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24 | 怎样体现你的协作能力强?

24 | 怎样体现你的协作能力强?-极客时间

24 | 怎样体现你的协作能力强?

讲述:白海飞

时长14:47大小13.50M

什么叫协作能力呢?简单说,就是和他人配合,一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前面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学习能力和精益能力,也就是把一件工作做会,以及持续提高的能力。可是,要想把工作做好,这中间一定缺不了与他人的协作。
在现代社会的分工体系下,为了满足市场的复杂需求和快速变化,做出一件用户可用的产品,协作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而且,产品的好坏,看的是整体性能,而不仅是谁能把某个功能做多好。
而且,你和同事的协作范围,随着你能力和责任的增强而扩大。协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你的价值在整个团队中的发挥,以及整个流程链条的健康运行。
协作能力既然如此重要,面试中如何考查呢?在此之前,你需要先明白协作的要素,面试官会看你如何利用这些要素,进而看你在协作上的表现。

协作的要素

影响团队中个体的协作效果的,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团队因素。具体来看,主要是个人的认同感责任感信用度,再就是团队方面赋予的目标责权流程沟通环境协作工具

1. 认同感

认同感反映了你对别人的观点、行为和结果的认可程度。更高的认同感,有助于更好地达成一致目标和信任关系,让整个团队保持一致,促成有效的协作。那么,认同感强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
能首先关注对方观点中自己认可的一面,进行消化吸收,而对于自己不认可的一面,运用同理心,倾听和理清与自己不一致的原因,进而更全面地把握对方观点,既不是无脑地全盘接受,也不是“杠精”一样一味排斥。这样一来,往往可以认可彼此一致的部分,包容不一致的部分,求同存异,更容易形成统一的目标。
更容易发现对方的优点,使其得到认可,自己也能够看到榜样。而不是因为对方的缺点,就全盘否定了对方。这样,他更能够体谅别人的难处,原谅别人的错误,不一味苛责他人,可以用开阔的胸襟,缩短彼此的距离,更容易和别人建立信任。
即使一开始价值观和公司文化不一致,也能从团队的行为和项目结果中找到认同的方面,从而转变观念、调整行动,和团队尽快保持一致。
如何考查应聘者的认同感呢?其实方法很多。一次面试结束后,我对应聘者说“我们组的情况比较特殊,最近预算控制很紧,你要的薪水很高,我会尽力申请,但不一定能达到你的要求,不知道你怎么看。” 这位应聘者听我说话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为难的表情,而不是失望、烦躁和无所谓,说明他体会到了我的难处,也正在为自己的处境胶着。这就是认同感的一种表现。
下面的问题,也能看出认同感:
能评价一下你最了解的一个朋友么?(看应聘者如何认同对方的优点,理解和包容对方的缺点。)
你如何看待最近 XX 发表的“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国家堕落”言论?(看应聘者是不是一味批评或者辩护,观点中是不是有先入为主的假设或偏见。)
能不能讲个你受委屈或者背锅的经历?(看应聘者在委屈的情绪下,是否还能用善意揣测别人,是否能保持中立地看待问题。)
最近受到别人批评是因为什么事?(看应聘者是不是把对方放在对立面,能否在负面情绪中理解对方的意图。)

2. 责任感

责任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担当。有时,这种担当已经超越了团队赋予的责任。比如作为某个产品模块的负责人,为了给客户解决产品问题,主动组织多个相关模块的团队,研究解决方案并推动修复上线。
责任感,还表现为对工作质量的追求,这不仅仅是比要求的多做一点,而是在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不凑活,不怕麻烦。而且,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往往能够表现出很好的耐心和细心,工作不挑肥拣瘦,不做好绝不放弃,面对困难有勇气去挑战。
面试官可能会仔细“盘问”你做项目时的过程细节,以此寻找以上的责任感表现。因此,作为应聘者,你应该把握时间,把细节讲充分,用事实说明自己的做法和动机。

3. 信用度

信用是指,信守承诺,说到做到。但是我们很多时候,目标立得很好,做到最后却没有结果,只好讲一大串理由。但这样做,只会让自己的信用度减分,一旦合作方觉得你不靠谱,还会乐意和你共事么?
结果 = 没有结果 + 理由
——《关键冲突:如何把人际关系危机转化为合作共赢》
说到信用度,我们看看下面这种情形:假设你是面试官,现在有两位应聘者迟到了。
第一位应聘者到点没有出现,电话也打不通,过半小时后打过电话来,连声道歉,告诉你说自己堵车了。
第二位应聘者,同样迟到,但在约定时间前 10 分钟就联系你,说明自己堵车了,大约会晚半小时到,请你不要耽误时间等他。然后过一段时间,他还会再次打电话更新一下预计到达时间。
面对这两位迟到的应聘者,你会怎么评价呢?第一位虽然连声道歉,也弥补不了不守时的印象了。但第二位面试者的处理方式,提前让你预知风险,不必空等,对你表示了尊重。当然,提前出发、躲避拥堵、准点到达,才是更好的做法。
此外,面试中也可能追问你某项工作失败的原因,这时也有验证你的信用度的意思。通过对比你的承诺和工作结果的差异,以及你向项目相关人的交待方法,可以判断你是否重视和维护自己的信用。
以上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信用度,是影响协作的三个个人要素,也是形成信任的基础。认同感让你容易认可某件事部分或者全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接纳它,而不是对抗,让人不怀疑你做事的动机;责任感是担当,让你把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投入热情,而不是敷衍塞责,让人不怀疑你做事的过程;信用度是实现承诺,说到做到,让人不怀疑你做事的结果。这样,当你做事的动机、过程、结果都能给人信赖感时,还有什么不让人信任的呢?

4. 目标

统一的团队目标,为团队成员指明了协作方向。若没有目标,大家各行其是,像拔河比赛一样,不能在用力方向、发力节奏上保持一致,恐怕不会有好成绩。所以在结果导向的团队文化中,澄清目标,得到全员的认可是关键。这决定了大家朝哪个方向协作。
面试中对目标感的考查,比较简单。在考查项目的时候,问应聘者“团队在这个任务上的目标,或者期待是什么?” “大家对这个项目要达成的结果,有哪些不一致的认识?” 通过这些问题,来了解应聘者对项目目标的认知,以及判断是否偏移目标的方法。

5. 责权和流程

目标明确了,怎么达成呢?这就要看责权和流程了,也就是角色分工和流程做法。我面试中经常问“你所在团队的分工和流程是什么”,目的就是考查应聘者是否清楚团队中,谁该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处理依赖关系。
怎么能看出应聘者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协作意识呢?
是否清楚不同角色之间的职责边界;
是否清楚做好该职责的标准;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否突破职责的限制,做到推动全局;
如果碰到流程的束缚导致工作低效,能不能发挥创新,变通地绕过障碍,或者改善流程。
工作中的冲突,很多是由于职责没有清晰定义导致的。职责混乱,每个人不清楚到底该做什么,该做到什么程度,导致下一步骤中出现问题踢皮球,工作停滞。理想的情况是,职责边界明确,质量标准清晰,这样在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下,大家才能更好地跨边界合作,让工作质量超出预期。

6. 沟通环境

我在前文提到,信息的透明度是决定团队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因为,有效信息的传递速度,决定了协作效率。而产生有效信息的前提,是安全的沟通环境。
我会问应聘者“最近你有被别人采纳或者忽略的建议么”,目的是看他所在的团队是否有安全的沟通环境,大家敢于发声,不怕嘲讽,勇于批评,不怕打击,而且大家把团队当成是成长的环境,愿意分享经验和技能,听取意见,做出改进。有的团队则不是,大家表面一团和气,有问题不说,导致酿成大祸;另一方面没有人愿意分享好的经验,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的环境下,信息反馈不畅,协作效果没有保证。
另外,我还会问“你在项目中用到什么加强信息透明化的工具或方法么”,目的在于看你让信息高效传递的手段或工具,以及有没有把信息可视化。用这些手段的原因,就是减少信息传播障碍,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减少失真,从而增强协作效率。

7. 协作工具

上面说的加强信息传播和透明化的工具,也属于协作工具。物理看板、Jira 等项目管理平台,都属于协作工具的范畴,此外还有各种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即时通信 App 等。
上一套协作工具不难,难的是大家把工具日常用起来,为项目活动服务,让它成为团队离不开的一部分。这方面的面试问题,比如“开发者、测试、产品经理在什么场景下会协同使用某一个工具?”,这其实就是通过工具,来考查这几个角色的协作。
以上七个要素,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协作的效果。不知道你是否联想到自己的团队里,哪个要素做得好,或者不好的例子了?希望你留言分享出来,一起讨论。

协作模式

在问应聘者“怎么处理某一个冲突”时,我感觉很多人不能意识到,协作模式并非只有合作一种。下面我们多了解几种协作模式:合作、竞争、妥协、顺从和逃避。
在与他人的协作中,涉及两个因素:利益和关系。两者好像鱼和熊掌,似乎不可兼得。假如我为了和他人保持好关系,协作中采用顺从对方的方式,我就可能丢失个人利益;假如我要和对方竞争(争夺利益),势必损害我们的友好关系。那我们各让一步好了,这就是“妥协”,但结果是好像我们双方都不满意。干脆,我弃权吧,这时就是逃避,这样就不会有利益和关系纠葛了,但是这样你其实什么都没干,什么收获也没有。
上面提到的四种协作模式,顺从、竞争、妥协、逃避,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条件,就是利益和关系是互斥的,而且利益是固定的。那假如我们双方合作,把目标利益做大呢?这样的话,你我不是在争现有的固定利益,而是共同来创造更多的利益,同时还能加强关系,这就是“合作”模式。所以,“合作”是基于增量思维的,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想一想,你在什么情景下,有过和别人的“合作”?
当然,这五种协作模式,各有适用的情景,并不是说,妥协、逃避就不好,每一种协作模式都要能灵活运用,才能达到好的协作效果。
顺便说一句,这五种协作模式也是对待冲突的应对策略。冲突是协作中不可避免的,冲突的出现是团队磨合的必然,是暴露问题的好时机,关键是要有及时妥善的解决方法。

总结

在一个团队中,协作是必需而且重要的环节。我们身边不少非常聪明干练的人,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有超乎寻常的工作效率,借助平台和团队的力量,成绩斐然,功绩卓著。但是,也有的人,技术能力也非常强,却不能融入团队,他排斥团队,团队也排斥他,导致怀才不遇的局面,这里就有协作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面试官除了希望应聘者有认同感、责任感和信用度外,还希望他适合团队,这个“适合”就是指,应聘者认可团队的目标,熟悉并且习惯于团队的责权和流程,有过类似沟通的经验,能够使用这些协作工具。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如果认同感和学习能力很强的话,也不会过分排斥新环境,导致融不进来。这就是影响协作的七个要素。
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你看不到、搞不定的部分。你只能依靠和尽可能多的人和团队协作,灵活选择协作模式,先搞定你能搞定的部分,和这部分和平相处,将来就有能力、有机会去发现更大的世界。这是我能想到的协作带来的好处。

思考时间

通过本篇的讨论,请你思考文中提到的问题:
文中介绍的七个要素,你的团队有没有做得好,或者不好的例子?
协作的五种模式,你曾经用到过哪种?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你的想法,一起交流。如果今天的文章让你有所感悟,欢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12

提建议

上一篇
23 | 怎么体现你能把工作越做越好?
下一篇
25 | 不是领导,怎么体现你的领导力?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10)

  • enjoylearning
    置顶
    2019-04-15
    1.文中介绍的七个要素,你的团队有没有做得好,或者不好的例子? 在我的团队中,协作工具用的很好,职责边界清晰,沟通环境前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后来还是跟大家对齐沟通原则,如为何要增加团队的信息透明度,怎么增加团队沟通信息的透明度,有什么利弊,出现一例纠正一例,有时候客户也会犯错,如某个问题只跟团队某个成员私下说,这肯定也需要我们告诉客户信息透明的重要性。认同感,责任感,信用度整体还不错,但我认为责任感还不够,真正需要我们为用户考虑,也有可能是领导放权不够,但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我们都要找到解决的办法。 2.协作的五种模式,你曾经用到过哪种? 答:刚进入团队的时候试着竞争,发现效果不好,要么争来争去,要么结果不了了之,因为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有过逃避,一想算了,我的一些最佳实践主张被人误解为抢功劳或者不懂项目实际业务。后来干脆先搞好关系,顺从这些刺头或者反对者,增加认同感,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真碰壁了遇到问题了再跟大家一起合作,经历的坑多了,大家也越来越默契,那些曾经不好说话的人也会对你越来越妥协甚至顺从。当然最终也是最好的结果是合作既争取到了利益又不影响关系,从团队的成长来讲也最有利。
    展开

    作者回复: 完美的回答。 @编辑,请置顶。

    18
  • Elliot
    2019-04-13
    感觉学习能力,不光是技术管理,也是任何领域所需要的,也是所稀缺的。这些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实践和以身作则的表率示范。好在看到老师全面系统的剖析,看到了风范,任重道远……

    作者回复: 嗯,急功近利不如稳抓稳打。能力会在思考和实践中,不知不觉地生长。

    4
  • 静静聆听
    2019-06-12
    第一次对老师的文章提出不同意见啊,老师关于认同感的说法给人一种感觉,别人说我我也觉得是对的,我要以德报怨,忍气吞声,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在公司真的是这种状态,他本人真会觉得舒服么,说实话我是不会呆在一个让自己如此压抑的公司的
    共 1 条评论
    4
  • Ted
    2019-04-13
    个人的理解,协作能力就是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个人分工明确的现代社会,我们“成”事的能力。 这里的“成”有两层含义:完成事,成全人。 事就是文中矩阵的利益,人就是关系,二者兼顾才是双赢。 七要素应该可以作为衡量团队成熟度的一套标准。我们团队七要素基本都做的很好,包括最最难做到的同理心,有些同事也做得很好,我觉得这一切最重要的一个促成因素就是:我们能高效及时地沟通反馈。
    展开

    作者回复: 程序模块之间也要协作,为了让它们协作好,我们做架构设计、接口设计。这些设计的方法论,是不是可以类比地用在提高人的协作上呢?

    4
  • Geek_297692
    2019-07-17
    说到沟通环境,就想到开会的场景,领导在的时候,大家都不发表意见,要么是发表了意见,领导说了几句后,大家就都不说话了;领导一走,大家就敞开了心扉

    作者回复: 这位领导该好好加强和大家的信任了。

    2
  • zhangtnty
    2019-04-15
    白老师好,对于五种协作模式还是很有感触的。曾经在团队的开发项目中,发展发展就到了竞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只是一味的去竞争,从来不想过转圜。以至于后来什么都要竞争,长此以往领导逐渐不再站到自己这边,逐渐在团队中的模式由竞争转换成了假意的顺从,然后在转变成了逃避。到这种时期可能就到了一种非常危险的时刻,以至后来只能脱离团队选择离开。转过头来细想,当时的很多场景如果自己懂得转圜以下,或者在坚持以下,或许答案就是另一个。当然,“历史”没有假如,但是好在有“未来”。今天学习到了合作,这真是一种值得认真学习和实践应用的一种模式。 不过,老师我还有点疑问:在团队中有几种人: 特别强势,如何想法与其合作但总是被“嚣张气焰”所打压; 总把别人的路堵得死死的,恨不得只允许自己有路走; 对于这几种情况该如何去寻求合作或其他的一切处理方式呢?感谢老师。
    展开

    作者回复: 谢谢分享。 这要看团队文化。对于不懂合作的人,得想办法"教育"他懂得合作,有时还真不能光讲道理或屈从。

    共 2 条评论
    3
  • 小呀么小二郎
    2020-04-17
    协作的7要素:认同感+责任感+信用度,团队目标+责权流程+沟通环境+协作工具。 协作的5种模式:合作、竞争、顺从、妥协、逃避。 有时候合作中也包含着竞争,勾心斗角的所谓“合作”是真的很累人。
    1
  • HJB
    2021-12-01
    白老师提到的协作模式,应该就是托马斯-凯尔曼冲突风格模型。他根据沟通者对自身利益和对方关系的在乎程度,分成五种类型:竞争型人格,退让型人格,妥协型人格,回避型人格,合作型人格,根据不同风格,采取不同沟通策略。很高兴,这里又复习了一遍。
  • 小乙哥
    2021-06-10
    白老师的文章都是内在结构的,这篇写协作能力就拆解为了个人和团队。我记得之前将学习能力的时候,也拆解为来内在和外在,内在的好奇心,外界的反馈。结构化思考的作品,学习的榜样
    1
  • Roy
    2020-05-13
    一般我们只想到了合作,并不会把冲突作为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