器的镜像操作,比如 docker commit,都是发生在宿主机空间的。而由于 Mount Namespace 的隔离作用,宿主机并不知道这个绑定挂载的存在。所以,在宿主机看来,容器中可读写层的 /test 目录(/var/lib/docker/aufs/mnt/[可读写层 ID]/test),始终是空的。
不过,由于 Docker 一开始还是要创建 /test 这个目录作为挂载点,所以执行了 docker commit 之后,你会发现新产生的镜像里,会多出来一个空的 /test 目录。毕竟,新建目录操作,又不是挂载操作,Mount Namespace 对它可起不到“障眼法”的作用。
结合以上的讲解,我们现在来亲自验证一下:
首先,启动一个 helloworld 容器,给它声明一个 Volume,挂载在容器里的 /test 目录上:
容器启动之后,我们来查看一下这个 Volume 的 ID:
然后,使用这个 ID,可以找到它在 Docker 工作目录下的 volumes 路径:
这个 _data 文件夹,就是这个容器的 Volume 在宿主机上对应的临时目录了。
接下来,我们在容器的 Volume 里,添加一个文件 text.txt:
这时,我们再回到宿主机,就会发现 text.txt 已经出现在了宿主机上对应的临时目录里:
可是,如果你在宿主机上查看该容器的可读写层,虽然可以看到这个 /test 目录,但其内容是空的(关于如何找到这个 AuFS 文件系统的路径,请参考我上一次分享的内容):
可以确认,容器 Volume 里的信息,并不会被 docker commit 提交掉;但这个挂载点目录 /test 本身,则会出现在新的镜像当中。
以上内容,就是 Docker Volume 的核心原理了。
总结
在今天的这次分享中,我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 Python 应用作为案例,讲解了 Docke 容器使用的主要场景。熟悉了这些操作,你也就基本上摸清了 Docker 容器的核心功能。
更重要的是,我着重介绍了如何使用 Linux Namespace、Cgroups,以及 rootfs 的知识,对容器进行了一次庖丁解牛似的解读。
借助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最后的 Docker 容器,我们实际上就可以用下面这个“全景图”描述出来:
这个容器进程“python app.py”,运行在由 Linux Namespace 和 Cgroups 构成的隔离环境里;而它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文件,比如 python,app.py,以及整个操作系统文件,则由多个联合挂载在一起的 rootfs 层提供。
这些 rootfs 层的最下层,是来自 Docker 镜像的只读层。
在只读层之上,是 Docker 自己添加的 Init 层,用来存放被临时修改过的 /etc/hosts 等文件。
而 rootfs 的最上层是一个可读写层,它以 Copy-on-Write 的方式存放任何对只读层的修改,容器声明的 Volume 的挂载点,也出现在这一层。
通过这样的剖析,对于曾经“神秘莫测”的容器技术,你是不是感觉清晰了很多呢?
思考题
你在查看 Docker 容器的 Namespace 时,是否注意到有一个叫 cgroup 的 Namespace?它是 Linux 4.6 之后新增加的一个 Namespace,你知道它的作用吗?
如果你执行 docker run -v /home:/test 的时候,容器镜像里的 /test 目录下本来就有内容的话,你会发现,在宿主机的 /home 目录下,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它们没有被绑定挂载隐藏起来呢?(提示:Docker 的“copyData”功能)
请尝试给这个 Python 应用加上 CPU 和 Memory 限制,然后启动它。根据我们前面介绍的 Cgroups 的知识,请你查看一下这个容器的 Cgroups 文件系统的设置,是不是跟我前面的讲解一致。
感谢你的收听,欢迎你给我留言,也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元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194
提建议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
07 | 白话容器基础(三):深入理解容器镜像
下一篇
09 | 从容器到容器云:谈谈Kubernetes的本质
精选留言(177)
- 一步2018-09-10这样把原理刨根究底的讲解出来,很好,理解的很透彻共 1 条评论173
- 兽医2018-09-13讲得非常不错,曾经翻遍了几乎所有Docker官方文档,都没教程中来得深刻,谢谢。。共 3 条评论146
- ch_ort2020-08-17容器的本质是一个进程,只不过这个进程加上了视图上的隔离和资源上的限制。 就容器本质而言,它并没有在宿主机上启动一个“容器进程”,它启动的还是用户原来要启动的应用程序,只不过这个应用程序上加了视图隔离和资源限制。虚拟机也能实现视图隔离和资源限制,但它底层的技术实现与容器不同,在宿主机上你能看到这样一个“虚拟机进程”。因此,与容器相比,虚拟机会带来更多的性能损耗,主要在(1)虚拟机本身的进程需要占用一部分资源 (2)与底层硬件交互的时候(网络、磁盘I/O)都需要经过虚拟化软件拦截,会有损耗。但是它比容器有更好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容器使用的底层技术:(1)视图隔离:Namespace (2)资源限制:cgropus 对于Docker项目来说,它最核心的原理实际就是为待创建的用户进程: 1、启用Linux Namespace配置:视图隔离 2、设置指定的Cgroups参数:资源限制 3、切换进程的根目录(Change Root):容器镜像生效,以实现环境一致性。所谓容器镜像,本质就是容器的根文件系统(rootfs)。 Docker容器的增量rootfs:即下层已经生成的永远不会改变,所有的修改都通过在上层叠加。比如,删除A文件,就是在上层添加一个“白障”,让系统无法读取到下层A文件。修改则是先copy一个备份到新的层(新老的文件可能都在可读写层),然后读取的时候直接读取新的层。 Docker通过Volume来实现将宿主机的文件挂载到容器中展开共 1 条评论114
- 黄文刚 2018-09-10收货很大,感谢张磊!请教一个问题,请问在容器内部如何获取宿主机的IP? 谢谢。
作者回复: 单靠容器,在隔离开的情况下是拿不到的。但是有了kubernetes之后这些系统信息都可以从环境变量里拿到。这个功能叫downwardapi
共 4 条评论72 - 多肉2018-09-17一切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理解答案,总结问题如下: 一、docker镜像如何制作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二、容器既然是一个封闭的进程,那么外接程序是如何进入容器这个进程的呢? 三、docker commit对挂载点volume内容修改的影响是什么? 四、容器与宿主机如何进行文件读写?或volume是为了解决什么题? 五、Docker的copyData功能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六、bind mount机制是什么? 七、cgroup Namespace的作用是什么?展开共 3 条评论59
- 与路同飞2018-09-10有预感专栏会破2万共 11 条评论41
- robin2018-09-21只会最后这个。 docker run -p 8000:80 --cpuset-cpus="1" -m 500M helloworld 限制只能在cpu1上运行,内存限制为500M29
- Leon📷2019-01-06cgroupns作用 (1)可以限制容器的cgroup filesytem视图,使得在容器中也可以安全的使用cgroup; (2)此外,会使容器迁移更加容易;在迁移时,/proc/self/cgroup需要复制到目标机器,这要求容器的cgroup路径是唯一的,否则可能会与目标机器冲突。有了cgroupns,每个容器都有自己的cgroup filesystem视图,不用担心这种冲突。共 1 条评论26
- silver2018-09-10所以说 docker exec 每次都会创建一个和容器共享namespace的新进程?
作者回复: 可以这么理解,i.e. spawn a new process in existing namespace
26 - long9042018-09-13图中不太明白为什么'CMD'属于只读层,那如果 dockfile 里面 yum install 并且 commit 的话,这些 CMD 执行的 yum 命令修改的内容还属于只读层?
作者回复: 任何镜像里的内容,都属于只读层。commit之后的东西当然也属于只读层。
共 4 条评论18 - Geek_9ca34e2018-09-21;老师,有个地方还是不太明白,以下是你些的原文: 注意:这里提到的 " 容器进程 ",是 Docker 创建的一个容器初始化进程(dockerinit),而不是应用进程 (ENTRYPOINT + CMD) dockerinit 会负责完成根目录的准备、挂载设备和目录、配置 hostname 等一系列需要在容器内进行的初始化操作。 最后,它通过 execv() 系统调用,让应用进程取代自己,成为容器里的 PID=1的进程。 我有以下疑问: 1、dockerinit 是一个进程,完成初始化之后 ,让应用进程取代自己,那么dockerinit 进程会自动销毁么? 2、这里的dockerinit和应用进程在宿主机中是两个不同的进程id么? 3、执行 docker exec -it container bin/sh 命令后,bin/sh 命令创建的进程只是加入了container的namespace,但是从宿主机的角度它是一个独立的进程,只是共享了namespace信息么? 4、一个容器内部是否只有一个进程?,或者说容器只是一个房间(由namespace和cgroup组成),而其他的进程都是走进了这个房间,让大家以为这个房间就是一个系统,里面包含了这么多进程,其实在宿主机的角度他们都是一个个进程,只是共享了namespace和cgroup 而已,这样理解对么?展开
作者回复: 是。替换当然就是为了保证pid不变。注意,容器里的其他进程都是1号进程的子进程,不存在独立的说法。
共 3 条评论15 - 陶希阳2018-09-10想知道云服务器等技术是不是也是通过namespace + cgroup实习的?
作者回复: 当然不是,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虚拟化技术
共 3 条评论15 - 大卫2019-01-04张老师,当Dockerfile中使用sh脚本启动,而不是exec启动java应用时,若通过docker stop不能优雅的停掉Java进程。查资料说可用trap接受信号处理,这个有什么其他好的解决办法没?
作者回复: trap sig term kill很标准的做法
14 - Han2019-05-06有两个问题不是很清楚: 1)推荐一个docker运行一个进程,多出来的进程会变成“野”进程。那么如何理解这个野?是说不再受docker设置的namespace以及Cgroup约束了么? 2)docker exec是在相同的namespace下创建的新进程。那么这个进程是不是也是“野”的?相比与docker attach来讲。attach是不是没有新建进程,只是attach到docker中的主进程去?展开共 4 条评论13
- 蔡鹏飞2018-09-12docker run 时指定-v挂载宿主机目录到容器目录,即使容器原有目录内有数据,也会被我宿主机目录数据替代的呀。难道是和我使用的storage-driver有关?我用的是overlay存储。
作者回复: 这个行为其实是可配置的
共 5 条评论12 - 帅2018-10-18老师好,又来问您问题了。生产中有没有什么好的工具管理本地的docker registry,比如磁盘满了想清理等等的操作。期待老师的回复,谢谢!
作者回复: harbor啊
10 - jssfy2018-09-11请问docker挂载有何限制没,是否随便一个目录都可以挂载?在容器里应该是root用户,岂不是可以对目录无节制地操作,哪怕原本主机目录中有些文件并不允许当前用户访问?是否可以相应限制
作者回复: 无限制。至于用户权限,是有user namespace可以做一定的限制。
9 - Casper2018-09-10对于linux大部分容器做不到在运行容器中动态添加宿主机目录,那在什么特定场合下可以做到呢?给个大致思路即可,谢谢。
作者回复: 如果你用的是katacontainers这种基于虚拟化的容器,才可以实现。但原生其实也不提供这个功能。
共 2 条评论9 - Liam2018-09-10这节干货满满啊9
- Geek_84025d2021-04-02思考题的第二题是不是讲的有误啊,实验了一下并不会复制容器文件。 上网查到的:docker容器持久化数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bind volume,一种是volume。bind volume就是如文章讲到的,会发生inode替换,无论宿主机目录是否为空,此方法都会隐藏容器中的挂载点的内容;volume的方式,容器中已有目录,则会将目录中的文件copy到volume中。展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