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 快门:你看到就能拍到么?
下载APP
关闭
渠道合作
推荐作者
05 | 快门:你看到就能拍到么?
2020-01-02 小麥 来自北京
《摄影入门课》
课程介绍
讲述:小麥
时长19:23大小15.52M
你好,我是小麥。
在第三四节课,我们比较完整地了解了光圈和镜头的基本知识。光圈当然很重要了,但在很多情况下,只调光圈是无法满足你对照片的期望和设想的。
比如,光圈已经被我们调到最大了,但乌漆嘛黑的屋子拍出来还是乌漆嘛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拍出来还是伸手不见五指;再比如,拍小动物,光圈已经调到最小了,已经没有景深问题了,就是说没有前后景的虚化了,我可以用景深陷阱抓拍了,但他们上蹿下跳跑来跑去,每一张照片虽然画面里的其他东西都是清晰的,就是那些不动的东西,但我要拍的不是它们呀,我要拍的是这个小畜生,可是我拍不好,我拍出来的都是他跑来跑去的拖影。
那这时候,就是快门的事情了。
我们之前提到过,光圈控制光的方法是控制通光量——孔开得大一点,能钻进镜头的光就多一点;孔开得小一点,能钻进镜头的光就少一点,但如果少了“时间”这个因素,光圈控制光线的作用就失效了。比如说,我可以让这个孔一直开着,开一万年,也就是说让相机曝光一万年,这样一来,光圈再小,也挡不住相机接收了一万年的光。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靠快门来控制相机睁眼的时间。
快门是相机里用来控制光线照射在感光元件上时间长短的装置,它挡在感光元件前面,它打开,感光元件才能被射进镜头里的光照到;它关上,就跟相机闭眼了差不多,感光元件就瞎了。换句话说,快门控制的就是曝光时间的长短。
单反快门的操作原理
按下快门,反光镜上翻,快门帘打开
光线照射在快门帘后的感光元件上
然后快门帘关闭,光线被阻挡在快门帘外
反光镜落下
按下快门,反光镜上翻,快门帘打开
光线照射在快门帘后的感光元件上
然后快门帘关闭,光线被阻挡在快门帘外
反光镜落下
快门有两种,一种就是我第三节课最开始提到的 iOS UI 的那种,叫“镜间快门”,还有一种,也是现在最常见的,叫“焦平面快门”,这个简单知道一下就好,目前不重要。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快门速度越快,等于一次快门帘打开的时间越短,等于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越少,等于曝光时间越短,等于画面越暗,也基本等于画面会更“实”,不容易出现被摄物的拖影,不怕手抖患者,不容易拍虚。
而快门速度越慢,等于一次拍摄的时间越长,等于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越多,等于曝光时间越长,等于画面越亮,容易出现被摄物的拖影,容易拍“虚”。当快门慢到一定程度,就会用到三脚架,如果不用三脚架,就需要传说中的“铁手”了,就是说,要把相机端得很稳,以避免拍虚。但“铁手”通常也就 1 秒之内铁,1 秒或更长的曝光时间,什么铁手也没戏,还是得三角架。
我们知道光圈用 F 值表示,而快门通常就是一堆分数。1/2、1/4、1/8、1/15、1/30……比如我现在用的 SONY α7RⅢ 基本可以一路分数儿到 1/8000,这指的是多少分之一秒,1/8000 = 八千分之一秒,计作 1/8000s,也就是说快门的开合时间只有 1/8000s。
除了多少分之一秒之外,等于或大于 1 秒的快门速度会被写成 1"、2"、4"、8"……这样一路到 30",然后相机上会出现一个“BULB”的提示,这个 BULB 我们后面会说到。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相邻的两个数值是 2 倍的关系,比如 1/8s 的下一档是 1/4s,1/4s 就是 1/8s 的两倍,所以如果我们把快门从 1/8s 调到 1/4s,这就叫调慢了一档快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等于是调高了一档曝光(因为 1/4s 要比 1/8s 慢,快门开合时间长了一倍,进光量自然就比 1/8s 多了一倍)。反过来,1/8s 是 1/4s 的一半,如果我们把快门从 1/4s 调回了 1/8s,这就叫调快了一档快门,同样的道理,就等于是调低了一档曝光。
注:以下部分主要讲述“步长”这一枯燥概念,不知道也不影响实际操作,如果你不感兴趣可以直接略过。
在胶片时代,由于胶片本身对光的敏感度比不上现在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所以快门速度都以 2 倍的比例分割。但现在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对细微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这就导致了快门速度也需要更加细致的切分。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再像曾经的胶片相机一样,与 1/8s 相邻的两个快门速度是 1/4s 和 1/15s,而是会出现 1/6s、1/10s 这样更细致的快门档。我们管之前 2 倍比例分配快门的方式叫“1 步长”,而现在的相机,基本都是“1/3 步长”。拿 1"和 2" 来举例子,这两档快门中间隔着的 1.3" 和 1.6",这俩数其实基本上就是把 1" 和 2" 中间的那 1 秒的时间分成三份,这样分的话,步长就是 1/3。
快门有步长,其实光圈也有步长,一般在一台相机上,如果快门的步长是 1/3,那么光圈的步长也是 1/3。我们在第三节课提到过很多光圈值,尤其是附录里,我选了 F1.4、F2、F2.8、F4、F5.6、F8、F11、F16、F22 这些光圈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邻的两档光圈值之间相差一档曝光,先不管这些数为什么是这些数,只单纯从数值上来看,相邻的两个数,他们基本上是 1.4 倍的关系。但就像 1/3 步长的快门一样,相邻两个光圈值的步长也可以变成 1/3,而不是直接就 1.4 倍了。也就是说,F1.4 和 F2 之间的光圈值可以变成 F1.4、F1.6(1.6=1.4+(2-1.4)/3)、F1.8 (1.8=1.6+(2-1.4)/3)、F2。因此,根据 1/3 步长计算可得,F1.4、F2、F2.8、F4、F5.6、F8、F11、F16、F22 的完整版应该是 F1、F1.2、F1.3、F1.4、F1.6、F1.8、F2、F2.2、F2.5、F2.8、F3.2、F3.5、F4、F4.5、F5、F5.6、F6.3、F7.1、F8、F9、F10、F11、F13、F14、F16、F18、F20、F22……F32……F45……F64。
常见的步长是 1/3,比较少见的也有 1/2 步长,原理是一样的,不再展开说了。
说回快门。快门快,我们可以拍什么?比如拍孩子和小畜生,比如拍各种运动,比如把倾盆大雨定格成满屏的水珠,比如把高速运动的子弹凝固下来。
Darren Jew
Unknown
Unknown
而快门慢,我们可以拍什么?比如夜晚街道上车灯的拖尾,比如星空的星轨,比如丝绸一样的瀑布和镜面一样的湖海,比如光绘,就是拿一仙女棒什么的在空中画个心写个字,相机能记录下你手里那个光源的整个运动轨迹。
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