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23 | 可视化:一种更为直观的沟通方式

23 | 可视化:一种更为直观的沟通方式-极客时间

23 | 可视化:一种更为直观的沟通方式

讲述:郑晔

时长11:30大小10.54M

作为一个程序员,在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为时代所抛弃。那你是怎么跟上技术发展步伐的呢?
就个人经验而言,我会关注一些技术网站,最典型的就是 InfoQ。这样,我可以快速了解到技术发展的动向,比如,什么时候出了个新东西、哪个项目又有了重大的更新、某些技术有了哪些新的应用场景等等。
另外,我还有一种更系统地了解新知识的方式: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之所以我很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它是“可视化”的。

什么是技术雷达?

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是由 ThoughtWorks 技术咨询委员会(Technology Advisory Board)编写的一份技术趋势报告,每 6 个月发布一次。ThoughtWorks 的项目多样性足够丰富,所以它能够发现诸多技术趋势。因此,相比于行业中其它的预测报告,技术雷达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
ThoughtWorks 是我的老东家,所以,我在接触技术雷达的时间很早。我在 2013 年就已经开始与人讨论微服务,并在项目中尝试使用 Docker,而这一切信息的来源都是技术雷达。不过,我这里想和你讨论并不是技术雷达到底有多优秀,而是带你看看技术雷达这种组织知识的可视化形式。
(图片来源: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
技术雷达用来追踪技术,在雷达图的术语里,每一项技术表示为一个 blip,也就是雷达上的一个光点。
然后用两个分类元素组织这些 blip:象限(quadrant)和圆环(ring),其中,象限表示一个 blip 的种类,目前有四个种类:技术、平台、工具,还有语言与框架。
圆环表示一个 blip 在技术采纳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目前这个生命周期包含四个阶段:采用(Adopt)、试验(Trial)、评估(Assess)和暂缓(Hold)。
每次技术雷达发布之后,我会特别关注一下“采用”“暂缓”两项。
“采用”表示强烈推荐,我会去对比一下自己在实际应用中是否用到了,比如,在 2018 年 11 月的技术雷达中,事件风暴(Event Storming)放到了“采用”中,如果你还不了解 事件风暴 是什么,强烈建议你点击链接了解一下。
“暂缓” 则表示新项目别再用这项技术了,这会给我提个醒,这项技术可能已经有了更优秀的替代品,比如,Java 世界中最常见的构建工具 Maven 很早就放到了“暂缓”项中,但时至今日,很多人启动新项目依然会选择 Maven,多半这些人并不了解技术趋势。
从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雷达在“采用”和“暂缓”这两项上给出的推荐,大部分是靠谱的。
至于“试验”和“评估”两项,有时间的时候,我会慢慢看,因为它们多半属于新兴技术的试验区,主要的作用是用来让我开拓视野的。
雷达图是一种很好的将知识分类组织的形式,它可以让你一目了然地看到并了解所有知识点,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深入了解。
所以,我的前同事们借鉴了这个形式,做出了一个程序员的读书雷达,将程序员的应该阅读的书籍做了一个整理。
(图片来源:ThoughtWorks 读书雷达
事实上,这种将内容通过可视化方式的组织起来的形式非常好用,ThoughtWorks 鼓励每个组织都建立自己的知识雷达,甚至提供了一个工具辅助你将雷达图构建出来。
在我看来,雷达图不仅仅适用于组织,也可以适用于团队。
我也曾经按照雷达图的方式将自己的团队用到的技术组织起来。把最需要了解的技术必须放在内环,比如:一个 Java 项目。我会要求程序员了解 Java,向外扩展的就是你在这个团队内工作会逐渐接触到的技术,比如,像 Docker 这种与部署相关的知识。至于最外面一层,就是被我们放弃掉的技术,比如,Maven。
这样一来,团队成员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团队中所用的技术。当有新人加入团队时,这个雷达可以帮助新人迅速地抓住重点,他的学习路径就是从内环向外学习。所以,我也推荐你打造自己团队的技术雷达。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雷达图的形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呢?因为人的大脑更擅长处理图像。

可视化的优势

在远古时代,人脑处理的内容大多是图像,比如,哪里有新的果实,哪里猛兽出没,文字则是很久之后才产生的。现在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大约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许多文明才刚刚发展出书写系统,相比于人类的历史来说,这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就人脑的进化而言,处理图像的速度远远快于处理文字,所以,有“一图胜千言”的说法。
通过创建图像、图标或动画等进行信息交流的形式,就是可视化(Visualization)。可视化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我们最常用的应该是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
我在“你的工作可以用数字衡量吗”这篇文章里说过,我上班第一件事是“看”数字,这就是典型的数据可视化,而上面介绍的技术雷达,就属于信息可视化。
很多做软件的人习惯于用文字进行沟通,一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编写各种文档,但并不是所有的场景,文字都是好的沟通方式,所以,也会有很多人尝试着将可视化应用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估计大多数程序员最熟悉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流程图,如果你做过软件设计,可能还听说过 UML(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如果使用得当,这种方式会极大地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降低其他人理解的门槛。
在日常工作中,你最熟悉的可视化方式,大概就是在纸上或白板上画的图。以我的经验看,很多人画这个图太随意,如果你也是这样,我给你一个建议,先写字后画框,这样图会显得整洁一些。

什么是看板?

我们再来看一个实践,这就是将“可视化”应用在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看板。
看板,是一种项目管理工具,它将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变得可视化。这个实践来自精益生产,前面讲精益创业时,我给介绍了“精益”这个来自丰田公司的管理理念。精益的理念在软件行业已经非常流行了,很多软件开发实践都是从“精益”而来,看板就是其中之一。
看板属于那种几乎是看一眼就知道怎么用的实践。它将工作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然后,把分解出来的工作做成一张卡片,根据当前状态放置到不同的阶段中。如果你采用了我们专栏之前讲过的用户故事,那么每个用户故事就是一张卡片。
在实际工作中,每当一个工作完成之后,它就可以挪到下一个阶段,工作怎么算完成就是由我们前面提到的 DoD 来决定的。
当然,要用好看板,还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用不同颜色的卡表示不同类型的工作,给每个人一个头像,增添一些乐趣。
看板可以帮助你一眼看出许多问题,比如,你的团队中有 5 个人,却有 8 个正在进行的任务,那一定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个人多线程工作,效果不会好。用“精益”的术语来说,我们应该限制 WIP(Work-In-Progress);再有,如果待开发的卡最多,那就证明现在的瓶颈在于开发,而不是其它阶段。
运用看板的方式,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使用实体墙还是电子墙。实体墙不难理解,就是找一面墙把看板做出来。现在有很多公司专门在做协同办公软件,其中的项目管理部分用到的就是看板理念,这就是电子墙的由来。
关于这点,顺便说一下我的建议,如果你的团队是在一起工作的,请考虑使用实体墙,除非你的办公空间实在太小。因为它可以方便地调整,也可以当作站会的集合地点,还可以让别人看见你们的工作或是问题,这样做的最大优势在于增强了人与人的互动。
电子墙的优势在于,随处可访问、数据不会丢失、便于统计等等,但每次访问它,都需要专门打开电脑,还是比较麻烦的。一种将二者结合的办法是,使用一个大电视,专门用来展示电子墙。
总之,看板就是要让工作在大家面前展现出来。

总结时刻

我给你介绍了一种结构化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技术雷达。
技术雷达就是一种将技术信息组织起来的方式。它通过将技术按照“象限”和“圆环”两个维度进行分类,让人可以直观地看到并理解不同的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
雷达图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不仅可以用在组织技术,还可以用来组织其它信息,比如,读书雷达。每个公司都可以利用雷达图的形式组织自己所有的技术,每个团队也可以利用雷达图的形式组织自己团队用到的技术,这样,方便团队成员结构化地理解用到技术,也方便新人的学习。
雷达图实际上是一种可视化的方法,人脑对于图像处理速度更快,因此,可视化是改善沟通的一种方式。大多数软件过程习惯采用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对于“可视化”利用的还不够。当然,还是有一些利用“可视化”的方法,比如,流程图、UML 等。
最后,我给你介绍了一个利用可视化进行信息沟通的实践:看板。看板把工作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在看板上对应不同的列,然后,每个任务作为一张卡贴在上面。每完成一张卡,就把这张卡挪到下一个阶段。
看板可以帮你发现许多问题,比如,当前进展是否合适,是否有人同时在做很多的事,发现当前工作的瓶颈等等。
如果今天的内容你只能记住一件事,那请记住:多尝试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沟通。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一下,你在工作中,有哪些用到可视化方法解决沟通问题的场景?欢迎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
感谢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24

提建议

上一篇
22 | 轻量级沟通:你总是在开会吗?
下一篇
24 | 快速反馈:为什么你们公司总是做不好持续集成?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27)

  • eyeandroid
    2019-02-25
    ThoughtWorks 提供了一个工具辅助你将雷达图构建出来,请教下老师,这个工具我们下载得到吗?

    作者回复: 文章里已经附了链接

    共 3 条评论
    13
  • 布衣骇客
    2019-02-25
    老师谈到Maven被暂存了,那肯定是因为有更好的替代品,就相比现在的git和以前的SVN,老师能否多多介绍一下技术方面的网站之类的,新技术发展见闻之类的,或者技术总结方面。平时用的最多就是谷歌和youtobe,没其他的了,国内的技术基本都多少有些滞后,正好我也想练习练习自己读英语能力。

    作者回复: 我个人倾向于 Gradle,后面自动化模块,我会提到。 以现在的信息发达程度而言,国内技术信息并不落后,落后的是观念,我讲的很多内容在国外可能普及的程度,比国内高很多,普通程序员在工程方面的技术素养要比国内程序员高。 多看一些经典的书,多去找一些不容易过时的技术去学习,你就不那么焦虑了。 至于英语,应该把它当做程序员的基本功,至少达到文字交流没问题。

    共 2 条评论
    10
  • 西西弗与卡夫卡
    2019-02-25
    TW的技术雷达是非常棒的方法。可视化方法在工作中非常有用,比如产品路线图,所有人都清楚目标在哪里,有哪几个阶段,当前最重要事是什么,协作的各个团队正在做什么。特别是,当需求雪片般飞来时,大家站在图前面,就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该调整,哪些需要放到以后,以及现在资源都投放在哪里。用同一种可视化语言,可以减少很多沟通成本。另外,在评价人时用雷达图,也能更清晰看到各自的长板短板

    作者回复: 多谢分享!

    9
  • zzuse
    2019-02-28
    感觉雷达图真是不错的工具,以后就靠它了,赶紧学会快速方便的使用这个工具

    作者回复: 即学即用

    6
  • 布衣骇客
    2019-02-25
    今天老实讲了可视化,为更好沟通方式,引入了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雷达图很好的讲知识分类,一个图谱很好展现了所有知识点,以及现在发展趋势,由于人脑对图片有更快处理速度,显得更加实用。而可视化的落地就是看板,看板上每个选项展现现在项目发展到那一阶段(DoD的实践),以及团队正在处于看板的哪一个阶段,很直观看到现在项目发展状况,学习总结。 课后问题,我们公司现在正使用的是实体墙,每天有几分钟站会,说明要做的事情,或者说明自己现在遇到的问题,另外在微服务中链路追踪中使用过,hystrix-dashboard,貌似现在快被淘汰了,可视化很直接,很方便,相比文字堆砌更能说明问题。另外问下老师,除了老师说的技术雷达,还有什么网址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技术,真的很想知道现在发展趋势,谢谢您了
    展开

    作者回复: 单就信息而言,InfoQ 的信息已经很多了,InfoQ 是有中英文版本的,另外,OSChina 可以了解一下哪个库又出了新版本,想要了解技术趋势,保持敏感度是很重要的。

    共 2 条评论
    5
  • SnoWalker
    2019-02-25
    maven过时了话,什么能够替代它呢?Gradle吗?

    作者回复: 我现在优选 Gradle,下一个模块讲到项目自动化时,还会回到这个话题上,敬请期待。

    6
  • 丁丁历险记
    2019-11-12
    感谢,把玩thoughtworks 的感觉太爽了。这个将作为我以后买书,技术选型的重要参考。

    作者回复: 找到一个能挖出水的地方,深挖下去。

    4
  • 时代先锋
    2020-03-26
    maven过时了吗

    作者回复: Maven分开看,仓库不会过时,但作为构建工具,它显得重了。因为很多人会用,所以,它会长期存在。

    4
  • 行与修
    2019-02-25
    和老师提到的可视化方式相比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啊,除了单薄外还不太能突出重点,比如新人入职会有公司技术体系培训,除了基础必备外,还列出了项目中用到的技术技能,但其实掌握程度和重要度是不突出的,雷达波未能分区投射能量~~ 常用的有看板,脑图,以及在群里大家从第三方分享图或表居多,有时也会想用到EA. 这节内容还要再多刷几次,有不少可借鉴的!

    作者回复: 既然已经整理了知识技能,不妨把它变成雷达图。

    3
  • rocedu
    2021-02-05
    喜欢读书,很关注《读书雷达》。我把技术雷达下载汇总了一下,大家可以下载参考,不知道为什么15期之前不能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E9L-T3k6-xIt2rbdK7WZw 提取码: nhp6
    共 2 条评论
    2
  • 辣么大
    2019-11-28
    老师,请问看板中的ToDo和Backlog什么区别? 二者的优先级不同么?

    作者回复: 这是团队自己的定义了,一般来说,ToDo 是在一个迭代内要完成的,而 Backlog 是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不一定是当前要做的。

    3
  • Xunqf
    2019-02-25
    老师的声音变了!

    作者回复: 有吗?有吗?:)

    2
  • Jxin
    2019-02-25
    1.项目业务流程图(方便快速定位开发工作点) 2.项目结构图(区分核心域,子域) 3.项目架构图(了解技术选型和应用) 希望:找个篇幅分享下如何了解新技术。不建议在篇幅中写太具体的技术应用,但强烈建议给出对应技术文章的链接。因为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它,但需要它的人来说很有价值。
    展开

    作者回复: 关注新技术,这篇文章提到了;试验新技术,以 Spike 为主,在任务分解模块答疑中提到了;深入学习,以阅读文档为主,你还想了解哪个方面呢?

    2
  • LQ
    2020-06-17
    老师 提供的这个工具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后希望老师多多出些课程

    作者回复: 我在《软件设计之美》等你!

    共 2 条评论
    1
  • 墨灵
    2020-03-16
    这个就非常赞了,我司是做MES项目的,也会开发一些看板挂在工厂里,比如用柱状图显示每天的计划数和完成数据,用折线线图显示每小时的生产数,用饼图显示良品率等等,但极少把这些看板运用在项目管理上面,个人的能力管理更是想都没想过。

    作者回复: 其实你很擅长,只是没想到给自己用。

    1
  • 陈斌
    2020-02-26
    以前只想过要给团队建立技术栈图,只考虑了项目会用到的。老师扩展了我的思路,要建立在用的技术,准备废弃的技术,研究方向的技术图谱。

    作者回复: 懂得淘汰也很重要

    2
  • Jun
    2019-12-02
    最新的21版雷达,10倍工程师成了hold,不推荐了吗?

    作者回复: 技术雷达是从一个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它想做的是10x 团队,但于我们个人的追求而言,应该先追求 10x 程序员。

    1
  • helloworld
    2019-04-24
    一直在看技术雷达,读书雷达第一次听说
    1
  • Jxin
    2019-02-25
    很抱歉,是我表述得太含糊。对于已知领悟的新技术,已经开始尝试用您提的方法去实践。我的困惑在于,对于未知领悟的新技术,如何低成本的快速了解,当确定目标后又如何快速的落地学习路线。

    作者回复: 你这个表述,我更困惑了,什么叫未知领悟的新技术呢?

    1
  • 易轻尘
    2022-06-17
    当然我觉得能够良好的可视化信息也是一种能力 有的时候人们对可视化图表标注不清反而会给读图的人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