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05 | 深入浅出字符串

05 | 深入浅出字符串-极客时间

05 | 深入浅出字符串

讲述:冯永吉

时长09:51大小9.00M

你好,我是景霄。
Python 的程序中充满了字符串(string),在平常阅读代码时也屡见不鲜。字符串同样是 Python 中很常见的一种数据类型,比如日志的打印、程序中函数的注释、数据库的访问、变量的基本操作等等,都用到了字符串。
当然,我相信你本身对字符串已经有所了解。今天这节课,我主要带你回顾一下字符串的常用操作,并对其中的一些小 tricks 详细地加以解释。

字符串基础

什么是字符串呢?字符串是由独立字符组成的一个序列,通常包含在单引号('')双引号("")或者三引号之中(''' '''""" """,两者一样),比如下面几种写法。
name = 'jason'
city = 'beijing'
text = "welcome to jike shijian"
这里定义了 name、city 和 text 三个变量,都是字符串类型。我们知道,Python 中单引号、双引号和三引号的字符串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区别,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中的 s1、s2、s3 完全一样。
s1 = 'hello'
s2 = "hello"
s3 = """hello"""
s1 == s2 == s3
True
Python 同时支持这三种表达方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样方便你在字符串中,内嵌带引号的字符串。比如:
"I'm a student"
Python 的三引号字符串,则主要应用于多行字符串的情境,比如函数的注释等等。
def calculate_similarity(item1, item2):
"""
Calculate similarity between two items
Args:
item1: 1st item
item2: 2nd item
Returns:
similarity score between item1 and item2
"""
同时,Python 也支持转义字符。所谓的转义字符,就是用反斜杠开头的字符串,来表示一些特定意义的字符。我把常见的的转义字符,总结成了下面这张表格。
为了方便你理解,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s = 'a\nb\tc'
print(s)
a
b c
这段代码中的'\n',表示一个字符——换行符;'\t'也表示一个字符——横向制表符。所以,最后打印出来的输出,就是字符 a,换行,字符 b,然后制表符,最后打印字符 c。不过要注意,虽然最后打印的输出横跨了两行,但是整个字符串 s 仍然只有 5 个元素。
len(s)
5
在转义字符的应用中,最常见的就是换行符'\n'的使用。比如文件读取,如果我们一行行地读取,那么每一行字符串的末尾,都会包含换行符'\n'。而最后做数据处理时,我们往往会丢掉每一行的换行符。

字符串的常用操作

讲完了字符串的基本原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字符串的常用操作。你可以把字符串想象成一个由单个字符组成的数组,所以,Python 的字符串同样支持索引,切片和遍历等等操作。
name = 'jason'
name[0]
'j'
name[1:3]
'as'
和其他数据结构,如列表、元组一样,字符串的索引同样从 0 开始,index=0 表示第一个元素(字符),[index:index+2]则表示第 index 个元素到 index+1 个元素组成的子字符串。
遍历字符串同样很简单,相当于遍历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
for char in name:
print(char)
j
a
s
o
n
特别要注意,Python 的字符串是不可变的(immutable)。因此,用下面的操作,来改变一个字符串内部的字符是错误的,不允许的。
s = 'hello'
s[0] = 'H'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str'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Python 中字符串的改变,通常只能通过创建新的字符串来完成。比如上述例子中,想把'hello'的第一个字符'h',改为大写的'H',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做法:
s = 'H' + s[1:]
s = s.replace('h', 'H')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用大写的'H',通过加号'+'操作符,与原字符串切片操作的子字符串拼接而成新的字符串。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扫描原字符串,把小写的'h'替换成大写的'H',得到新的字符串。
你可能了解到,在其他语言中,如 Java,有可变的字符串类型,比如 StringBuilder,每次添加、改变或删除字符(串),无需创建新的字符串,时间复杂度仅为 O(1)。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但可惜的是,Python 中并没有相关的数据类型,我们还是得老老实实创建新的字符串。因此,每次想要改变字符串,往往需要 O(n) 的时间复杂度,其中,n 为新字符串的长度。
你可能注意到了,上述例子的说明中,我用的是“往往”、“通常”这样的字眼,并没有说“一定”。这是为什么呢?显然,随着版本的更新,Python 也越来越聪明,性能优化得越来越好了。
这里,我着重讲解一下,使用加法操作符'+='的字符串拼接方法。因为它是一个例外,打破了字符串不可变的特性。
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str1 += str2 # 表示str1 = str1 + str2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s = ''
for n in range(0, 100000):
s += str(n)
你觉得这个例子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
每次循环,似乎都得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而每次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都需要 O(n) 的时间复杂度。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就为 O(1) + O(2) + … + O(n) = O(n^2)。这样到底对不对呢?
乍一看,这样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但是必须说明,这个结论只适用于老版本的 Python 了。自从 Python2.5 开始,每次处理字符串的拼接操作时(str1 += str2),Python 首先会检测 str1 还有没有其他的引用。如果没有的话,就会尝试原地扩充字符串 buffer 的大小,而不是重新分配一块内存来创建新的字符串并拷贝。这样的话,上述例子中的时间复杂度就仅为 O(n) 了。
因此,以后你在写程序遇到字符串拼接时,如果使用’+='更方便,就放心地去用吧,不用过分担心效率问题了。
另外,对于字符串拼接问题,除了使用加法操作符,我们还可以使用字符串内置的 join 函数。string.join(iterable),表示把每个元素都按照指定的格式连接起来。
l = []
for n in range(0, 100000):
l.append(str(n))
l = ' '.join(l)
由于列表的 append 操作是 O(1) 复杂度,字符串同理。因此,这个含有 for 循环例子的时间复杂度为 n*O(1)=O(n)。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字符串的分割函数 split()。string.split(separator),表示把字符串按照 separator 分割成子字符串,并返回一个分割后子字符串组合的列表。它常常应用于对数据的解析处理,比如我们读取了某个文件的路径,想要调用数据库的 API,去读取对应的数据,我们通常会写成下面这样:
def query_data(namespace, table):
"""
given namespace and table, query database to get corresponding
data
"""
path = 'hive://ads/training_table'
namespace = path.split('//')[1].split('/')[0] # 返回'ads'
table = path.split('//')[1].split('/')[1] # 返回 'training_table'
data = query_data(namespace, table)
此外,常见的函数还有:
string.strip(str),表示去掉首尾的 str 字符串;
string.lstrip(str),表示只去掉开头的 str 字符串;
string.rstrip(str),表示只去掉尾部的 str 字符串。
这些在数据的解析处理中同样很常见。比如很多时候,从文件读进来的字符串中,开头和结尾都含有空字符,我们需要去掉它们,就可以用 strip() 函数:
s = ' my name is jason '
s.strip()
'my name is jason'
当然,Python 中字符串还有很多常用操作,比如,string.find(sub, start, end),表示从 start 到 end 查找字符串中子字符串 sub 的位置等等。这里,我只强调了最常用并且容易出错的几个函数,其他内容你可以自行查找相应的文档、范例加以了解,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字符串的格式化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字符串的格式化。什么是字符串的格式化呢?
通常,我们使用一个字符串作为模板,模板中会有格式符。这些格式符为后续真实值预留位置,以呈现出真实值应该呈现的格式。字符串的格式化,通常会用在程序的输出、logging 等场景。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比如我们有一个任务,给定一个用户的 userid,要去数据库中查询该用户的一些信息,并返回。而如果数据库中没有此人的信息,我们通常会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往后的日志分析,或者是线上 bug 的调试等等。
我们通常会用下面的方法来表示:
print('no data available for person with id: {}, name: {}'.format(id, name))
其中的 string.format(),就是所谓的格式化函数;而大括号{}就是所谓的格式符,用来为后面的真实值——变量 name 预留位置。如果id = '123'name='jason',那么输出便是:
'no data available for person with id: 123, name: jason'
这样看来,是不是非常简单呢?
不过要注意,string.format() 是最新的字符串格式函数与规范。自然,我们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比如在 Python 之前版本中,字符串格式化通常用 % 来表示,那么上述的例子,就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print('no data available for person with id: %s, name: %s' % (id, name))
其中 %s 表示字符串型,%d 表示整型等等,这些属于常识,你应该都了解。
当然,现在你写程序时,我还是推荐使用 format 函数,毕竟这是最新规范,也是官方文档推荐的规范。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非要使用格式化函数,上述例子用字符串的拼接不也能完成吗?没错,在很多情况下,字符串拼接确实能满足格式化函数的需求。但是使用格式化函数,更加清晰、易读,并且更加规范,不易出错。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Python 字符串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并且结合具体的例子与场景加以说明,特别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Python 中字符串使用单引号、双引号或三引号表示,三者意义相同,并没有什么区别。其中,三引号的字符串通常用在多行字符串的场景。
Python 中字符串是不可变的(前面所讲的新版本 Python 中拼接操作’+='是个例外)。因此,随意改变字符串中字符的值,是不被允许的。
Python 新版本(2.5+)中,字符串的拼接变得比以前高效了许多,你可以放心使用。
Python 中字符串的格式化(string.format)常常用在输出、日志的记录等场景。

思考题

最后,给你留一道思考题。在新版本的 Python(2.5+)中,下面的两个字符串拼接操作,你觉得哪个更优呢?欢迎留言和我分享你的观点,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同事、朋友。
s = ''
for n in range(0, 100000):
s += str(n)
l = []
for n in range(0, 100000):
l.append(str(n))
s = ' '.join(l)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57

提建议

上一篇
04 | 字典、集合,你真的了解吗?
下一篇
06 | Python “黑箱”:输入与输出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109)

  • Jingxiao
    置顶
    2019-05-20
    关于思考题,如果字符串拼接的次数较少,比如range(100),那么方法一更优,因为时间复杂度精确的来说第一种是O(n),第二种是O(2n),如果拼接的次数较多,比如range(1000000),方法二稍快一些,虽然方法二会遍历两次,但是join的速度其实很快,列表append和join的开销要比字符串+=小一些。
    共 4 条评论
    120
  • 不瘦到140不改名
    2019-05-20
    思考题:个人提一个更加pythonic,更加高效的办法 s = " ".join(map(str, range(0, 10000)))

    作者回复: 👍

    共 7 条评论
    233
  • 刘朋
    2019-05-20
    # 测试 1000 条数据,方式一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perf_counter() s = '' for n in range(0, 1000): s += str(n) end_time = time.perf_counter() print('Time elaps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 返回结果: Time elapse: 0.0004374515265226364 # 测试 1000 条数据,方式二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perf_counter() s = [] for n in range(0, 1000): s.append(str(n)) ''.join(s) end_time = time.perf_counter() print('Time elaps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 返回结果: Time elapse: 0.0004917513579130173 # 测试 1000 条数据,方式三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perf_counter() s = ''.join(map(str, range(0, 1000))) end_time = time.perf_counter() print('Time elaps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 返回结果:Time elapse: 0.00021015387028455734 分别测试一百万和一千万条数据,结果如下: 100万: 方式一:Time elapse: 0.3384760869666934 方式二:Time elapse: 0.34538754168897867 方式三:Time elapse: 0.2445415174588561 1000万: 方式一:Time elapse: 4.24716751743108 方式二:Time elapse: 3.1754934675991535 方式三:Time elapse: 2.2939002392813563 综上,方式三性能最优,其次是在超过1000万条数据以上时,方式二优于方式一,相反,方式一优于方式二。
    展开
    共 4 条评论
    213
  • LJK
    2019-05-20
    最新的f""用法了解一下?
    共 5 条评论
    59
  • Geek_morty137
    2019-05-20
    %format形式在东西多了以后比较费事,结构冗长,会导致错误,比如不能正确显示元组或字典。幸运的是,未来有更光明的日子。 str.format格式相对好一些,但参数多了或者处理更长字符串时还是冗长。 f-string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简化表达过程。还支持大小写(f.或者F.)

    作者回复: 👍

    共 2 条评论
    31
  • ssikiki
    2019-05-21
    使用加法操作符'+='的字符串拼接方法。因为它是一个例外 ... 可是 x = 'a' id(x) # 4345659208 x += 'b' id(x) # 4376614424 做完+=操作后, x的内存地址变了, 说明新生成了字符串,请问老师这为什么说是例外?
    展开
    共 8 条评论
    25
  • Wing·三金
    2019-05-20
    直观上看似乎第二种方法的复杂度高一倍,但实际运行了下,第二种方法效率略高,当调高到50万的时候第二种的效率比第一种高出两倍以上。

    作者回复: 哈哈,对的。 如果字符串拼接的次数较少时,用+=更快,但是如果次数很大时,join稍快一些

    共 5 条评论
    24
  • Python高效编程
    2019-05-20
    新版本的 f-string性能更好,但容易把环境变量写进字符串。
    22
  • 路伴友行
    2019-05-20
    哦,+= 每次都会扩容,而 [] 不会每次扩容
    17
  • farFlight
    2019-05-20
    这两个操作实际上时间相差无几,我把循环次数提高到一百万次还是伯仲之间。 另外请问老师python中对字符串采用 is 对比的问题。 比如代码: a = 'string' b = 'string' a is b 将返回True 而 a = 'string' a += '1' b = 'string1' a is b 则返回False 这个怎么解释比较好呢?为何第一个例子中a,b会指向同一个object呢?
    展开

    作者回复: 第一个例子中,'string'这个字符串对象只创建了一次,并同时被变量a和b指向,因此a is b返回True。 第二个例子中刚开始初始化的时候a和b的id就是不一样的,a is b就是False啊

    共 3 条评论
    16
  • 铁皮
    2019-05-20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perf_counter() s = '' for n in range(0, 100000): s += str(n) end_time = time.perf_counter() print('time elaps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 start_time = time.perf_counter() l = [] for n in range(0, 100000): l.append(str(n)) l = ' '.join(l) end_time = time.perf_counter() print('join time elaps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 start_time = time.perf_counter() s = " ".join(map(str, range(0, 100000))) end_time = time.perf_counter() print('map time elapse: {}'.format(end_time - start_time)) 结果: time elapse: 0.12365277000000008 join time elapse: 0.10721922699999997 map time elapse: 0.053512809999999966 看有人留言说s = " ".join(map(str, range(0, 100000))) 更高效。确实是
    展开
    10
  • 夜路破晓
    2019-05-21
    想问下目前有没有建群,因为想通过多了解些,比如读完这篇关于字符串的介绍,我想跟小伙伴们讨论下关于新版本f-string。 作为一个刚入门半年的新手来说,其实采用格式化方式其实区别不大,但就我个人而言,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新版本更加高效易懂。
    共 1 条评论
    9
  • 黑铁打野王
    2019-05-20
    既然是提升,能不能讲一下Python解释器对于String类型内存分配的知识?

    作者回复: 你好!这方面的内容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google或者源码)。我的想法是专栏的内容还是实用为主,这种知识属于比较偏的了,工程当中用的很少,所以这里可能会省略

    共 2 条评论
    5
  • 满心
    2020-10-27
    关于思考题,我的理解。方法1的复杂度是O(N),方法二的复杂度是2O(N)。数据量小的情况下,根据复杂度,方法1的效率高一些;数据量大的情况下,方法2的效率高一些。原因是join可以预先计算出字符串的大小,只需要分配一次内存;使用+=每次都会先尝试原地扩容,如果不能原地扩容就需要重新分配内存,这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性能降低。那么问题来了,方法2中也有数组的append操作,这在数据量大情况下也会有内存分配的问题。但是数组每次分配内存都会在原来的容量基础上*2,但是字符串的+=操作每次只会按需扩容,所以数组的内存分配次数要比字符串的少好多。 以上是我的理解,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谢谢
    展开
    4
  • TKbook
    2019-05-20
    第一个更优。另外python3.6以后还有一个新的字符串格式化用法更高效。。print('no data available for person with id: {id}, name: {name}')
    共 2 条评论
    4
  • Ryan
    2019-11-08
    实际测试: import time time1 = time.perf_counter() s = '' for n in range(0, 100000): s += str(n) print(time.perf_counter()-time1) time2 = time.perf_counter() l = [] for n in range(0, 100000): l.append(str(n)) s = ' '.join(l) print(time.perf_counter()-time2) time3 = time.perf_counter() s = " ".join(map(str, range(0, 10000))) print(time.perf_counter()-time3) => 0.055303414000036355 0.033053977999998096 0.0020310749998770916 Why? 想看看老师解析下
    展开
    3
  • hysyeah
    2019-05-25
    老师好,我对于下面这段话有些疑问。 自从 Python2.5 开始,每次处理字符串的拼接操作时(str1 += str2),Python 首先会检测 str1 还有没有其他的引用。如果没有的话,就会尝试原地扩充字符串 buffer 的大小,而不是重新分配一块内存来创建新的字符串并拷贝。 我看python的源码对ci此并没有原地扩充的操作,而是每次都会新建一个string 对象。能详细解释下吗?谢谢。
    展开
    共 3 条评论
    3
  • 2019-05-20
    代码1复杂度:O(1)×n,即O(n);代码2复杂度:O(1)×n+ O(1)×n=o(2n),因此代码1效率更高?

    作者回复: 试试同时比较range(1000)和range(10000000)两种情况的结果

    3
  • enjoylearning
    2019-05-20
    join的效率要比拼接效率高,因为拼接会生成新的字符串对象
    3
  • Aspirin
    2019-05-29
    ''.join(map(str, range(N)))最高效是不是因为map取代了str(n)的遍历,所以差距是在map上。回归到字符串本身,则是join()比+=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