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散列表(上):Word文档中的单词拼写检查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下载APP
关闭
渠道合作
推荐作者
18 | 散列表(上):Word文档中的单词拼写检查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2018-10-31 王争 来自北京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
课程介绍
讲述:冯永吉
时长14:41大小13.42M
Word 这种文本编辑器你平时应该经常用吧,那你有没有留意过它的拼写检查功能呢?一旦我们在 Word 里输入一个错误的英文单词,它就会用标红的方式提示“拼写错误”。Word 的这个单词拼写检查功能,虽然很小但却非常实用。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
其实啊,一点儿都不难。只要你学完今天的内容,散列表(Hash Table)。你就能像微软 Office 的工程师一样,轻松实现这个功能。
散列思想
散列表的英文叫“Hash Table”,我们平时也叫它“哈希表”或者“Hash 表”,你一定也经常听过它,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也不止一次提到过,但是你是不是真的理解这种数据结构呢?
散列表用的是数组支持按照下标随机访问数据的特性,所以散列表其实就是数组的一种扩展,由数组演化而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数组,就没有散列表。
我用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下。假如我们有 89 名选手参加学校运动会。为了方便记录成绩,每个选手胸前都会贴上自己的参赛号码。这 89 名选手的编号依次是 1 到 89。现在我们希望编程实现这样一个功能,通过编号快速找到对应的选手信息。你会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把这 89 名选手的信息放在数组里。编号为 1 的选手,我们放到数组中下标为 1 的位置;编号为 2 的选手,我们放到数组中下标为 2 的位置。以此类推,编号为 k 的选手放到数组中下标为 k 的位置。
因为参赛编号跟数组下标一一对应,当我们需要查询参赛编号为 x 的选手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将下标为 x 的数组元素取出来就可以了,时间复杂度就是 O(1)。这样按照编号查找选手信息,效率是不是很高?
实际上,这个例子已经用到了散列的思想。在这个例子里,参赛编号是自然数,并且与数组的下标形成一一映射,所以利用数组支持根据下标随机访问的时候,时间复杂度是 O(1) 这一特性,就可以实现快速查找编号对应的选手信息。
你可能要说了,这个例子中蕴含的散列思想还不够明显,那我来改造一下这个例子。
假设校长说,参赛编号不能设置得这么简单,要加上年级、班级这些更详细的信息,所以我们把编号的规则稍微修改了一下,用 6 位数字来表示。比如 051167,其中,前两位 05 表示年级,中间两位 11 表示班级,最后两位还是原来的编号 1 到 89。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存储选手信息,才能够支持通过编号来快速查找选手信息呢?
思路还是跟前面类似。尽管我们不能直接把编号作为数组下标,但我们可以截取参赛编号的后两位作为数组下标,来存取选手信息数据。当通过参赛编号查询选手信息的时候,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取参赛编号的后两位,作为数组下标,来读取数组中的数据。
这就是典型的散列思想。其中,参赛选手的编号我们叫做键(key)或者关键字。我们用它来标识一个选手。我们把参赛编号转化为数组下标的映射方法就叫作散列函数(或“Hash 函数”“哈希函数”),而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值就叫作散列值(或“Hash 值”“哈希值”)。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散列表用的就是数组支持按照下标随机访问的时候,时间复杂度是 O(1) 的特性。我们通过散列函数把元素的键值映射为下标,然后将数据存储在数组中对应下标的位置。当我们按照键值查询元素时,我们用同样的散列函数,将键值转化数组下标,从对应的数组下标的位置取数据。
散列函数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散列函数在散列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下散列函数。
散列函数,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函数。我们可以把它定义成 hash(key),其中 key 表示元素的键值,hash(key) 的值表示经过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散列值。
那第一个例子中,编号就是数组下标,所以 hash(key) 就等于 key。改造后的例子,写成散列函数稍微有点复杂。我用伪代码将它写成函数就是下面这样:
刚刚举的学校运动会的例子,散列函数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想到。但是,如果参赛选手的编号是随机生成的 6 位数字,又或者用的是 a 到 z 之间的字符串,该如何构造散列函数呢?我总结了三点散列函数设计的基本要求:
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散列值是一个非负整数;
如果 key1 = key2,那 hash(key1) == hash(key2);
如果 key1 ≠ key2,那 hash(key1) ≠ hash(key2)。
我来解释一下这三点。其中,第一点理解起来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数组下标是从 0 开始的,所以散列函数生成的散列值也要是非负整数。第二点也很好理解。相同的 key,经过散列函数得到的散列值也应该是相同的。
第三点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问题,我着重说一下。这个要求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在真实的情况下,要想找到一个不同的 key 对应的散列值都不一样的散列函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像业界著名的MD5、SHA、CRC等哈希算法,也无法完全避免这种散列冲突。而且,因为数组的存储空间有限,也会加大散列冲突的概率。
所以我们几乎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无冲突的散列函数,即便能找到,付出的时间成本、计算成本也是很大的,所以针对散列冲突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
散列冲突
再好的散列函数也无法避免散列冲突。那究竟该如何解决散列冲突问题呢?我们常用的散列冲突解决方法有两类,开放寻址法(open addressing)和链表法(chaining)。
1. 开放寻址法
开放寻址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出现了散列冲突,我们就重新探测一个空闲位置,将其插入。那如何重新探测新的位置呢?我先讲一个比较简单的探测方法,线性探测(Linear Probing)。
当我们往散列表中插入数据时,如果某个数据经过散列函数散列之后,存储位置已经被占用了,我们就从当前位置开始,依次往后查找,看是否有空闲位置,直到找到为止。
我说的可能比较抽象,我举一个例子具体给你说明一下。这里面黄色的色块表示空闲位置,橙色的色块表示已经存储了数据。
从图中可以看出,散列表的大小为 10,在元素 x 插入散列表之前,已经 6 个元素插入到散列表中。x 经过 Hash 算法之后,被散列到位置下标为 7 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已经有数据了,所以就产生了冲突。于是我们就顺序地往后一个一个找,看有没有空闲的位置,遍历到尾部都没有找到空闲的位置,于是我们再从表头开始找,直到找到空闲位置 2,于是将其插入到这个位置。
在散列表中查找元素的过程有点儿类似插入过程。我们通过散列函数求出要查找元素的键值对应的散列值,然后比较数组中下标为散列值的元素和要查找的元素。如果相等,则说明就是我们要找的元素;否则就顺序往后依次查找。如果遍历到数组中的空闲位置,还没有找到,就说明要查找的元素并没有在散列表中。
散列表跟数组一样,不仅支持插入、查找操作,还支持删除操作。对于使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删除操作稍微有些特别。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要删除的元素设置为空。这是为什么呢?
还记得我们刚讲的查找操作吗?在查找的时候,一旦我们通过线性探测方法,找到一个空闲位置,我们就可以认定散列表中不存在这个数据。但是,如果这个空闲位置是我们后来删除的,就会导致原来的查找算法失效。本来存在的数据,会被认定为不存在。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我们可以将删除的元素,特殊标记为 deleted。当线性探测查找的时候,遇到标记为 deleted 的空间,并不是停下来,而是继续往下探测。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线性探测法其实存在很大问题。当散列表中插入的数据越来越多时,散列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空闲位置会越来越少,线性探测的时间就会越来越久。极端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探测整个散列表,所以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同理,在删除和查找时,也有可能会线性探测整张散列表,才能找到要查找或者删除的数据。
对于开放寻址冲突解决方法,除了线性探测方法之外,还有另外两种比较经典的探测方法,二次探测(Quadratic probing)和双重散列(Double hashing)。
所谓二次探测,跟线性探测很像,线性探测每次探测的步长是 1,那它探测的下标序列就是 hash(key)+0,hash(key)+1,hash(key)+2……而二次探测探测的步长就变成了原来的“二次方”,也就是说,它探测的下标序列就是 hash(key)+0,hash(key)+12,hash(key)+22……
所谓双重散列,意思就是不仅要使用一个散列函数。我们使用一组散列函数 hash1(key),hash2(key),hash3(key)……我们先用第一个散列函数,如果计算得到的存储位置已经被占用,再用第二个散列函数,依次类推,直到找到空闲的存储位置。
不管采用哪种探测方法,当散列表中空闲位置不多的时候,散列冲突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尽可能保证散列表的操作效率,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尽可能保证散列表中有一定比例的空闲槽位。我们用装载因子(load factor)来表示空位的多少。
装载因子的计算公式是:
装载因子越大,说明空闲位置越少,冲突越多,散列表的性能会下降。
2. 链表法
链表法是一种更加常用的散列冲突解决办法,相比开放寻址法,它要简单很多。我们来看这个图,在散列表中,每个“桶(bucket)”或者“槽(slot)”会对应一条链表,所有散列值相同的元素我们都放到相同槽位对应的链表中。
当插入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出对应的散列槽位,将其插入到对应链表中即可,所以插入的时间复杂度是 O(1)。当查找、删除一个元素时,我们同样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出对应的槽,然后遍历链表查找或者删除。那查找或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
实际上,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跟链表的长度 k 成正比,也就是 O(k)。对于散列比较均匀的散列函数来说,理论上讲,k=n/m,其中 n 表示散列中数据的个数,m 表示散列表中“槽”的个数。
解答开篇
有了前面这些基本知识储备,我们来看一下开篇的思考题:Word 文档中单词拼写检查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常用的英文单词有 20 万个左右,假设单词的平均长度是 10 个字母,平均一个单词占用 10 个字节的内存空间,那 20 万英文单词大约占 2MB 的存储空间,就算放大 10 倍也就是 20MB。对于现在的计算机来说,这个大小完全可以放在内存里面。所以我们可以用散列表来存储整个英文单词词典。
当用户输入某个英文单词时,我们拿用户输入的单词去散列表中查找。如果查到,则说明拼写正确;如果没有查到,则说明拼写可能有误,给予提示。借助散列表这种数据结构,我们就可以轻松实现快速判断是否存在拼写错误。
内容小结
今天我讲了一些比较基础、比较偏理论的散列表知识,包括散列表的由来、散列函数、散列冲突的解决方法。
散列表来源于数组,它借助散列函数对数组这种数据结构进行扩展,利用的是数组支持按照下标随机访问元素的特性。散列表两个核心问题是散列函数设计和散列冲突解决。散列冲突有两种常用的解决方法,开放寻址法和链表法。散列函数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散列冲突的概率,也就决定散列表的性能。
针对散列函数和散列冲突,今天我只讲了一些基础的概念、方法,下一节我会更贴近实战、更加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
课后思考
假设我们有 10 万条 URL 访问日志,如何按照访问次数给 URL 排序?
有两个字符串数组,每个数组大约有 10 万条字符串,如何快速找出两个数组中相同的字符串?
欢迎留言和我分享,我会第一时间给你反馈。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元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171
提建议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
17 | 跳表:为什么Redis一定要用跳表来实现有序集合?
下一篇
19 | 散列表(中):如何打造一个工业级水平的散列表?
精选留言(284)
- Smallfly2018-10-311. 假设我们有 10 万条 URL 访问日志,如何按照访问次数给 URL 排序? 遍历 10 万条数据,以 URL 为 key,访问次数为 value,存入散列表,同时记录下访问次数的最大值 K,时间复杂度 O(N)。 如果 K 不是很大,可以使用桶排序,时间复杂度 O(N)。如果 K 非常大(比如大于 10 万),就使用快速排序,复杂度 O(NlogN)。 2. 有两个字符串数组,每个数组大约有 10 万条字符串,如何快速找出两个数组中相同的字符串? 以第一个字符串数组构建散列表,key 为字符串,value 为出现次数。再遍历第二个字符串数组,以字符串为 key 在散列表中查找,如果 value 大于零,说明存在相同字符串。时间复杂度 O(N)。展开
作者回复: 👍 这条留言可以顶上去了 其他同学都看看吧
共 99+ 条评论1627 - 姜威2018-10-31总结: 一、散列表的由来? 1.散列表来源于数组,它借助散列函数对数组这种数据结构进行扩展,利用的是数组支持按照下标随机访问元素的特性。 2.需要存储在散列表中的数据我们称为键,将键转化为数组下标的方法称为散列函数,散列函数的计算结果称为散列值。 3.将数据存储在散列值对应的数组下标位置。 二、如何设计散列函数? 总结3点设计散列函数的基本要求 1.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散列值是一个非负整数。 2.若key1=key2,则hash(key1)=hash(key2) 3.若key≠key2,则hash(key1)≠hash(key2) 正是由于第3点要求,所以产生了几乎无法避免的散列冲突问题。 三、散列冲突的解放方法? 1.常用的散列冲突解决方法有2类:开放寻址法(open addressing)和链表法(chaining) 2.开放寻址法 ①核心思想:如果出现散列冲突,就重新探测一个空闲位置,将其插入。 ②线性探测法(Linear Probing): 插入数据:当我们往散列表中插入数据时,如果某个数据经过散列函数之后,存储的位置已经被占用了,我们就从当前位置开始,依次往后查找,看是否有空闲位置,直到找到为止。 查找数据:我们通过散列函数求出要查找元素的键值对应的散列值,然后比较数组中下标为散列值的元素和要查找的元素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就是我们要查找的元素;否则,就顺序往后依次查找。如果遍历到数组的空闲位置还未找到,就说明要查找的元素并没有在散列表中。 删除数据:为了不让查找算法失效,可以将删除的元素特殊标记为deleted,当线性探测查找的时候,遇到标记为deleted的空间,并不是停下来,而是继续往下探测。 结论: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 ③二次探测(Quadratic probing):线性探测每次探测的步长为1,即在数组中一个一个探测,而二次探测的步长变为原来的平方。 ④双重散列(Double hashing):使用一组散列函数,直到找到空闲位置为止。 ⑤线性探测法的性能描述: 用“装载因子”来表示空位多少,公式:散列表装载因子=填入表中的个数/散列表的长度。 装载因子越大,说明空闲位置越少,冲突越多,散列表的性能会下降。 3.链表法(更常用) 插入数据:当插入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出对应的散列槽位,将其插入到对应的链表中即可,所以插入的时间复杂度为O(1)。 查找或删除数据:当查找、删除一个元素时,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对应的槽,然后遍历链表查找或删除。对于散列比较均匀的散列函数,链表的节点个数k=n/m,其中n表示散列表中数据的个数,m表示散列表中槽的个数,所以是时间复杂度为O(k)。 四、思考 1.Word文档中单词拼写检查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字符串占用内存大小为8字节,20万单词占用内存大小不超过20MB,所以用散列表存储20万英文词典单词,然后对每个编辑进文档的单词进行查找,若未找到,则提示拼写错误。 2.假设我们有10万条URL访问日志,如何按照访问次数给URL排序? 字符串占用内存大小为8字节,10万条URL访问日志占用内存不超过10MB,通过散列表统计url访问次数,然后用TreeMap存储散列表的元素值(作为key)和数组下标值(作为value) 3.有两个字符串数组,每个数组大约有10万条字符串,如何快速找出两个数组中相同的字符串? 分别将2个数组的字符串通过散列函数映射到散列表,散列表中的元素值为次数。注意,先存储的数组中的相同元素值不进行次数累加。最后,统计散列表中元素值大于等于2的散列值对应的字符串就是两个数组中相同的字符串。展开共 4 条评论96
- 醉比2018-10-31看到链表那一块感觉是hashmap的实现原理呀共 5 条评论61
- 五岳寻仙2018-10-31今天学习了散列表的原理,以及两种解决hash冲突的方法:开放地址法和链表法。 课后思考题第一题,我觉得可以用hash表的链表法解决。访问次数作为slot,访问次数相同的URL放入同一个slot所对应的一条链表中,这样只需要扫一遍所有的URL就排好序了,时间复杂度为O(n) 第二题跟老师讲的word拼写检查有点像,我觉得可以将一个字符串数组做成hash表,然后扫描另一个字符串数组,就能找到重复的字符串。制作和扫描hash表的算法复杂度都是O(n)展开共 6 条评论61
- 追风者2018-11-10关于100万URL排序问题? 我看了半天置顶的回答,没太明白。 url为key,出现次数count为value。数组的下标为hash(key)得到的值,保存的内容为count。 排序阶段根据count排序,不是只是改变count的位置么,对应的地址没有改变啊。 如果说散列表是链表法的形式,难道排序的时候也会改变链表的头指针地址?那再要查找对应url的访问次数不就不行了。展开共 7 条评论43
- leo2018-10-31Redis的字典是使用链式法来解决散列冲突的,并且使用了渐进式rehash的方式来进行哈希表的弹性扩容(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53754,请大家斧正)。 两道思考题使用哈希表都可以解决,第二道题也可以对字符串数组进行排序后使用双指针判断,但字符串的比较成本较高,如果是整数类型更加适用。另外,哈希表比较经典的应用还有bitmap和布隆过滤器,其中布隆过滤器也可以用于文本判重,但是有一定的误判概率,可以根据场景使用。展开共 1 条评论39
- 黄金的太阳2018-10-31请教老师,当我在查找元素时候,在相同散列值的链表中遍历如何区分哪个是我要找的元素?毕竟查找时查询条件只包含KEY的信息吧
作者回复: 相同散列值 但是key不同的 可以再对比key
共 13 条评论39 - 王荣慧2018-11-19有个疑问,如果在冲突的位置的下一个空闲位置存储数据,文中提到,根据key算出的位置存储的值和要查询的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是否是要查询的数据,如果我已经知道了要查询的数据,应该就不用查询了吧,这个地方不大理解。
作者回复: 表述的不准确 我的意思是散列表中存储对象 对象包含key和附属字段 根据key构建散列表 查询的时候也是根据key 但是同一个散列值可能对应多个key 在查询的时候不能仅仅通过key的散列值 还要对比key
共 4 条评论34 - 这么写的闫2018-11-05当散列冲突,表中存储了多个相同散列值时,查询数据怎么确定查询到的是我想要的那个? 这一点很疑惑,求指点
作者回复: 再全量对比 因为散列表中存储的不仅仅是哈希值 还有全量的数据信息
共 3 条评论29 - 他城之途2018-10-31关于课后习题,基于某种语言的sdk实现起来可能比较容易,显然老师问的是思想,下面是我的理解,望老师和大家指正。 习题1,先分组累加次数再排序: 遍历10万数据,通过hash把相同url分组到同一个bucket下,如果bucket已存在,则取出已有次数+当前次数后再set进去,遍历完了整体再排序。 习题2,显然不是循环嵌套循环,那样时间复杂度不可接受。应该分别独立遍历两个数组,通过hash把相同的字符串扔到同一个bucket, 完了之后统计bucket长度>1的就行了。展开共 3 条评论23
- 小先生2019-08-16在查找的时候,一旦我们通过线性探测方法,找到一个空闲位置,我们就可以认定散列表中不存在这个数据。但是,如果这个空闲位置是我们后来删除的,就会导致原来的查找算法失效。本来存在的数据,会被认定为不存在。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有好多同学不明白这段话的意思。 我举个例子看看能不能帮助大家理解。 比如哈希表中的 0 1 2 三个位置分别存储了 3 个数据,然后我删除了 1 位置上的数据。 这时候,我拿着数据 a 来进行查找了,根据散列函数计算出散列值在 0 这个位置。但是我把数据 a 和 0 位置上存储的数据比对后,发现不一致,就会前往下一个位置继续查找。然而 1 位置上已经被删除,按照规则来说,就可以断定哈希表中不能查找到我的数据。 可如果 2 位置上恰好是我要的数据呢?这样子就会有问题。如果加了 delete 标记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啦展开共 4 条评论21
- 万里晴空2018-10-31可以写代码进行分析讲解不,这样更能感受到15
- Monday2018-10-31思考题1: 1、先计算出每个URL访问次数 思路最好是使用Java的HashMap<String,Integer>这个结果,key为URL,value为访问次数; 每次put之前先get一把,若不存在value为1,若存在value=value+1。若直接用hash(URL)获取散列值做为数组下标,如若出现哈希冲突,会使得URL的访问次数统计不正确,当然可以使用链表法来解决冲突,也就是Java中HashMap一样解决方法。 2、再通过桶排序进行排序(使用访问次数做为桶编号) 思考题2: 假设两个数组为A和B,快速查找相同字符串的思路如下 1)遍历A并将元素存入散列表HA中 2)遍历B中每个元素并在散列表HA进行查找,查找得到表示相同元素 谢谢!展开13
- 之城2019-07-21既然说散列表使用了数组的随机访问的优势,那么它如何保证hash函数计算后的hash值集中地位于内存中的一块连续区域,而不是七零八落散落在内存各处呢?对,我问的就是散列函数是怎么回事。😄
作者回复: 通过取模的方式,限定在了0~n范围内
10 - 吴彪2018-10-31为什么数组的存储空间有限,也会加大散列冲突的概率呢?hash函数得出来的散列值相同的概率应该是很低的,比如git hash-object,几乎不可能有碰撞,为啥在散列表里碰撞的可能性就这么大
作者回复: 我们还要把散列值转化为数组下标的 单纯散列值是没法直接拿来当下标的
共 2 条评论10 - HelloBug2019-01-01假设我们有 10 万条 URL 访问日志,如何按照访问次数给 URL 排序? 1.访问次数作为key,URL和访问次数作为存储对象,存在散列表中。解决冲突的方法使用链表法,相当于实现了对URL根据访问次数进行了分组。 2.将信息存储在散列表中的过程中,构造数组,数组元素是访问次数。在存入散列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散列冲突,就不将该次数放入到数组中。 3.使用快速排序对数组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数组相当于是排序后的URL,即利用次数可以索引到该访问次数对应的URL。展开共 1 条评论9
- 肖小强2018-11-04老师,关于置顶的那个回答有些疑问。 比如第一题的解答说到“url为key,出现次数为value” 我的疑问是,hash(key)=VALUE,这个VALUE经过处理后不应该是一个随机的数组的下标吗?然后把出现次数value存入到这个位置中并不断更新。我对上面那句话的理解是hash(url)=value,所以为什么可以把出现次数作为value,value不应该是一个随机值吗?还是这个value本来就不是那个VALUE?展开
作者回复: value并不是hash函数的值。更好的表述应该是声明一个count字段
共 2 条评论9 - 唐朝农民2018-11-02Word 单词验证 是不是用 Trie 树更好,大神讲讲这个数据结构,尤其是编码这块
作者回复: 马上就要讲了 别急
7 - Angus2019-09-23没有理解为什么散列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所以后面讲到为何空闲位置减少发生散列冲突的几率就增加了,这块有点疑惑。
作者回复: 因为散列表中槽的个数一般都小于要放入的数据的个数,根据鸽巢原理,总会有冲突的情况。
共 2 条评论6 - Hxd2019-08-09总听到有人说,哈希表就是数组+链表,今天看了课程才觉得这种说法不对。准确的来说,哈希表本身不包含链表,链表只是哈希表解决冲突的一种方式。如果解决哈希冲突的方式是开放定址法,那么就没有链表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