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04 预习 | 做增长如何处理职能间的矛盾?

04 预习 | 做增长如何处理职能间的矛盾?-极客时间

04 预习 | 做增长如何处理职能间的矛盾?

讲述:刘津

时长09:11大小8.39M

你好,我是刘津。
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主题是在实际的增长工作中如何处理不同职能间的矛盾和冲突。
国外很多公司都设有专门的增长团队,直接向 CEO 汇报,为的就是避免和其他部门产生冲突。
因为增长需要全局视角,会涉及到大量跨部门的协同工作,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日常工作,毕竟资源总是有限的。
另外,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增长和体验之间存在冲突,所以需要有增长团队和传统的职能团队同时存在,好形成制衡关系。

增长和体验并不冲突

增长和体验之间真的存在冲突吗?
如果你已经理解了“增长”不是绩效指标的提升,而是以用户为中心带来产品价值的提升;“体验”也不是你理解的要把最好的带给用户,而是把用户最想要的、最核心的给他,同时忽略其它不重要的,用最小成本触发“增长”。
增长和体验其实并不冲突
比如,有一款阅读产品,本来用户可以在网络上阅读它里面的完整文章,可现在为了提升 App 的下载量,改成只显示 30% 内容,如果想继续阅读就要去下载 App。
这样下载量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设计师认为这样影响了用户体验,背离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初衷,认为增长和体验难以两全。
其实依我看,如果能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这两者并不矛盾。
就以这个阅读产品来说,如果它的核心优势是文章质量好,那对于用户来说,只要能阅读到他想要的文章就好了,他并不在乎是不是要为此多下载一个 App。
第一讲中提到的 Doodle 的例子也是如此:用户只要能轻松下载到游戏打发时间就好了,他并不在乎画面效果是否够酷炫。
也就是说,只要能满足核心需求,用户完全可以忽略其它的小瑕疵。况且这些“瑕疵”还可能和他的核心需求相冲突呢,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所以做增长必须要学会“抓大放小”,而职能角色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关注专业性,太过追求“面面俱到”。
中国有很多老话,比如“一白遮百丑”“柿子要捡软的捏”“擒贼先擒王”等等,都是在强调抓大放小,力求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价值

做增长不是抢别人“饭碗”

之前我对外以设计师身份进行增长主题演讲时,台下经常有产品经理问我:你们做的这些事看起来好像把产品经理和运营的活都给抢了?他们不会有意见吗?你们是怎么推行的?
确实,增长这个“新物种”好像成为了传统职能的巨大威胁,尤其是谁都可以做增长这件事,就更让人恐慌了。
但真实情况并非很多人想的那样,增长不是抢别人活的新职能,而是各个职能都需要拥有的底层能力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有个电视剧叫《法医秦明》,以男主人公法医秦明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和法证李大宝、刑警队大队长林涛组成的黄金组合携手其他警官屡破要案的故事。
在看剧的过程中,我留意到弹幕中不断出现类似的评论:现在的法医都没事干了吗?法医为什么出现场?有了这样的法医,警察都可以放假了……
的确,在大家的眼中,法医应该穿着白大褂,老老实实地低头解剖尸体才对。离开了手术台,去任何地方都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然而实际上,法医出现场以后,结合尸体上观察到的细节,能够帮助刑侦发现更多线索有助破案。而不是仅出具一份验尸报告了事。
这不是跟现在互联网的情况很相似吗?职业分工过细使得很多人只关注自己“份内”的工作,而忽略了彼此协作获取终极价值。
在这个电视剧里,围绕最终的价值“破案”,法医秦明没有拘泥于自己固有的工作范围,而是和刑侦紧密配合,最终实现了更大的价值。
所以你说他有增长意识吗?肯定是有。他做了和增长相关的事情吗?当然是做了。他抢了别人饭碗吗?没有!
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做增长不会抢走别人的光芒,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人人都具有增长需要的协作意识,朝着最大价值出发,那么人人都可以获得自己最终想要的。
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沟通,确保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闷头动了别人的奶酪。

步步为营做增长

如果真正理解了增长的含义,那么不同职位之间的冲突、增长和体验之间的冲突,理论上都只是伪命题而已。当然,想做好增长,除了掌握方法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推行的手段,要戒骄戒躁,“步步为营做增长”。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在公司中把这套东西推行起来的?不会遭到反对及各种阻力吗?
其实并非大家想的那样我们要去“努力”推行什么。如果一件事情一定要特别“努力”的话,说明这件事时机未到或是方式不对。
增长本身是一件四两拨千斤的事情,所以要的是“巧”,而不是费劲气力不讨好。所以对于增长来说,“方法”比“努力”重要的多,大家一定要记住下面这三点。
首先,做增长不能单独行动
你要先获得领导的支持,然后在过程中拉上相关同事一起,让大家发现这个事情对公司对产品都有很大帮助,这样才容易推行下去。
我建议大家现在就尝试走动起来,和自己的领导以及相关的业务同事好好聊一聊。一方面促进感情为后面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要及时了解领导层的方向及想法,以及其他同事都在做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才可能打通“职能墙”,助力增长。
我注意到很多朋友都不喜欢主动和领导沟通,这是很不利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的。之前有学员在我的鼓励下尝试主动去沟通,效果非常好,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立刻就解决了。
其次,做增长要缓慢推进,不要伤筋动骨大动干戈。
先从一点小事做起,得到认可后再慢慢延展,这样才容易得到支持及需要的资源。
比如在宜人贷,我们最早从优化 H5 营销落地页面开始,再慢慢优化 App 的 H5 介绍页,继而优化 App 其他页面,再到组件化批量增长,最后又到唤醒沉睡用户……
整个过程感觉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惊人的成果。
所以,我们从来不觉得自己曾经多么“努力”的推行什么,而是一步一个脚印顺势而为。
第三,做增长要寻找合适的土壤和机会
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离开阿里后不继续在大公司工作,为什么要选择宜人贷?
一位行业前辈的话可以替我回答:“在大公司,你能学会很多‘套路’,然而靠套路无法成为高手”。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套路会深深地把你角色化,让你更有章法地工作,但却不再习惯创新和决策。
就好像我们认为法医一定要老老实实解剖尸体一样,这就是对角色固化的认知。而创新正相反,要突破思维限制找到一个新的发力点,也就是“巧劲儿”,这是做增长的必要条件。
我在之前做线上课时经常要告诉“大厂”的学员去掉不必要的“套路”,寻找关键点。
有“大厂”学员跟我说这个过程让他备感挣扎,因为这意味着要放弃原有的那个“专业”的自我,重组一个新的自我。听到这句话我倍感欣慰,因为我知道他找到感觉了。
好了,我们的预习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会进行正式的内容讲解。
欢迎你继续学习,祝你学完课程后“弯道超车”,在工作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思考题

以文中提到的阅读产品为例,在你的手边有没有类似的机会,通过“抓大放小”,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找到实现增长的路径呢?
如果你觉得有点难度,那就尝试主动去和领导沟通一下吧,了解公司目前的大方向,也请他给你一些指引,看看有没有意外的收获?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或者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5

提建议

上一篇
03 预习 | 不同职能如何做好增长?
下一篇
05 | 正确目标找不对,天天加班也枉然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29)

  • 赵亚洲
    2019-04-17
    不断追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在当前能做的事情里,哪件更重要?为什么? - 如果只能做一件事,哪件更重要?为什么? - 如果跳出现有的框架,还有什么事情也许更重要?为什么?

    作者回复: 很赞👍

    共 2 条评论
    28
  • 程序员小跃
    2019-04-17
    针对“抓大放小”这个,我再前公司有过一点经历。那时候,我刚去公司,恰好碰上公司内部对App进行一个架构的改个,我有幸参与。在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迭代每次修改部分功能,最终让用户无缝对接出了版本,并且得到用户的好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哈。 还有,需要经常与领导沟通 ,我觉得老师说的太对了。我前公司,刚进去的时候,和未来的领导是同事,我们一起共事,一起讨论问题,一起探讨难点,在几年的工作时间里,我从他身上学会了很多,无论是职场工作的能力,甚至还是生活中的沟通,对我后来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我感觉和这些领导一起共事过很荣幸。 直到现在我也还和现公司的领导经常沟通,会发表我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是想让产品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见过很多同事经常不和其他同事沟通的,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感觉确实和我有差距,哈哈
    展开
    9
  • eds
    2019-04-17
    读了两遍,思维导图也搞好了。就是想问下,小公司没有接入数据平台,那我怎么判断我提的需求是否会带来增长。我没有数据,老板怎么同意我的需求,即使同意了,上线后,没有数据,我怎么验证我的增长。同理,也无法拒绝老板的拍脑门。
    共 2 条评论
    8
  • 易林林
    2019-04-17
    “抓大放小”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是否能做好,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眼光、胸怀、格局。眼光独到、长远,拥有敏锐和精准的判断力;胸怀宽广,主导优势,利用劣势,这对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和推进工作很有用处;格局类似于层次,在不断的知识积累中突破自身的瓶颈,考虑事情会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增长要的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在沟通与衔接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认可,不断的推进产品朝北极星指标迈进。
    展开
    5
  • hua168
    2019-04-17
    看完感觉产品经理学增长最有帮助。 像我们it运维和开发学习增长,感觉只学了思维😄 本章就一句话:花20%的精力完成80%的效果
    6
  • Lindm
    2019-04-17
    主要问题先解决,次要问题后续补上
    4
  • coderHOW
    2019-04-18
    现在构建课程的体系,拉新过程中,领导也一下又变一个意思,都是我们部门自己想办法增长
    3
  • M_莫一多
    2019-04-18
    手头正好也是有类似的“抓大放小”的场景,和比较熟悉的同事聊过,获得了他的认同。 公司内部目前使用一款自研的 IM+OA 的 App 进行日常事务沟通和业务审批。目前 IM 这一块依然存在缺陷,但是业务审批这一块因为公司之前的积累,很多同事都使用 App 进行业务提交和审批。 App 目前的业务审批的显示采用列表式,但是信息条目并没有达到使用户一眼就知道该条目的具体信息的效果。 我基于当前客户端获取到的信息进行重新的组合,显示在列表中。聊过的几个同事都还是挺认可的,的确是省却了他们回想条目内容的时间。 不考虑新增服务端信息条目的原因是业务审批的数据比较复杂,不易修改。 目前,还没有和领导聊过。可能后面不了了之吧。
    展开
    2
  • say something
    2019-04-17
    正好今天在开会讨论中,自己发了小脾气。自己的想法受到多方抨击后,心情特别糟糕,一下子就爆发了。对于自己来说,需要平常心。有时候处于底层的人在开始过程中很难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增长过程中也是不断试错的,在前面错了几次后,虽然大家对你的支持会慢慢降低,但是主要在过程中自己有收获,那不就可以了嘛?文章有有一个句话挺不错的:一步一步做起,慢慢积累支持和资源。只要保持平常心,觉得目前的事是对的,哪怕结果是不好的,学会总结,总会有收获
    展开
    2
  • 旺旺
    2019-04-17
    1、抓大放小。为了核心目标,为了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可以保留一定的小瑕疵,甚至有些小瑕疵和核心需求还是矛盾的呢,更应该以核心需求为重! 2、增长需要顺势而为,逐步实现(优化一个小页面,另一个页面,提高新增和留存,唤醒沉睡等等),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大动干戈,伤筋动骨。 3、我们目前的一个产品,感觉有一个抓大放小的机会:把不是很贵的大咖课包装好,然后以“免费课”的形式上线,重点突出“免费”。在首页比较重要的位置放一个“免费”的入口,还是比较会吸引流量的,进入后,有些大咖课还是比较有干货的,用户应该会喜欢。形成一个好的行为路径习惯,提高产品粘性。 至于向上沟通,Boss的想法是尽可能把内容做好,这比做什么问答系统来得有价值。
    展开
    2
  • 张凯江
    2019-04-17
    这篇有点欲擒故纵。 应该是不行我来,不服放马杀过来。 是骡子是马出来六六再比比。 核心还是传统粗糙推广营销手段粗糙了
    1
  • 白竹
    2019-04-17
    实际工作中,要找到做优化的例子,小事情大效果。因势利导做到增长部门的事。
    1
  • PeterZhao
    2019-04-17
    受益了。 及时有效的沟通:能提高增长团队对公司发展方向的认识,并统一同事们的理解,这样才能有效打破“职能墙”,促进事情的落地; 放弃固有思维限制:学习“套路”能快速成长,积累经验,但放弃并打破才能有新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并找到新的增长爆发点; 排定优先级,小步推进:关于增长的想法能得到快速试验,积累多个小的成功,可以给团队带来更大的积极动力。在看到您在宜人贷实施的增长路径,有些增长模型的思维方式(AARRR)在里面,关于优先级的排定以及推进实施的经验,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交流。
    展开
    1
  • 2019-04-17
    增长和体验都应当为用户的核心需求服务,核心需求是大,一些“瑕疵”是小,在抓大放小的过程中,增长和体验目标一致因此是不冲突的。 抓大放小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其实很难,需要有全局视野,足够高的角度,否则很可能陷入大框架内的眸些细节无法自拔
    1
  • Archyomi
    2019-04-17
    作为一个开发,目前遇到了主导的某个框架在公司内其他业务组难以落地,推进困难的场景。这节课让我意识到了前期缺少的沟通和抓大放小的准备工作。
    1
  • 卢嘉敏
    2019-04-17
    作為產品經理 項目沒有專門的增長 不存在搶職能之說 是要涵蓋在工作內
    1
  • nanquanmama
    2019-04-17
    往大的方向说,老师说的增长,应该是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所以有些人会疑问,学增长有什么用?其实困惑的点在于,通识教育有什么用?

    作者回复: 前面是你说的通识教育,后面就是实践方法了,这两部分都有。通识教育培养的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好像楼房的地基,你看不到它不代表它没用。事实上,越是看不到的价值越大,因为肉眼的能力太有限了。

    1
  • 李沛欣
    2019-04-17
    其实真的是,我有时候就不敢和领导沟通
    1
  • eds
    2019-04-17
    我来了 仙女老师
    1
  • 蔡钢铁。
    2021-11-02
    用户买单,这个单买的产品才是核心,服务可以是产品、内容可以是产品,产品的硬核,才是大,后期不断迭代的细节,才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