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 如何理解Flutter的编译模式?
下载APP
关闭
渠道合作
推荐作者
34 | 如何理解Flutter的编译模式?
2019-09-14 陈航 来自北京
《Flutter核心技术与实战》
课程介绍
讲述:陈航
时长11:06大小10.17M
你好,我是陈航。今天,我们来聊聊 Flutter 的编译模式吧。
在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时,一个 App 的完整生命周期包括开发、测试和上线 3 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开发者的关注点都不一样。
比如,在开发阶段,我们希望调试尽可能方便、快速,尽可能多地提供错误上下文信息;在测试阶段,我们希望覆盖范围尽可能全面,能够具备不同配置切换能力,可以测试和验证还没有对外发布的新功能;而在发布阶段,我们则希望能够去除一切测试代码,精简调试信息,使运行速度尽可能快,代码足够安全。
这就要求开发者在构建移动应用时,不仅要在工程内提前准备多份配置环境,还要利用编译器提供的编译选项,打包出符合不同阶段优化需求的 App。
对于 Flutter 来说,它既支持常见的 Debug、Release 等工程物理层面的编译模式,也支持在工程内提供多种配置环境入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Flutter 提供的编译模式,以及如何在 App 中引用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使得我们在不破坏任何生产环境代码的情况下,能够测试处于开发期的新功能。
Flutter 的编译模式
Flutter 支持 3 种运行模式,包括 Debug、Release 和 Profile。在编译时,这三种模式是完全独立的。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 3 种模式的具体含义吧。
Debug 模式对应 Dart 的 JIT 模式,可以在真机和模拟器上同时运行。该模式会打开所有的断言(assert),以及所有的调试信息、服务扩展和调试辅助(比如 Observatory)。此外,该模式为快速开发和运行做了优化,支持亚秒级有状态的 Hot reload(热重载),但并没有优化代码执行速度、二进制包大小和部署。flutter run --debug 命令,就是以这种模式运行的。
Release 模式对应 Dart 的 AOT 模式,只能在真机上运行,不能在模拟器上运行,其编译目标为最终的线上发布,给最终的用户使用。该模式会关闭所有的断言,以及尽可能多的调试信息、服务扩展和调试辅助。此外,该模式优化了应用快速启动、代码快速执行,以及二级制包大小,因此编译时间较长。flutter run --release 命令,就是以这种模式运行的。
Profile 模式,基本与 Release 模式一致,只是多了对 Profile 模式的服务扩展的支持,包括支持跟踪,以及一些为了最低限度支持所需要的依赖(比如,可以连接 Observatory 到进程)。该模式用于分析真实设备实际运行性能。flutter run --profile 命令,就是以这种模式运行的。
由于 Profile 与 Release 在编译过程上几乎无差异,因此我们今天只讨论 Debug 和 Release 模式。
在开发应用时,为了便于快速发现问题,我们通常会在运行时识别当前的编译模式,去改变代码的部分执行行为:在 Debug 模式下,我们会打印详细的日志,调用开发环境接口;而在 Release 模式下,我们会只记录极少的日志,调用生产环境接口。
在运行时识别应用的编译模式,有两种解决办法:
通过断言识别;
通过 Dart VM 所提供的编译常数识别。
我们先来看看如何通过断言识别应用的编译模式。
通过 Debug 与 Release 模式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Release 与 Debug 模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Release 模式关闭了所有的断言。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断言,写出只在 Debug 模式下生效的代码。
如下所示,我们在断言里传入了一个始终返回 true 的匿名函数执行结果,这个匿名函数的函数体只会在 Debug 模式下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匿名函数声明调用结束时追加了小括号()。 这是因为断言只能检查布尔值,所以我们必须使用括号强制执行这个始终返回 true 的匿名函数,以确保匿名函数体的代码可以执行。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如何通过编译常数识别应用的编译模式。
如果说通过断言只能写出在 Debug 模式下运行的代码,而通过 Dart 提供的编译常数,我们还可以写出只在 Release 模式下生效的代码。Dart 提供了一个布尔型的常量 kReleaseMode,用于反向指示当前 App 的编译模式。
如下所示,我们通过判断这个常量,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当前的编译模式:
分离配置环境
通过断言和 kReleaseMode 常量,我们能够识别出当前 App 的编译环境,从而可以在运行时对某个代码功能进行局部微调。而如果我们想在整个应用层面,为不同的运行环境提供更为统一的配置(比如,对于同一个接口调用行为,开发环境会使用 dev.example.com 域名,而生产环境会使用 api.example.com 域名),则需要在应用启动入口提供可配置的初始化方式,根据特定需求为应用注入配置环境。
在 Flutter 构建 App 时,为应用程序提供不同的配置环境,总体可以分为抽象配置、配置多入口、读配置和编译打包 4 个步骤:
抽象出应用程序的可配置部分,并使用 InheritedWidget 对其进行封装;
将不同的配置环境拆解为多个应用程序入口(比如,开发环境为 main-dev.dart、生产环境为 main.dart),把应用程序的可配置部分固化在各个入口处;
在运行期,通过 InheritedWidget 提供的数据共享机制,将配置部分应用到其子 Widget 对应的功能中;
使用 Flutter 提供的编译打包选项,构建出不同配置环境的安装包。
接下来,我将依次为你介绍具体的实现步骤。
在下面的示例中,我会把应用程序调用的接口和标题进行区分实现,即开发环境使用 dev.example.com 域名,应用主页标题为 dev;而生产环境使用 api.example.com 域名,主页标题为 example。
首先是配置抽象。根据需求可以看出,应用程序中有两个需要配置的部分,即接口 apiBaseUrl 和标题 appName,因此我定义了一个继承自 InheritedWidget 的类 AppConfig,对这两个配置进行封装:
接下来,我们需要为不同的环境创建不同的应用入口。
在这个例子中,由于只有两个环境,即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因此我们将文件分别命名为 main_dev.dart 和 main.dart。在这两个文件中,我们会使用不同的配置数据来对 AppConfig 进行初始化,同时把应用程序实例 MyApp 作为其子 Widget,这样整个应用内都可以获取到配置数据:
完成配置环境的注入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在应用内获取配置数据,来实现定制化的功能了。由于 AppConfig 是整个应用程序的根节点,因此我可以通过调用 AppConfig.of 方法,来获取到相关的数据配置。
在下面的代码中,我分别获取到了应用主页的标题,以及接口域名,并显示了出来: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分离配置环境的代码部分。最后,我们可以使用 Flutter 提供的编译选项,来构建出不同配置的安装包了。
如果想要在模拟器或真机上运行这段代码,我们可以在 flutter run 命令后面,追加–target 或 -t 参数,来指定应用程序初始化入口:
如果我们想在 Android Studio 上为应用程序创建不同的启动配置,则可以通过 Flutter 插件为 main_dev.dart 增加启动入口。
首先,点击工具栏上的 Config Selector,选择 Edit Configurations 进入编辑应用程序启动选项:
图 1 Config Selector 新增入口
然后,点击位于工具栏面板左侧顶部的“+”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Flutter 选项,为应用程序新增一项启动入口:
图 2 选择新增类型
最后,在入口的编辑面板中,为 main_dev 选择程序的 Dart 入口,点击 OK 后,就完成了入口的新增工作:
图 3 编辑启动入口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 Config Selector 中切换不同的启动入口,从而直接在 Android Studio 中注入不同的配置环境了:
图 4 Config Selector 切换启动入口
我们试着在不同的入口中进行切换和运行,可以看到,App 已经可以识别出不同的配置环境了:
图 5 开发环境运行示例
图 6 生产环境运行示例
而如果我们想要打包构建出适用于 Android 的 APK,或是 iOS 的 IPA 安装包,则可以在 flutter build 命令后面,同样追加–target 或 -t 参数,指定应用程序初始化入口:
总结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吧。
Flutter 支持 Debug 与 Release 的编译模式,并且这两种模式在构建时是完全独立的。Debug 模式下会打开所有的断言和调试信息,而 Release 模式下则会关闭这些信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断言,写出只在 Debug 模式下生效的代码。而如果我们想更精准地识别出当前的编译模式,则可以利用 Dart 所提供的编译常数 kReleaseMode,写出只在 Release 模式下生效的代码。
除此之外,Flutter 对于常见的分环境配置能力也提供了支持,我们可以使用 InheritedWidget 为应用中可配置部分进行封装抽象,通过配置多入口的方式为应用的启动注入配置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断言和 kReleaseMode 都能够识别出 Debug 编译模式,但它们对二进制包的打包构建影响是不同的。
采用断言的方式,其相关代码会在 Release 构建中被完全剔除;而如果使用 kReleaseMode 常量来识别 Debug 环境,虽然这段代码永远不会在 Release 环境中执行,但却会被打入到二进制包中,增大包体积。因此,如果没有特殊需求的话,一定要使用断言来实现 Debug 特有的逻辑,或是在发布期前将使用 kReleaseMode 判断的 Debug 逻辑完全删除。
思考题
最后,我给你留一道思考题吧。
在保持生产环境代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想在开发环境中支持不同配置的切换,我们应该如何实现?
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分享你的观点,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等待你!感谢你的收听,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元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1
提建议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
33 | 如何适配不同分辨率的手机屏幕?
下一篇
35 | Hot Reload是怎么做到的?
精选留言(8)
- 渐醒AINY2019-10-18老师讲的很棒,帮助了我很多,我的一个Flutter项目也制作完成,并上架发布了
作者回复: 厉害👍
7 - Geek_0825802019-09-15对于一个 flutter module 工程, 即需要嵌入到已有 Android 项目,又需要单独运行调试,在这两种状态下需要不同的配置,比如不同的 plugin,请问老师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作者回复: 用InheritedWidget配置多入口就可以了吧
共 2 条评论3 - 火腿2019-12-26配置信息可以写到json或其它格式的本地文件里, 启动时读取配置信息。 或者把配置文件放到远程,可以实现动态加载样式或模块,本地有默认的配置, 以防网络不可用。2
- liyuan2019-10-07仅仅通过-t能配置的参数还是太弱了,如果有dev,qa,uat,prod等多个环境,每个环境的app应用名称/图标可能有差别,同时希望手机上多个环境的app共存 android可以用build flavor实现,ios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作者回复: 之前有讲过,Flutter只能接管引擎初始化以后的行为(运行时),像app名称、图标、启动图这些还是需要原生工程去搞的。按照这个标准解答你的问题: 1、dev,qa,uat,prod等多个环境可以在flutter工程里通过指定工程入口搞定 2、原生工程相关的配置差异,iOS可以采用多个build target方式实现。
2 - 矮个子先生😝2019-09-23看到过另外一种判断方法:bool.fromEnvironment('dart.vm.product')
作者回复: 你可以点击kReleaseMode查看其声明,这两种方式是一样的
共 2 条评论1 - hz2019-09-16var config = AppConfig.of(context); 获取配置的时候需要context作为参数,在build方法里面就可以方便获得配置。在其他地方没有context作为参数的时候,需要获取配置应该怎么获取
作者回复: 坦白讲以InheritedWidget的方式传递数据,其原理就是基于Widget树的,所以如果获取不到Widget树上下文,就拿不到数据
共 2 条评论1 - 。。。。。。2020-05-16InheritedWidget 麻烦问一下如何能脱离了context 来使用呢?
- 和小胖2019-10-23思考题:老师我的理解是直接再 new 一个 AppConfig 出来传入不同的参数不就好了吗?只是相当于我们有多种开发的 config,有几种就配置几个 AppConfig 可以吗?
作者回复: 恩,加一个开关就好,本质上跟切换主题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