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13 | PPT写作:怎么写才能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

13 | PPT写作:怎么写才能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极客时间

13 | PPT写作:怎么写才能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

讲述:安晓辉

时长16:55大小15.45M

你好,我是华仔。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晋升 PPT 的标准框架,这个框架里最重要的内容是自述材料,而自述材料总体的写作指导思想就是金字塔原理
根据金字塔原理,我总结了自述材料的标准模型,这个模型就像金字塔一样,中心明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一共包括 3 个层级。
顶部是中心主题,自述材料的中心主题很明确,就是向评委证明你的能力达到了目标级别的要求。
中间是论据,也就是你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确实达到要求的依据,常见的论据包括:你负责或者参与过的项目,你带过的团队,你负责的系统或者业务。
底部是 STAR,也就是 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 Result(结果)4 个部分。
接下来,我就基于这个标准模型,谈谈具体的自述材料写作技巧。

技巧一:把 PPT 当成提词器

很多人因为没什么演讲经验,担心自己因为紧张而忘记要讲的内容,所以就干脆把要说的话全部贴在 PPT 上。这种做法有两大坏处,一是满屏充斥的信息会把评委逼出“密集恐惧症”,二是会让评委在潜意识里产生“浪费时间”的感觉。
为什么评委会觉得“浪费时间”呢?因为他们看 PPT 的时候其实是在扫读,比你讲话的速度快多了,等他们看完了,你还没念完,这段时间就相当于一个“信息真空期”。他们得不到更多有用的内容,自然就会感到烦闷,有些评委甚至会直接打断你,说“不要再念 PPT 了”。
所以说,评委最不喜欢的就是照着 PPT 念。如果你在晋升答辩的时候踩了这个雷,会非常吃亏!
那么我们该怎么写呢?有效的做法是把 PPT 当成“提词器”,而不是讲话稿。换句话说,PPT 上面展示的内容不是给你念的,而是用来提示你要讲的内容范围的。
一方面是提示你自己,这一页 PPT 应该讲哪几个关键点,至于具体的详细内容,不用放上去,只需要从你的嘴说出来就行了。
另一方面也是提示评委,告诉他们你将要讲什么,这样评委就能够快速收集自己头脑中跟这些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一边听你讲,一边理解并形成初步判断。

技巧二:围绕能力要求提炼论据

论据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核心论据,和目标级别的能力要求强相关,并且能够让评委眼前一亮,一般需要提炼 3~5 项。
提炼核心论据是有套路的,你可以回顾一下第 5 讲的 COMD 模型,根据目标级别的能力要求去找相关的复杂度高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不确定性高、有一定挑战性或者创新性等,找起来并不难。
第二类是辅助论据,从侧面说明你的能力,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用太多,只要 1~3 项就行。
它的价值在于,如果你和另外一位申请者在核心论据上的表现差不多,但是你准备了辅助论据而他没有,或者你的辅助论据更加亮眼,那么评委很可能给你更高的评价。
整理辅助论据也不难,一些常见的辅助论据包括参加业界技术大会(证明自己主动拓宽技术视野)、在业界技术大会上演讲(证明自己有一定的业界影响力)、发表文章、出版书籍、承担一些虚拟组织的组长(比如学习小组和交流小组)以及参与开源项目等。

技巧三:用 STAR 方法来描述论据

提炼好论据之后,具体要怎么向评委描述,才显得有理有据呢?
经过摸索和实践,我推荐你使用 STAR 方法,也就是 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你可能在准备简历和面试的时候用过 STAR 方法,但其实它在晋升答辩的时候也很管用。
STAR 方法的具体介绍如下:
1. Situation(背景)
首先是描述事情的背景。注意,不要把项目 Word 文档里的内容直接贴上去,而是应该提炼 1~3 条关键内容摘要
比如某资讯类项目的背景是:
随着行业自媒体的发展,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内容涌现,如何让优质内容快速到达目标用户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么一大段话放到 PPT 上显然是不合适的,最好提炼为:
自媒体内容推荐
不过你在讲的时候,还是应该说“随着……挑战”那段比较长的话。
2. Task(任务)
其次是描述你在这件事情里面的角色和负责的任务。
这里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整个项目的任务写上去,因为评委关注的是“你在项目中发挥的作用”,而不是“整个项目有多牛逼”。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申请晋升的同学,他在介绍项目的时候贴上了系统架构图,然后花了 2~3 分钟时间来讲解架构。
然后评委问了一句:“这个架构是你设计的吗?
他回答说:“不是,我只是参与其中 XX 子系统的开发。”
结果,这部分讲解不但没有加分,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因为评委们认为他对自己的能力和职责认识不清晰。
3. Action(行动)
然后是行动,你要讲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展现了哪些能力,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你需要注意 3 点:
第一,不要把 Word 文档的内容直接贴到 PPT 上,PPT 只要展示你提炼的 3~5 个核心点就行了,其他内容得靠你自己讲出来。尽量用架构图、流程图、类图和思维导图等形式来展现,然后提炼几个关键内容用文字展现出来,其他详细内容自述的时候讲出来即可,有点像游戏中的那个梗“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我们不能编内容,而应该是“开局一张图,内容主要靠说”。
第二,PPT 上只要写“做了什么”,用不着写“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评委肯定会在答辩环节问到这一点,而且跟你进行多次的交流探讨。但是你无法预知评委究竟会怎么问,自述时间又很宝贵,所以不可能提前把背后的思考过程全都写上。
4. Result(结果)
最后是讲述事情最终的结果,这是最不容易写好的部分。
大部分人在这个环节犯的错误就是太“虚”,只有定性的描述,没有定量的描述。
正确的做法是 “虚实结合”,而且重点在“实”,所有事情的结果都应该围绕效率、效果、质量和成本这 4 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估

量化评估的原则

所谓量化评估,就是把要评估的内容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数据来呈现。
那么,要怎么做这个量化呢?根据我的经验,呈现的数据要遵循以下 3 个原则:
1. 先有基数后有比例
比例数值要有基数说明,因为只有把基数和比例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评估结果。
比如 A 和 B 两个项目都是“渗透率从 20% 提升到 30%”,其中 A 项目的日活用户是 1000 万,而 B 项目的日活用户只有 10 万,那么从评委的角度看,A 项目的结果和价值明显要优于 B 项目。
2. 用绝对值而不是相对值
比例数值要用绝对值而不是相对值,因为相对值很好的原因可能是之前做得太烂。
假设 A 项目是“渗透率提升 200%”,B 项目是“渗透率提升 50%”,单纯看相对值的话,肯定是 A 项目更好,但如果用绝对值来描述,结论可能就不一样了。
比如 A 项目是“渗透率从 2% 提升到 6%”,B 项目是“渗透率从 20% 提升到 30%”,那么从评委的角度看,A 项目的结果和价值就不如 B 项目了。
3. 将数值转换为“钱”
在前两个原则的例子中,我们都是单纯地根据量化数据的大小来判断结果,但实际上只做这样的对比是不够的。
就算 A 项目是“渗透率从 2% 提升到 6%”,B 项目是“渗透率从 20% 提升到 30%”,A 项目仍然有可能大大优于 B 项目。为什么呢?因为可能 A 项目的功能重要性远远大于 B 项目,或者 A 项目的渗透率提升难度远远大于 B 项目。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 3 条原则:要将数值转换为“钱”。这里的钱可以是收入、支出、成本和人力等。
比如 A 项目是“渗透率从 2% 提升到 6%,增加广告收入 3000 万”,B 项目效果是“渗透率从 20% 提升到 30%,增加会员收入 30 万”,那么从评委的角度看,A 项目虽然数值低,但业务价值明显更大。
当然,并不是每件事情的最终结果都能够转换为“钱”,所以这条原则只要尽量满足就行了,实在没办法转换的也可以不写。
在下面这个表格中,我举了一些通过量化评估实现虚实结合的例子,供你参考:
特别提醒一下,之前我一直强调,PPT 只需要写提炼出来的重点和关键词,详细内容要靠你自己讲,但展示结果的 PPT 是个例外,你一定要完整写出来。也就是说,你的 PPT 里不要写这个表格里“Result(虚)”这列的内容,而要写“Result(虚实结合)”这一列的内容。

分配页数的方法

我在上一讲提到过,自述材料的总页数是 10~15 页,所以单个论据建议不要超过 3 页,否则内容总量很容易超标。
那么对于一个论据来说,STAR 的 4 个部分,要怎么分配页数呢?一般情况下,你可以把背景、任务和结果放在第 1 页,然后把行动单独放在第 2 页;如果行动比较复杂,也可以分成 2 页,这样总页数就是 3 页。
如果某个论据真的特别牛逼,3 页确实不够,也一定不要超过 5 页。这 4~5 页 PPT 怎么分配呢?一般是背景和任务放第 1 页,行动放中间的几页,结果放最后的 1 页。
如果每个行动相对独立,没有什么关联,那么每个行动和对应的结果放在同一页来讲,这样能更方便地把行动和结果对应起来。
比如论据是 Android App 性能优化,行动 1 是优化内存,行动 2 是优化网络,那么优化内存的方法和结果放在同一页 PPT,优化网络的方法和结果放在另外一页 PPT。

常见疑问处理

现在你已经掌握了自述材料的基础写作技巧,但在实际写作的时候,你可能还是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让你不知道到底是写还是不写,或者不知道怎么写。
接下来,我就针对 4 个常见的疑问,和你分享一下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 1 个疑问是,业务背景很庞大,介绍起来很费时间,那还要不要先介绍一下业务背景呢?
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如果不介绍背景,一上来就讲具体内容,你担心评委理解不了;如果介绍背景,又要花很多时间,你担心评委可能觉得你啰嗦。
我的建议是,要介绍业务背景,但是要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介绍。
如果你要晋升 P8/P9,大概率会遇到跨业务线的评委,介绍背景能让他们对你接下来讲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这时,你可以根据产业链图对整个行业的背景做一个概要的介绍,时间控制在 1 分钟以内。
比如,你做的是游戏直播业务,可以借助下面这张图来介绍整个游戏直播行业。
游戏直播行业产业链图
除了晋升 P8/P9 的时候可以用产业链图来介绍行业背景外,晋升 P7/P8/P9 的时候都可以用业务大图来说明你负责的业务范围,这能让评委(无论是否跨业务线)对你的职责范围和所做事情的复杂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以支付中台为例,如果你负责的是会员中心,可以用下面张图来统一说明。
注意,这样的业务架构大图可以在 PPT 里展示,但是在讲解的时候,对于不是自己负责的部分,在整体介绍时简单带过就行了,重点放在自己负责的部分上。还是以这张图为例,我建议按照以下顺序讲解:
先整体介绍支付中台架构,从上往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大区块的基本作用,包括业务层、收银台、开放平台、13 个 XX 中心等。
点出自己负责的是“会员中心”,然后介绍会员中心的 4 个子项,每个子项最好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如果有评委问到其他区块,知道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也可以直接说“暂时没有深入了解”。
第 2 个疑问是,某个项目的技术难度很高,但是最终的结果不好,可不可以讲呢?
这里要分情况讨论。毕竟评委也知道,并不是所有项目都一定可以拿到好的结果,最终结果会受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
如果结果不好的原因是你不可控的因素,比如业务调整、市场变化、国家法律政策变化等,那么是可以讲的。讲的时候注意实事求是,不要掩饰也不要回避,分析结果不好的原因,说出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如果结果不好的原因是你自己导致的,比如过度设计、错误选型以及采取了虽然先进但是你还掌握不了的技术等,这类项目就不能讲。
事实上,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你是没有资格申请晋升的,早在前面的提名和预审阶段就应该被刷掉,不太可能走到评审阶段。
第 3 个疑问是,某个项目的技术难度不高,但最终结果特别好,可不可以讲呢?
我建议就不要讲了,因为晋升 PPT 自述材料的中心主题是向评委证明你的能力达到了目标级别的要求,而不是展示绩效。
比如你做了一个优化项目,把日志存储耗费的机器从 100 台减少为 20 台,结果似乎非常好,但这个优化项目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日志进行了压缩。评委看到的时候不会认为你的能力有多牛逼,只会觉得以前做得太差了。
第 4 个疑问是,做了 10 件事情,但是却没有 1 个特别出彩的,可不可以讲呢?
这时候还是得分情况讨论。
如果你负责的核心工作都是这个样子,那晋升就比较危险了,评委会认为你“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的不是核心工作,而是辅助类的工作,还可以补救。我建议你从整体上提炼亮点,比如从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担当等方面来展现,同时你需要提炼出一些对别人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或者教训。不过这不能作为核心论据,只能作为辅助论据。
比如你在 P6 阶段带了 5 个新员工,其中有 1 个甚至没有通过试用期转正,但只要不是你的原因,你就可以提炼出“新员工主力导师”这样一个论据,然后展现你带的新员工结果——“4 个转正,1 个不通过”,并且提炼出作为导师的 3 条经验和 2 条教训。其实这样的论据也是能得到评委的认可的,可以作为晋升加分项。

小结

这一讲我跟你分享了晋升 PPT 自述材料的写作技巧,指导思想是金字塔原理,核心技巧是 STAR 方法。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重点内容:
写作技巧主要有三个,一是把 PPT 当成提词器,二是围绕目标级别的能力要求提炼论据,三是用 STAR 方法来描述论据。
和能力要求强相关的核心论据要提炼 3~5 项,侧面说明能力的辅助论据提炼 1~3 项,每项论据一般不超过 3 页,特别牛逼的论据也不要超过 5 页。
STAR 的结果部分要做量化评估,通过数据来呈现,需要遵循的原则有三个,一是先有基数后有比例,二是用绝对值而不是相对值,三是将数值转换为“钱”。
特殊情况灵活处理,牢记一点,自述材料的中心主题是向评委证明你的能力达到了目标级别的要求。

思考题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最后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给你吧。就算你没有写过晋升 PPT,也一定写过简历吧。结合这一讲的内容,你觉得你在写简历或者晋升 PPT 的时候,踩过哪些坑呢?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21

提建议

上一篇
12 | PPT框架:标准的晋升PPT长什么样子?
下一篇
14 | PPT讲解:怎么讲才能让评委印象深刻?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24)

  • 周平
    置顶
    2020-12-29
    我掉进的坑就是: 做了 10 件事情,但是却没有 1 个特别出彩的。领导更多的认为我“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我思考后,发现是我的底层工作观就是这样的:认为做的事情多,我就认为是产出高,绩效高。但带来的问题是, 做的事情比较多,出彩的不多。而且实际上绩效并不高,还常常因为做的事情多,出的纰漏也相对多,反而给绩效拉低分数。 为什么会认为 做的事情多,就会绩效高呢? 这个应该是工作价值观的问题,我想不出是什么样子的原因导致了我这错误观的根源了,不过,这个不关键了。 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后面做的事情尽量件件出彩,而且通过做事情,要有个人的成长收获,做的事情少也没有关系。 那么,既然学到了晋升的标准,那就可以尝试"面向晋升PPT"工作。
    展开

    作者回复: 做的事情有量没有质在晋升的时候比较吃亏,但并不是说平时你就不用做那些出不了彩的工作,毕竟团队还是要干活拿绩效的,大家都不想干普通的事情那就没法运转了。 我的意思是平时工作的时候要有这个意识,要么把看似平淡的工作做出彩,要么有意识的找有挑战的事情来做。

    共 9 条评论
    47
  • kay
    2020-12-28
    老师,画系统架构图有啥技巧吗?总觉得自己画架构图画的不够好。

    作者回复: 1. 不要用UML画架构图,用PPT 2. 首先明确你要画的是部署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三者中的哪一种,不要在一个架构图中混着画 3. 颜色不要超过3种 4. 先画模块,再调整大小、位置、颜色这些

    共 2 条评论
    55
  • 圈圈gor
    2020-12-28
    遇到的坑: 1.罗列了相关度不高的事情; 2.只列事情,没有写结果或者产生的价值; 这篇文章完美解决上面的问题! 反思了下,最大的坑是自己,很多可以写上简历的事没有去做… 突然想,面向简历工作,好像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展开

    作者回复: 面向简历,面向面试是两个不错的自我审核和提升的方法。

    26
  • 好饿早知道送外卖了
    2021-02-19
    简历千万不要把引用的SDK每个一行的罗列出来,看到真的很减分。啥时候引用个SDK都算能力了

    作者回复: 应该说对某个SDK背后的技术有深入的研究

    4
  • H
    2022-01-05
    华仔,我有一个疑问:STAR中的T和A,就是任务和行动,我分不清二者的关系和区别,感觉任务就是行动。望解答

    作者回复: 任务 = 输出结果;行动 = 手段 举个打仗的例子:任务 = 攻下一座城市;行动 = 用火攻/围困/挖地道 举个项目的例子:任务 = 优化App启动速度;行动 = 采用延迟加载、模块化

    共 2 条评论
    2
  • 受超凡
    2021-07-13
    老师好,能普及下渗透率在软件行业什么含义吗

    作者回复: 一般指你的业务用户覆盖整个目标用户群体的比例

    2
  • 唐朝千寻
    2021-08-19
    华仔老师,你好,公司的人力标准模型有5个维度10个子项,那么晋升答辩的时候需要所有的维度和子项都提到么?如果只讲其中几个重点的,会不会因为没有踩到评分点从而导致丢分的情况?

    作者回复: 以前UC也是这种模式,答辩的时候也不会逐条来答辩的,如果你们的模型这么细的话,应该会给出具体的说明,例如5个维度中每个维度的要求是什么(类似了解、熟练、精通这种),核心的是哪几个维度,非核心的维度要求是怎么样的,这个可以和你的主管或者HR探讨一下

    1
  • 赵孔磊
    2021-04-27
    老师,述职报告写完了。但整体结构不清晰,觉着自己在金字塔运用方面不够熟练。老师有什么办法吗?

    作者回复: 找你主管把关

    1
  • Jeeffi
    2023-02-18 来自浙江
    对于p6 p7的基层业务开发而言,项目如果更多的是业务复杂度和业务收益,而从技术视角,很难有太多的复杂点或亮点,在ppt上有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感觉。但技术又是一项核心能力,该如何体现和展开呢,华仔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思路吗

    作者回复: 分类总结提炼,不是只有高性能高可用才是技术亮点,降本增效提质创收都是亮点

  • 饭米粒ʚિ🌚ીɞ
    2023-02-09 来自北京
    老师,平时负责的都是不怎么重要或者说老板不重视的事,给小组长也反馈过不过他也没啥办法,说只能等,这种局怎么破呢?这种情况持续半年了

    作者回复: 转岗 或者 换工作

  • Geek_8b7ac5
    2022-09-16 来自广东
    华仔,目前p5,之前晋升p6失败过,因为是b端业务系统,重业务逻辑,当时写的论据的是业务建模「业务复杂,体现模型抽象能力」、DDD企业应用模式代码实践「体现创新性」。再加上一个技术很厉害的大佬说p6就是要体现技术。想问下我之前的晋升的内容不算体现技术吗?还是说必须是系统性能优化、大数据量批处理这种才算是技术呢?非常困惑,期待您的回复,感谢

    作者回复: 晋升失败了,应该有人跟你沟通为什么失败呀,失败的原因很多,我没法给出你具体失败的原因。 技术并不是一定就是高性能高可用这种才是技术的

  • xing.org1^
    2022-09-13 来自广东
    我觉得我自己遇到最大的坑就是逻辑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开始写就没有大纲框架,会掉进自己思维的小胡同里疯狂考虑小细节。最后模拟讲完,听众不知道我要表达的是啥,我的挑战困难有多大,我最后的成果有多“值钱”。

    作者回复: 这是技术人员典型的错误和陷阱,特别喜欢讲细节,陷入细节无法自拔。可以通过平时写博客、给团队的人做培训来提升自己整体的表达能力

    共 2 条评论
  • 怀揣梦想的学渣
    2022-06-24
    文中提到的量化很有用,可以清晰展示个人能力,还能和别人做明显对比,有同事因为描述较为模糊,被领导第一轮就刷掉,但我深知他个人能力是强过我的。但我最后晋升了。不过我主动申请了这个同事和我一个业务团队,这个同事的工作能力很难在团队内找到一个十分对等的替代。虽然有比他强的,但是成本远高于这个同事。

    作者回复: 是的,不能说太虚的,评委没法判断

  • 知朋
    2022-06-02
    华仔好,有个疑问,如何在PPT中,通过STAR方法展示COMD的能力模型呢?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一个较好的关联关系?比如在做架构优化中,使用STAR方法应该如何反映出时间复杂度,规模复杂度,环境复杂度和创新度的,是都放在Actuon中提现出来吗?

    作者回复: STAR方法中的Task、Action、Result就是展现你的能力的呀

  • 恬毅
    2022-04-20
    感恩华仔老师,创业多年,现在想回到职场,结果面试技术面基本都能过,但是都卡在项目上,主要是很多做过的事情没有表达出来,看到这些章节,知道自己怎么表述自己的项目了,感恩

    作者回复: 创业的话其实项目应该都有不少,关键看怎么整理和表达,学习了专栏后尝试结合自己的经历实践一下,祝你好运 :)

  • ru
    2021-06-18
    1.老师,文中说论据包括:项目,团队,系统或者业务,其实就是对应我们说的技术,管理和业务是吗? 如果是,那么star原则更像是描述支撑项目的论点,描述管理和业务使用star作为论点,s和t不太清楚怎么写,最多也就写a和r,即使写了s和t,跟前边同一个项目的s和t不就重复了吗? 2、论点项目 中的action写法是参照第五讲comd能力矩阵吗,那不是跟论点管理和业务又重复了?
    展开

    作者回复: 1. 技术是一个大的范畴,项目就是你具体做过的事情,例如:你研究某个开源系统,这个就不能作为证据,因为没有对公司有用的产出;而项目就是你实际做过的能够为公司带来价值的事情。 STAR用来描述一个完整的项目,包括你在这个项目中的技术、管理和业务相关的关键信息。 2. 管理和业务怎么会重复呢?管理是你做过的管理方面的事情,业务是做过的业务功能

  • 赵孔磊
    2021-04-06
    老师,虽然知道整体思路是什么,但到具体的怎么写,就卡住了,怎么办?

    作者回复: 先写一版,然后迭代优化

  • bai
    2021-03-25
    对于效率、效果、质量、成本有点模糊,效率和成本感觉是一样的,提升效率不就是降低了成本吗,效果和质量好像也有点类似,对于什么是效果好像找不到具体的案例。能不能更详细解释下,或者举个例子

    作者回复: 提升效率不一定降低成本呀,比如增加6台机器用来搭建多套测试环境。我理解你说的,提升效率一般会降低人力成本,但是综合成本不一定降低。 文中的“提升用户留存率”就是业务效果,你详细看看举例的图表。

  • 小鳄鱼
    2021-03-10
    基本做的都是业务型的工作,用的都是通用的技术,感觉没有除彩色的地方可以写,这个怎么办?

    作者回复: 大家用的都是业界通用的技术呀,关键是要做的业务项目本身要有亮点。

  • Tiger5
    2021-01-05
    像技术架构演进,数据量很大的话单数据,有mysql替换为ES提高检索查询效率,易扩展。可以写成论据吗?感觉评委会挑战为啥一开始不直接用es。求指点,多谢。项目是新项目前期用mysql是为了验证业务。

    作者回复: 完全可以作为论据,就等着评委来挑战😂

    共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