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 用程序语言,推动这个世界的演化
结束语 | 用程序语言,推动这个世界的演化
讲述:宫文学
时长10:59大小10.06M
赞 8
提建议
精选留言(57)
- 刘強2019-11-23唯有感谢。
作者回复: 我还想再力求完美。仅仅40讲的专栏,还没达到我的目标。 后续的计划在酝酿中。 我最近先把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优化一下,包括Lab。
10 - 沉淀的梦想2019-11-22期待老师和极客时间的进一步计划
作者回复: 上周我跟极客时间的朋友们讨论时,提到了几个一直能把课程跟得很紧,应该就包括你:)
9 - P小二2019-11-22感谢老师
作者回复: 希望这门课能帮你“寻找自我”!
6 - sugar2020-04-06苹果公司的logo与图灵无关(这个梗来自于图灵因同性恋被迫害后自杀是通过食用浸有氰化物的苹果,所以有人猜乔帮主是为了向他致敬),但是读过乔布斯传的朋友都知道,史蒂夫在自传中亲口否认了大家的猜想。真实的原因是帮主早年坚持素食主义时曾长期以苹果为主食,麦金塔电脑的macintosh一词就是苹果的一个品种。
作者回复: 收到。谢谢分享!
3 - 漂流2019-12-19感谢老师,虽然我今天才补完整个课程,并且其中几个章节可能需要 n 次回顾,但是这门课程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 我习惯看完整的东西,这门可也是上周才开始看的,所以并没有一直追更新,这会失去每章互动的乐趣,但得到了连贯的整体思路,这就是选择的一得一失吧。在看之前其实我一直担心课程与龙虎书一样让人无法看下去(我看了大概三章,在语义分析附近就放弃了),但这门课已经带我走完了整个编译过程,并且对每个子过程都有或简单或详细的描述和案例,这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曾经自学本科的计算机大部分课程以达到学会编程的目的,目前也在以编程为工作并以此为乐,玩编程的人好奇心都非常重,每每碰到不懂的地方都想把它挖掘清楚,比如看源码实现从框架一直追到 std 的各平台差异,从用别人的框架到自己实现并应用与公司的生产项目,而编译原理一直是心中的痛点之一,一直想搞明白这里面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实际上,不懂编译原理的我在很多地方已经使用了编译前端的技术,比如状态机、字符串解析等等。 写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但感谢必须再次提及,万分感谢。展开
作者回复: 谢谢你用心写这么多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跟你也有相同的感受。我们学计算机,本能的就想把相关的技术点搞透,否则就觉得是在糊弄自己。能把过去拦住自己的知识点啃下来,会很有成就感。 我和极客时间会继续在编译原理这个领域耕耘,产出更多的好内容,让更多同学收益!
3 - Geek_9c31342021-04-09老师能讲讲 Chez Scheme编译器吗 为什么设计的好
作者回复: 在Lisp的世界里,对Chez Scheme还是很推崇的。由于Lisp/Scheme很强的元编程能力,它可以用很简短的方式别的语言用很长的代码才能实现的功能,这是用它写编译器的优势之一。在《编译原理实战课》中,你可以看到Julia的前端功能也是用Lisp来实现的。 另外,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R. Kent Dybvig教授等人发明了一个叫做Nano Pass的技术,把编译过程分解成很多个小的Pass,每个小Pass只完成一项简单的事情,从而让编译器的模块化程度更高。这也是Chez Scheme中采用的技术。在https://github.com/nanopass/nanopass-framework-scheme页面,你能找到几篇论文。这几篇论文值得一读。 好消息是,Chez Scheme已经开源了,所以我们可以研究它的代码。 不过坏消息是,你要习惯看Lisp格式的代码才行。并且,虽然很多语言都受到了Lisp语言的启发,但Lisp本身的社区还是比较小,所以讨论Chez Scheme编译器的资料也就比较少。这使得我到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它。 不过,由于Chez Cheme完全实现了一个自己的后端,没有借助LLVM,所以在增加后端技术的见识方面,会有好处。当然,同样的还有方舟编译器的代码值得借鉴。
2 - brian2020-05-12懵懵懂懂看完全部了,感谢老师,让我入门了计算机核心地位的编译原理技术,期待老师出新作!
作者回复: 假以时日,从懵懵懂懂逐步会变得门儿清,技术能力也就会脱胎换骨。 下一季马上会推出,会去实际考察好多个编译器的具体实现,让理论和实践互相印证。
2 - milley2020-03-28感谢老师,第一遍了解一些概念,值得再刷二遍三遍
作者回复: 你能完整的刷完一遍,就很值得给你点赞! 如果多琢磨几遍,再动动手,你就要成为insider啦!
2 - 邙山2020-02-07科技是冰冷的,人是有温度的。 看了这文章能感受拳拳之心的跳动,共勉
作者回复: 共勉!
2 - 拉欧2019-12-13感谢老师,作为半路出家的半吊子程序员,这门课太超值了;话说我也看过《失控》,但对于能加入微信真是不敢奢求😁
作者回复: 谢谢肯定! 另外告诉你一个事情:我在厦门注册的一个公司名称,就叫“失控科技”。但后来发现这个名字太前卫了,包括在北京不允许注册这个名字,所以后面会改掉:-)
2 - FengX2019-11-27由于不是科班出生,大学里没有学过编译原理,对于龙书又有点畏惧,因而一直没去学。 老师的课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虽然头几节的课程内容,理解起来有难度,但我没放弃,多读几遍,并结合同学们的提问和老师的解答,最后弄懂了。之后的课程内容也没落下,不懂就多读多思。 最后,非常感谢老师辛勤的付出!很期待老师的下一节课!
作者回复: 为你的努力点赞!
2 - 李二木2021-08-08”学习技术的过程,是跟大师对话的过程“,很有启发的一句话。
作者回复: 对。当你觉得你的某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大师越来越接近的时候,你就知道你真的是进步了。
1 - 崔伟协2021-04-27看完这篇文章,一二季看完了,已成为golang compiler的contributor,有接近10个pr被merge了,当然我以前就有基础的,科班出身,老师的课对我帮助很大
作者回复: Great,优秀! 多积累一些经验,后面可以参与国内的编译器和语言项目!
2 - 尔冬橙2019-11-25老师,能不能加餐讲一下java和kotlin的编译技术上的不同?
作者回复: 嗯。在准备加餐的话题。你这个作为候选!
1 - 至今未来2019-11-24还没学完 谢谢老师o(^o^)o的细心分享讲解✺◟(∗❛ัᴗ❛ั∗)◞✺
作者回复: 也谢谢你用心参与:)
1 - 风2019-11-23好感动。。 不学的理由千千万万,学习的理由只要一条就够了。 感谢老师,不仅仅分享了知识,还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其实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知识本身并不宝贵,宝贵的是那些能让人奋不顾身地去追寻知识的力量,与其它课程不同,老师的课程里充满了这样的力量。
作者回复: 感谢读懂老师:)
1 - 写点啥呢2019-11-22感谢老师的一路指导,受益匪浅
作者回复: 希望你们学过这门课以后,不仅收获知识,同时收获强大的自信,以及摆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心态!
1 - 生生2022-12-09 来自浙江感谢 编译原理可以说是我个人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心结了 一方面是打心里明白这门课的重要性,非常想一窥究竟。 另一方面是真没找到好的中文材料(英文不太好 学起来太慢),看翻译的龙书、虎书都是云里雾里,不透彻。 老师的这门课真的是够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强烈推荐!展开
- 朋来先敬2022-11-25 来自广东还没看完,但是觉得这门课真的太好了,找了龙书和b站视频,发现都不如老师的课程。而且发现老师志向远大,一直致力推动中国编译技术发展,鼓励大家多为国家编译器技术努力!👍👍👍
- dll2022-07-28看完了,耗时快一个礼拜,很吃力,做了很多笔记,有些地方还看的迷迷糊糊的,今年或者到明年的上半年,计划把老师的编译原理实战,编写一门语言的课程和课后code,一块挨个刷一遍。然后再去有余力的时候看一看龙书,补充书本经典知识。谢谢老师领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