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17 | 强大的装饰器

17 | 强大的装饰器-极客时间

17 | 强大的装饰器

讲述:冯永吉

时长09:36大小8.77M

你好,我是景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装饰器。
装饰器一直以来都是 Python 中很有用、很经典的一个 feature,在工程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比如日志、缓存等等的任务都会用到。然而,在平常工作生活中,我发现不少人,尤其是初学者,常常因为其相对复杂的表示,对装饰器望而生畏,认为它“too fancy to learn”,实际并不如此。
今天这节课,我会以前面所讲的函数、闭包为切入点,引出装饰器的概念、表达和基本用法,最后,再通过实际工程中的例子,让你再次加深理解。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文一起学习吧!

函数 -> 装饰器

函数核心回顾

引入装饰器之前,我们首先一起来复习一下,必须掌握的函数的几个核心概念。
第一点,我们要知道,在 Python 中,函数是一等公民(first-class citizen),函数也是对象。我们可以把函数赋予变量,比如下面这段代码:
def func(message):
print('Got a message: {}'.format(message))
send_message = func
send_message('hello world')
# 输出
Got a message: hello world
这个例子中,我们把函数 func 赋予了变量 send_message,这样之后你调用 send_message,就相当于是调用函数 func()。
第二点,我们可以把函数当作参数,传入另一个函数中,比如下面这段代码:
def get_message(message):
return 'Got a message: ' + message
def root_call(func, message):
print(func(message))
root_call(get_message, 'hello world')
# 输出
Got a message: hello world
这个例子中,我们就把函数 get_message 以参数的形式,传入了函数 root_call() 中然后调用它。
第三点,我们可以在函数里定义函数,也就是函数的嵌套。这里我同样举了一个例子:
def func(message):
def get_message(message):
print('Got a message: {}'.format(message))
return get_message(message)
func('hello world')
# 输出
Got a message: hello world
这段代码中,我们在函数 func() 里又定义了新的函数 get_message(),调用后作为 func() 的返回值返回。
第四点,要知道,函数的返回值也可以是函数对象(闭包),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def func_closure():
def get_message(message):
print('Got a message: {}'.format(message))
return get_message
send_message = func_closure()
send_message('hello world')
# 输出
Got a message: hello world
这里,函数 func_closure() 的返回值是函数对象 get_message 本身,之后,我们将其赋予变量 send_message,再调用 send_message(‘hello world’),最后输出了'Got a message: hello world'

简单的装饰器

简单的复习之后,我们接下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装饰器。按照习惯,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装饰器的简单例子:
def my_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
print('wrapper of decorator')
func()
return wrapper
def greet():
print('hello world')
greet = my_decorator(greet)
greet()
# 输出
wrapper of decorator
hello world
这段代码中,变量 greet 指向了内部函数 wrapper(),而内部函数 wrapper() 中又会调用原函数 greet(),因此,最后调用 greet() 时,就会先打印'wrapper of decorator',然后输出'hello world'
这里的函数 my_decorator() 就是一个装饰器,它把真正需要执行的函数 greet() 包裹在其中,并且改变了它的行为,但是原函数 greet() 不变。
事实上,上述代码在 Python 中有更简单、更优雅的表示:
def my_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
print('wrapper of decorator')
func()
return wrapper
@my_decorator
def greet():
print('hello world')
greet()
这里的@,我们称之为语法糖,@my_decorator就相当于前面的greet=my_decorator(greet)语句,只不过更加简洁。因此,如果你的程序中有其它函数需要做类似的装饰,你只需在它们的上方加上@decorator就可以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函数的重复利用和程序的可读性。

带有参数的装饰器

你或许会想到,如果原函数 greet() 中,有参数需要传递给装饰器怎么办?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可以在对应的装饰器函数 wrapper() 上,加上相应的参数,比如:
def my_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message):
print('wrapper of decorator')
func(message)
return wrapper
@my_decorator
def greet(message):
print(message)
greet('hello world')
# 输出
wrapper of decorator
hello world
不过,新的问题来了。如果我另外还有一个函数,也需要使用 my_decorator() 装饰器,但是这个新的函数有两个参数,又该怎么办呢?比如:
@my_decorator
def celebrate(name, message):
...
事实上,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args**kwargs,作为装饰器内部函数 wrapper() 的参数。*args**kwargs,表示接受任意数量和类型的参数,因此装饰器就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def my_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print('wrapper of decorator')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带有自定义参数的装饰器

其实,装饰器还有更大程度的灵活性。刚刚说了,装饰器可以接受原函数任意类型和数量的参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接受自己定义的参数。
举个例子,比如我想要定义一个参数,来表示装饰器内部函数被执行的次数,那么就可以写成下面这种形式:
def repeat(num):
def my_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for i in range(num):
print('wrapper of decorator')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return my_decorator
@repeat(4)
def greet(message):
print(message)
greet('hello world')
# 输出:
wrapper of decorator
hello world
wrapper of decorator
hello world
wrapper of decorator
hello world
wrapper of decorator
hello world

原函数还是原函数吗?

现在,我们再来看个有趣的现象。还是之前的例子,我们试着打印出 greet() 函数的一些元信息:
greet.__name__
## 输出
'wrapper'
help(greet)
# 输出
Help on function wrapper in module __main__:
wrapper(*args, **kwargs)
你会发现,greet() 函数被装饰以后,它的元信息变了。元信息告诉我们“它不再是以前的那个 greet() 函数,而是被 wrapper() 函数取代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使用内置的装饰器@functools.wrap,它会帮助保留原函数的元信息(也就是将原函数的元信息,拷贝到对应的装饰器函数里)。
import functools
def my_decorator(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print('wrapper of decorator')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my_decorator
def greet(message):
print(message)
greet.__name__
# 输出
'greet'

类装饰器

前面我们主要讲了函数作为装饰器的用法,实际上,类也可以作为装饰器。类装饰器主要依赖于函数__call__(),每当你调用一个类的示例时,函数__call__()就会被执行一次。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代码:
class Count:
def __init__(self, func):
self.func = func
self.num_calls = 0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self.num_calls += 1
print('num of calls is: {}'.format(self.num_calls))
return self.func(*args, **kwargs)
@Count
def example():
print("hello world")
example()
# 输出
num of calls is: 1
hello world
example()
# 输出
num of calls is: 2
hello world
...
这里,我们定义了类 Count,初始化时传入原函数 func(),而__call__()函数表示让变量 num_calls 自增 1,然后打印,并且调用原函数。因此,在我们第一次调用函数 example() 时,num_calls 的值是 1,而在第二次调用时,它的值变成了 2。

装饰器的嵌套

回顾刚刚讲的例子,基本都是一个装饰器的情况,但实际上,Python 也支持多个装饰器,比如写成下面这样的形式:
@decorator1
@decorator2
@decorator3
def func():
...
它的执行顺序从里到外,所以上面的语句也等效于下面这行代码:
decorator1(decorator2(decorator3(func)))
这样,'hello world'这个例子,就可以改写成下面这样:
import functools
def my_decorator1(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print('execute decorator1')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def my_decorator2(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print('execute decorator2')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my_decorator1
@my_decorator2
def greet(message):
print(message)
greet('hello world')
# 输出
execute decorator1
execute decorator2
hello world

装饰器用法实例

到此,装饰器的基本概念及用法我就讲完了,接下来,我将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几个例子,带你加深对它的理解。

身份认证

首先是最常见的身份认证的应用。这个很容易理解,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你登录微信,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然后点击确认,这样,服务器端便会查询你的用户名是否存在、是否和密码匹配等等。如果认证通过,你就可以顺利登录;如果不通过,就抛出异常并提示你登录失败。
再比如一些网站,你不登录也可以浏览内容,但如果你想要发布文章或留言,在点击发布时,服务器端便会查询你是否登录。如果没有登录,就不允许这项操作等等。
我们来看一个大概的代码示例:
import functools
def authenticate(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request = args[0]
if check_user_logged_in(request): # 如果用户处于登录状态
return func(*args, **kwargs) # 执行函数post_comment()
else:
raise Exception('Authentication failed')
return wrapper
@authenticate
def post_comment(request, ...)
...
这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装饰器 authenticate;而函数 post_comment(),则表示发表用户对某篇文章的评论。每次调用这个函数前,都会先检查用户是否处于登录状态,如果是登录状态,则允许这项操作;如果没有登录,则不允许。

日志记录

日志记录同样是很常见的一个案例。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你怀疑某些函数的耗时过长,导致整个系统的 latency(延迟)增加,所以想在线上测试某些函数的执行时间,那么,装饰器就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段。
我们通常用下面的方法来表示:
import time
import functools
def log_execution_time(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start = time.perf_counter()
res = func(*args, **kwargs)
end = time.perf_counter()
print('{} took {} ms'.format(func.__name__, (end - start) * 1000))
return res
return wrapper
@log_execution_time
def calculate_similarity(items):
...
这里,装饰器 log_execution_time 记录某个函数的运行时间,并返回其执行结果。如果你想计算任何函数的执行时间,在这个函数上方加上@log_execution_time即可。

输入合理性检查

再来看今天要讲的第三个应用,输入合理性检查。
在大型公司的机器学习框架中,我们调用机器集群进行模型训练前,往往会用装饰器对其输入(往往是很长的 JSON 文件)进行合理性检查。这样就可以大大避免,输入不正确对机器造成的巨大开销。
它的写法往往是下面的格式:
import functools
def validation_check(input):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 # 检查输入是否合法
@validation_check
def neural_network_training(param1, param2, ...):
...
其实在工作中,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输入不合理的现象。因为我们调用的训练模型往往很复杂,输入的文件有成千上万行,很多时候确实也很难发现。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输入的合理性检查,很容易出现“模型训练了好几个小时后,系统却报错说输入的一个参数不对,成果付之一炬”的现象。这样的“惨案”,大大减缓了开发效率,也对机器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

缓存

最后,我们来看缓存方面的应用。关于缓存装饰器的用法,其实十分常见,这里我以 Python 内置的 LRU cache 为例来说明(如果你不了解 LRU cache,可以点击链接自行查阅)。
LRU cache,在 Python 中的表示形式是@lru_cache@lru_cache会缓存进程中的函数参数和结果,当缓存满了以后,会删除 least recenly used 的数据。
正确使用缓存装饰器,往往能极大地提高程序运行效率。为什么呢?我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
大型公司服务器端的代码中往往存在很多关于设备的检查,比如你使用的设备是安卓还是 iPhone,版本号是多少。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些新的 feature,往往只在某些特定的手机系统或版本上才有(比如 Android v200+)。
这样一来,我们通常使用缓存装饰器,来包裹这些检查函数,避免其被反复调用,进而提高程序运行效率,比如写成下面这样:
@lru_cache
def check(param1, param2, ...) # 检查用户设备类型,版本号等等
...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装饰器的概念及用法。所谓的装饰器,其实就是通过装饰器函数,来修改原函数的一些功能,使得原函数不需要修改。
Decorators is to modify the behavior of the function through a wrapper so we don’t have to actually modify the function.
而实际工作中,装饰器通常运用在身份认证、日志记录、输入合理性检查以及缓存等多个领域中。合理使用装饰器,往往能极大地提高程序的可读性以及运行效率。

思考题

那么,你平时工作中,通常会在哪些情况下使用装饰器呢?欢迎留言和我讨论,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同事、朋友,一起在交流中进步。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50

提建议

上一篇
16 | 值传递,引用传递or其他,Python里参数是如何传递的?
下一篇
18 | metaclass,是潘多拉魔盒还是阿拉丁神灯?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111)

  • 程序员人生
    2019-06-17
    我感觉python的装饰器的应用场景有点像AOP的应用场景,把一些常用的业务逻辑分离,提高程序可重用性,降低耦合度,提高开发效率。

    作者回复: 是的,你的理解很正确

    共 6 条评论
    76
  • Wing·三金
    2019-06-17
    老师能否补充下,用 @functools.wraps(func) 来保留原来的元信息,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共 10 条评论
    54
  • 三水
    2019-06-17
    请教前辈们或老师一个初入门的问题:在本方前部"函数回顾"中,把函数赋给一个变量时, 第1点:send_message = func 第4点:send_message = func_closure() 我尝试如下会报错: 第1点:send_message = func() 第4点:send_message = func_closure 想知道这是哪一个知识点,谢谢
    展开

    作者回复: 第一点: 直接赋值send_message = func()是错误的,因为func()必须接受一个参数,send_message = func('hello world')就正确了,他等同于send_message = func然后send_message('hello world') 第4点:func_closure()是一个闭包,返回的是函数对象。不能直接用send_message = func_closure,然后send_message('hello world')调用,必须是send_message = func_closure(),然后再send_message('hello world'),这样才能把参数'hello world'正确传给内部函数

    40
  • Geek.S.
    2020-03-30
    想当初, 学习Python装饰器时, 迷糊了好久, 才有点感觉, 还不是真的理解. 直到学习了这节课, 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于是非常想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分享给同学们, 希望能帮到你们. (希望放一放) (长文警告) 学习装饰器, 分下面 4 部分: 一. 前言 二. 熟悉Python函数的特点 三. 什么是装饰器 四. 多实践 (超字数了, 5000+字, 应该可以在下方评论补充)
    展开
    共 12 条评论
    24
  • Hector
    2019-06-17
    lru cache常用来做一些小规模缓存,比如最近浏览记录,空间浏览记录等等,常用三种策略:1.FIFO(先进先出)2.最少使用LRU 3.最近最少使用LRU. 看了下源码,原来python原生的functools中的lru是链表写的
    15
  • 吴星
    2019-06-17
    请教下,为什么count那儿是单例模式吗?为什么二次执行会加1?

    作者回复: 因为num_calls这个变量是类变量,不是具体的实例变量,二次执行相当于调用了函数__call__两次,因此变量num_calls会变为2

    共 11 条评论
    10
  • farFlight
    2019-06-17
    请问一下,lru cache不是应该删除最久没有访问的内容吗。

    作者回复: LRU cache is to remove the least recently used data when the cache is full。翻译过来可能有点问题,意思就是删除最久没有访问的,我还是直接保留英文解释吧。

    共 4 条评论
    8
  • 被炸的油条
    2019-09-22
    工作当中,如果是二次开发,在原来的需求基础之上做优化,原逻辑不需要修改的情况下,只需增加新的业务场景的时候,感觉用装饰器挺好的。不动原来的逻辑,增加程序的健壮性。

    作者回复: 正解

    7
  • 🇨🇳
    2019-06-17
    1、总结中,倒数第二行发现错别字(程序)不是程度。 2、类装饰器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场景呢

    作者回复: 欢迎指正错别字。类装饰器的用途和函数装饰器差不多,比如文中所讲的机器学习中需要对输入进行合理性检查,他也常常可以写成类装饰器的形式,进行调用。写成类的话,优点是程序的分解度更加高,具体用类装饰器和函数装饰器,视情况而定,二者本质是一样的

    共 2 条评论
    6
  • enjoylearning
    2019-06-17
    还有类装饰器,又长见识了,最近正愁参数校验放哪里,参照本文终于开窍了

    作者回复: 很高兴看到你有所收获

    6
  • Geek_216fd5
    2020-06-24
    装饰器的使用过程本质上是“找上级,听命令”的过程:1、“身份认证”是上级让不让原函数运行。2、日志记录是上级记录原函数工作时长。3、“输入合理性检查”是上级检查原函数工作内容。4、“LRU”是上级让原函数预先进入阵地---系统缓存。找上级的同时,还允许函数体内携带参数、函数体外携带参数。综合来看,“装饰器”不如叫做“统帅器”,:)
    5
  • Leon📷
    2019-11-07
    我之前开发过微服务脚手架,跟装饰器模式很像,就是rpc调用之前,把限流,上报,统计耗时统计在前面,每个功能还可以自由选择执行的时机,跟业务功能分离,开发关注于业务研发就行了

    作者回复: 说的很好

    5
  • 岁月婧好
    2019-07-08
    “原函数还是原函数吗?”一栏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使用内置的装饰器@functools.wrap“,应该是@functools.wraps,有s的吧
    5
  • 向南
    2020-03-08
    装饰器本质上是一个 Python 函数或类,它可以让其他函数或类在不需要做任何代码修改的前提下增加额外功能,装饰器的返回值也是一个函数/类对象。 它经常用于有特定需求的场景,比如: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缓存、权限校验等场景,装饰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绝佳设计。 有了装饰器,我们就可以抽离出大量与函数功能本身无关的雷同代码到装饰器中并继续重用。概括的讲,装饰器的作用就是为已经存在的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 装饰器并没有修改原函数,或者说装饰器并没有修改原函数的功能,而为其新增其他功能。
    展开

    作者回复: 对

    4
  • 江南皮革厂研发中心保...
    2019-07-30
    装饰器年年都在学,每次学都是新发现0_0 , 看来还是没到家
    共 1 条评论
    4
  • 一叶知秋
    2019-06-18
    平时似乎也就property、staticmethod、classmethod用的比较多一点
    4
  • GentleCP
    2019-06-18
    老师,装饰器嵌套的时候,执行顺序不是decorator1->decorator2->func吗,应该是从外到内吧,外层的装饰器先执行,打印结果是 decorator1 decorator2 hello world
    共 5 条评论
    4
  • upempty
    2019-06-17
    老师好,num_calls不是实例属性?example实例对象一次,call两次实例属性num_calls得到2。谢谢!
    3
  • Hoo-Ah
    2019-06-17
    目前工作中使用的是tornado框架,里面依赖tornado.gen.coroutine这个装饰器用来将被装饰的函数变为协程,这样就可以将代码的执行变为异步非阻塞,提高程序的并发量。

    作者回复: 嗯嗯

    3
  • 王坤祥
    2020-07-01
    最后讲到装饰器应用场景这一点很不错,学习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