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17 | 海绵学习法:怎么找到你的10000小时?

17 | 海绵学习法:怎么找到你的10000小时?-极客时间

17 | 海绵学习法:怎么找到你的10000小时?

讲述:安晓辉

时长12:59大小11.87M

你好,我是华仔。
上一讲我简要地介绍了自己总结的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而它的指导原则就是 10000 小时定律
10000 小时定律的走红,跟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有很大的关系。2008 年他在《异类》这本书里介绍了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教授的研究成果,并提炼出了这个定律,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 10000 小时的投入。

10000 小时定律意味着什么?

1. 成为专家需要 10 年

单纯说 10000 小时,我们可能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其实艾利克森在“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这篇论文中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时,曾经提到过一个 10 年定律
如果一个作曲家从 6 岁开始练习,那么他的第一个成名作品发表时间不会早于 16 岁;如果他从 6~9 岁开始练习,第一个成名作品会在大约 22 岁左右发表。
经过学者们的不断研究,10 年定律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证实,包括音乐、数学、网球、游泳和长跑等。
如果我们把 10000 小时换算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个定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平均一天投入 3 小时,一年投入 365 天,那么 10 年算下来就是 10950 小时。
所以,10000 小时定律意味着,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花费 10 年时间。

2. 5000 + 5000 不等于 10000

10000 小时定律所说的“成功”或者“成为专家”,是指在某一个领域,而不是所有领域一通百通。
所以专业聚焦对于 10000 小时定律的落地非常关键,如果你从 A 领域转行到 B 领域,而它们的差异又比较大的话,那么你分别在这两个领域投入的时间是不能累加的,相当于以前在 A 领域的积累被浪费掉了。
换句话说,分别在两个不同的领域投入了 5000 个小时的人才,在专业度上比不过专注在某一个领域投入了 10000 个小时的专家。所以,分清楚同一个领域和不同的领域是很重要的。

互联网行业的领域划分

具体说到互联网行业的话,典型的领域划分如下图所示:
(注意,这张图并不是完整的领域划分,比如“运营”和“测试”肯定也有各自的子领域,这里为了简洁地描述问题,只展开了“技术 - 开发 - 客户端”这条线作为例子。)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级领域有产品、运营、技术、项目经理和市场等;技术下面的二级领域有开发、测试和运维等;开发下面的三级领域有前端、客户端和服务端等;客户端下面的四级领域主要是 iOS 和 Android。
一级领域的技术和运营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二级领域的开发和测试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应该也是普遍共识。
但是,像前端和客户端、iOS 和 Android 这种,它们是分别属于两个领域,还是属于同一个领域不同的技能呢?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比如最近几年流行的“全栈开发”就提倡前端、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开发都要掌握。
那么,我们的 10000 小时到底是投入到哪个级别上才最有效果呢?是四级领域 iOS,还是要在三级领域客户端,又或者是二级领域开发呢?
我建议在三级领域这个级别进行投入。因为判断是不是同一个领域的方法,就是看面对的问题和采取的思维方式是否类似,至于工具本身,并不是区分的标准。
以客户端领域为例,无论是 iOS 开发还是 Android 开发,面对的问题都是如何在移动设备上做好和用户的交互,都需要考虑用户交互、App 性能优化和 App 生命周期管理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客户端和前端其实也可以算同一个领域,因为前端面对的问题和采取的思维方式和客户端其实是类似的。这也是现在很多团队提倡的“大前端”概念的原因,毕竟两者关注的都是“用户体验和交互”这个领域。
但是,服务端就很难和客户端归为同一个领域,因为这两个领域面对的问题和采取的思维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客户端关注的是用户体验和交互,服务端关注的数据处理和系统架构。这就和跑步很像,短跑名将博尔特可以参加 100 米、200 米和 4*100 米的短跑比赛,但是他不会参加 5000 米或 10000 米的长跑比赛。
在互联网行业发展,明确领域的边界非常关键。因为这将影响你的发展路线,是在某个领域投入 10000 个小时的专家,还是在好几个领域分别投入几千小时的多面手。
虽然多面手可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如果你想在大公司按照职级体系正常发展的话,专注某一个领域往往会更有优势。
当然,如果你已经达到了 P9 以上级别,必须要整合跨领域的技术来打造成熟的业务作品,那肯定是要在至少精通某一个领域的基础上继续跨领域学习的。

3. 工作时间外也要主动提升

刚才我们说到,10000 个小时相当于连续 10 年平均每天投入 3 个小时。
你可能会有问:“我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这样算下来,岂不是不到 4 年就可以成为大牛了?”
很明显,这是不太可能的。原因在于,工作中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做一些重复的事情,只是让已经掌握的技能变得更熟练而已,边际效益是越来越低的。所以,工作 1 个小时不等于学习 1 个小时。
这就像你练小提琴,每天都只练习《生日快乐歌》这个曲子,就算练 10 年也不可能成为专业小提琴手。你必须先练习某个难度的曲谱,熟练后再来练习下一难度的曲谱,这样逐步提升难度,最终才能成为专业的小提琴手。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要高效地提升自己,就必须不断地主动学习新的、复杂度更高的技能,等到工作中用得上的时候,抓住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练习,获得经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如此循环往复,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1 天的上班时间大约相当于 2 个小时的有效提升时间。当然,这个数值不是绝对的,对于不断拓展创新的工作,大于 2 个小时;对于重复性比较高的工作,小于 2 个小时。
因此,我建议你除了上班时间外,尽量保证每天能够有 1 个小时的主动提升时间。
平均每天 1 个小时,看起来好像不多,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互联网行业的人加班累成狗,感觉身体天天被掏空,周末又要通过各种娱乐活动放松自己,成家的还有家庭要照顾……总之,就是感觉钱总是不够,时间也总是不够。
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干脆就放弃学习了;也有的人意志力强一点,会强迫自己去牺牲休闲娱乐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但他们也很难坚持,通常都是三分钟热血,劲头一过就恢复了原样。

海绵学习法

那么,怎么解决时间不够这个问题呢?“海绵学习法”就是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我把这个方法取名为“海绵学习法”,其实是借用了鲁迅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海绵学习法的关键就是“挤时间”。它既不需要我们放弃所有的休闲娱乐,也不需要在累成狗的时候强行“打鸡血”逼着自己去学,而是让我们通过长期坚持的方式,达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就看看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挤出时间来学习。

早晨 30 分钟

首先,我们可以把起床的闹钟提前 30 分钟,比如原来 07:30 的闹钟可以改为 07:00。不用担心提前 30 分钟起床会影响休息质量,习惯以后,早起 30 分钟不但不会影响一天的精力,甚至可能反而让人更有精神。
早起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书,30 分钟基本上足够看完一本书的一个章节了。

通勤 2 小时

然后是通勤,大城市的上班通勤时间在 1 个小时左右,每天往返就有 2 个小时了。
你可以根据通勤方式选择对应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果做公共汽车或者自己开车上下班,可以听书籍和线上课程的音频;如果坐地铁,除了听音频,也可以看电子书和线上课程,要是有座位,还可以看纸质书。

上班第一个 30 分钟

刚到工位的第一个 30 分钟(或者开完晨会后的 30 分钟),这时候一般也没什么会议,也很少有人来打扰,大脑又是最活跃的时间,所以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不用担心这 30 分钟会影响项目进度,一天当中总会有其他事情浪费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比如不必要的会议、低效的沟通、玩手机摸鱼等。如果担心影响项目进度,你可以在别的事情上提高效率。

睡前 30 分钟

大部分人在睡前都会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来放松自己,比如玩游戏、追剧、看电影、刷短视频等。对于忙碌了一天的劳动者来说,适当的放松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必完全放弃这些活动,只需要从中挤出 30 分钟就行了。
比如少玩 2 局王者荣耀,30 分钟就挤出来了,从整个赛季来看,完全不会影响你的段位;少看一集电视剧,也能够节省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至于少刷 30 分钟的短视频,就更加没什么影响了。

周末 2 小时

大部分人周末都会安排一些耗时很长的活动,比如购物、逛街、聚会、看电影、旅游和睡懒觉等。只要你有意识地挤时间,很容易就能挤出 2 个小时,比如购物、逛街和聚会的时候控制时间、早点回去;减少一些“无效社交”的时间;旅游的时候做好时间规划;本来准备睡 10 小时懒觉,改为睡 9 小时……

关键还是意志力

这些方法对你原来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小,但只要长期坚持,积累的时间规模和个人的成长速度都是非常可观的。我通过这种方式,一年阅读的非技术书籍可以达到 80 本以上,技术相关的书籍可以达到 20 本以上。
当然,这些方法仍然需要我们稍微克服一下人性的弱点,只是用不着“头悬梁锥刺股”这样夸张而已。但是如果你连少打一局游戏、少刷一集剧这样的意志力都没有,那么无论多么有效的方法对你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小结

这一讲我跟你分享了如何将 10000 小时定律具体落地的第一个关键方法:海绵学习法。通过海绵学习法我们可以做到既不对工作、家庭和休闲有较大影响,又能够保证足够的时间来提升自己。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一讲的重点:
按平均每天投入 3 小时计算,10000 小时定律意味着,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花费 10 年时间。
不同的领域,面对的问题和采取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投入的时间是不能叠加的。
上班时间不能直接等价为有效的提升时间,我们每天下班后还应该主动投入 1 个小时来学习。
海绵学习法不需要完全放弃休闲娱乐,也不需要强行打鸡血,只需要稍微克服一下人性的弱点,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挤时间的来源包括早晨 30 分钟、通勤 2 小时、上班第一个 30 分钟、睡前 30 分钟和周末 2 小时等。

思考题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给你吧。分析一下你目前每天的时间分布,你觉得自己可以从哪些地方挤时间?大约能挤出多久?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30

提建议

上一篇
15 | 答辩技巧:回答评委提问有哪些技巧?
下一篇
18 | 三段分解法:怎么利用10000小时成为大牛?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45)

  • Jxin
    置顶
    2021-01-04
    1.首先,同意华仔的话。用好这些时间,保持日拱一卒,进步是非常客观的。我坚持了差不多四年,深有感触。不过我称这些为暗时间(一般会被浪费的时间,虽然它在走但没啥价值也没啥印象)。 2.前两年 a.通勤3小时全在学习,一开始只能看视频,后面书和音频都能看下去,甚至得在车上注意力才能很集中。(不要仅通过音频学习技能类的新知识,纯音频只适合一些理论且自己比较熟悉的玩意)。 b.午睡前半小时,中午抽半小时学习已经是极限。 c.睡前一小时,一般11点上床看书到12点睡。这有助于睡眠。碰到感兴趣的经常会熬夜到1-2点。(非闲书,一直都是软件技术,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类型的书) d.周末基本就动手实现一些玩意,工作日学习,周末落地。 平均下来,保证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平均一天能学习6-7小时 3.最近 a.通勤一小时,走路上下班(为了活得久点),大部分只听音频,所以学的都是相对比较轻松的,比如咱们这个专栏。 b.午睡前半小时。 c.睡前半小时。坚持的很艰难。毕竟小孩有了,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学习效果很不好,能学习半小时已经极限,再长感觉也是在神游。 d.周末,有时能抽时间搞些玩意,大部分还是处理杂事睡懒觉。 e.早上干活前刷半小时功课。 平均一天三小时吧。 总结,年龄越大,身体和琐事也会进一步压缩有效学习时间。安逸使人懈怠。一旦破窗坚持就开始变得艰难。
    展开

    作者回复: 你太厉害了,我都没做到过平均一天6小时,我还要打打游戏换换脑子,学习时间太长了我感觉学不进去,这个可能和个人有关系。 年纪大了时间会减少,不要勉强自己一定要达到每天3~6小时,一天能坚持1小时,积累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72
  • Harvey
    2021-01-04
    你好,华仔 先总结这节课程我的想法 1.关于10000小时这个概念,我第一次听说是看《异类》这本书,后面又阅读了艾里克森的《刻意练习》。其中我更关注的是刻意练习而不是10000小时。其实在低水平的重复10000小时是达不到专家水平。但刻意练习确实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我很赞同华仔说的,长时间的练习确实是掌握一个技能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10000小时。 2.关于时间管理。我以前也研究过如何做时间管理。比如时间日志,番茄钟,GTD,碎片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提升意志力,精要主义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3.对于碎片化时间华仔讲的很好,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体系)的技能。如果能力很强还可以在碎片化时间更高效的利用。比如 碎片化1分钟,5分钟,30分钟分别可以干什么。把任务拆分成碎片化的时间。这种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执行力和时间管理的能力才可以持续做到,初学的时间管理者可以了解。但碎片化时间管理的前提也需要把整块时间高效利用,否则就是芝麻(碎片化时间)与西瓜(整块时间)的区别 4.其实最重要的也是华仔说的,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长期学习的习惯,不一定非得每天都学习,可以一周5天。另外如果前期没有做过时间管理,先不要步子迈的太大,可以每天30分钟,到1小时在到1.30小时。
    展开

    作者回复: 总结的很好,点赞👍。 我也试过番茄钟,但是感觉被闹钟打断来切换任务,不利于效率,我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的时候,都习惯一旦进入心流就尽可能的集中一段时间。

    共 3 条评论
    16
  • Geek_pingan_zc
    2021-01-24
    1.通勤1小时看专栏; 2.晚上在公司加班1小时看视频学习; 3.周末会针对这周学习的内容画思维导图总结。

    作者回复: 每天2小时坚持下去,收获会很大

    13
  • m
    2021-03-23
    我挤出来一小时,看了好几篇文章了,不过我感觉睡一觉我就忘了我看啥了,hhh

    作者回复: 记忆分为两类:显性记忆,隐性记忆。 睡一觉就忘记了,只是你主动去回忆,回忆不起来而已,这就是显性记忆; 但是如果有某个关键场景或者关键词提醒,你就能想起来一些了,这就是隐性记忆。 只要你看得多,多次看到类似内容,就会变成显性记忆,同时隐性记忆也会积累更多,所以不要担心看了没用,看多了肯定会有用

    11
  • 2021-01-13
    少刷点抖音

    作者回复: 抖音和游戏是时间黑洞

    共 2 条评论
    10
  • test
    2021-01-06
    iphone地铁没信号,通勤半个小时看专栏,中午没午休习惯刷半个小时题/专栏,晚上会特意空出一两个小时看书/专栏不过最近状态比较差。平均一天两个多小时吧,坚持到现在一年半。

    作者回复: 已经很自律了,当状态不好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可以适当休闲一下,大脑也需要休息。 另外,可否谈谈这一年半的收获?

    8
  • liucy
    2021-01-06
    我觉得学习最关键的不是如何挤时间,如果想提升自己怎么都会又一套属于自己的挤时间的方法。 最关键的是意志力,这个才是难点和核心

    作者回复: 两者结合才能有效果,很少有人意志力非常坚定,能够心无旁骛的长期坚持每天投入几个小时的。 不要挑战自己的人性,因为往往都会失败 ! 其实我也打游戏,王者荣耀是巅峰赛1500分选手 :)

    6
  • 一兵一卒
    2021-01-04
    上班通勤30分钟 下班通勤30分钟 睡前30分钟 上班第一个30分钟 周末1~2小时 早晨30分钟通常都被我赖床赖没了,特别是冬天
    展开

    作者回复: 冬天的早上,我现在都是在床上看极客时间专栏,哈哈

    5
  • Kvicii.Y
    2021-04-22
    为什么可以读到这个数量的书籍,都不是精读吗?我看技术类书籍(通常是原理类的)很慢,这也导致了我看非技术书籍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的强迫记忆,这是不是个坏习惯?其实还有一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就是重复,我重复了N遍一些其他的专栏和学习资料,强化了记忆,以至于在没有笔记的情况下依然记得十分清晰,番茄时长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这代表了我的时间分配,当然前提是只要预估好时间

    作者回复: 看书应该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而不是背住所有细节,细节在需要的时候去查就可以了,经常用到的细节你自然就会记住了。 你这种看书方式,有点像死记硬背,效率很低,如果你想晋升到高级别,需要技术宽度和广度的时候,你的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够用。

    3
  • 小飞同学
    2021-04-12
    一年真的可以读完80本书么?我现在每天坚持早晚2小时看书,感觉都很难看完 例如说Mysql技术内幕之类的。大佬有书单看看么?

    作者回复: 80本全部是MySQL技术内幕这种那还是有点难度,我看的包括技术的、管理类、心理学、历史。人文社科等,书单我找个时间整理一下,作为加餐发出来

    共 2 条评论
    3
  • 星点
    2021-02-26
    以前也了解过10000小时定律,看过一些学习和时间管理的方法,但一般都是昨天看完计划明天试试,结果到了明天就忘了。 技术方面的文章每天都在微信公众号和技术论坛上面看,一些能看懂,一些看不懂,还有一些跟岗位没什么关系,但到头来只是当时了解了,过了几天或者几周后就忘的差不多。 所以我的问题可能是 1.比较懒,看到相关的文章没有去实践一遍 2.没有构想知识体系。对学到的知识没有进行系统整理学习,导致看完技术文章后不知道该怎么用起来,然后纠结的过程中因为工作自动忘记了。 3.时间利用的比较混乱。没有规定自己学习时间,导致时而有空就学习,时而有空就耍抖音。
    展开

    作者回复: 第2点:尝试写文章和给别人培训,可以帮助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第3点:养成习惯,我现在几天不学习就觉得失去了些什么 :)

    2
  • 拙言
    2021-01-21
    上班通勤1小时 下班通勤1小时 晚上8-10点两个小时比较专注的时间 晚上10-11点有其他事情干扰效率不高 以前学网课,为了学而学,没有输出感觉白学了。 去年开始以考促学,系统架构师(过),PMP(备),高项(备) 不过总体来说周围的人评价我技术挺高,但是我自己感觉其实没有系统的学习,给答案选择,或者解决问题很轻松。但是自己输出总是没有套路 目前这么学了4年了,以前学的知识基本只有印象了。 希望学过之后能总结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学习方法论。
    展开

    作者回复: 尝试学一些方法论,而不是一直学具体的技术。 例如DDD,微服务,我的架构专栏《从0开始学架构》,我的编程书籍《编程的逻辑》,这些都是讲方法论的,将具体的技术提炼成模式,将多项技术穿起来形成系统的方法论

    2
  • 奇小易
    2021-01-16
    收获,自己对工作维度的终极目标的理解是精专。但是这个过于抽象,再具体一点的问题就是在哪个领域要达到精专。这个领域的划分自己就没想明白,自己这方面没有系统的考虑过。现在至少获得了一个可参考的答案,感谢老师分享。 分享自己当前对时间管理的看法,老师本节分享的内容应该算是挤时间的技巧,是how层面的分享。我认为时间管理光解决技巧层的问题是不够的,应该要深入到更加底层的问题,这些问题属于why层面。 例如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学习?人为什么要学习?因为人没有所谓的终极目的(所有人都该去达到的目的,别人设定好的目的),只有完成自己所设定的目的。搞清楚自己的目的之后,一切的行动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那么那个时候的时间管理就是围绕自己的目的去做事,技巧层面可以无穷无尽,自己也可以为此创造无数的方法,为了目的不择手段,那时候时间管理可能才真的能长期有效的发挥作用,这是我理解的理想情况。 感谢老师分享。
    展开

    作者回复: 前面有读者分享了一个为什么要学习的好想法:面向晋升学习 :)

    2
  • tim
    2021-01-16
    华仔您好,我的主管经常给我设置不同的目标,一会是要掌控细节,过段时间又提醒要有大局观不要太细节,一边说要注重技术,过不了多久就要注重业务产出。 这导致我经常不知道怎么排好长期学习的优先级。 这种情况怎么办?

    作者回复: 这可能是你主管本身就没有系统的理解和规划,遇到问题就提一个意见。 首先,你需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个自我综合评估,然后形成初步的结论,例如,你现在的能力大概对应的级别,具体到某个级别里面的“基础、熟练、精通”哪个程度 然后,你再找你的主管聊聊,明确指出他有时候要细节有时要大局让你感觉很混乱,请他明确半年或者一年内对你的想法和期望;然后你核对一下主管说的和你自己的评估差异在哪里,进行深入的交流 第三,如果交流能达成一致,那么你就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然后跟主管确认;如果交流不能达成一致,那就让主管明确告诉你半年内要提升的核心能力。 第四,半年后再次和主管交流,重复按照前面的三个步骤

    2
  • Monday
    2021-01-12
    时间不是我最大的问题,高效率和深度才是 2020年单在极客时间累计了700+小时,主要包括通勤、午休20分钟、晚上1小时、睡前一般看看非技术书籍、和自己协商好工作日不打农药。 但是还是觉得2020收获一般,效率和工作上没很好的使用上
    展开

    作者回复: 先用链式学习法和比较学习法学精几个

    2
  • jxs1211
    2021-01-06
    昨天,做了3道算法题,花了2个多小时,感觉不在状态

    作者回复: 看来你的时间还比较充裕 :)

    共 2 条评论
    2
  • Hero
    2021-01-05
    华仔,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P9年终总结的模板?

    作者回复: 你是说公司的工作汇报总结还是个人的? 如果是公司的,具体的文件因为保密原因是拿不出来的;但总结汇报的方法我会在后面有一讲介绍。 个人的总结写的比较简单,一般就总结一下做成了那些事情,那些计划了但没做

    2
  • do it ,now
    2021-01-04
    早起半小时 上午半小时 晚上半小时

    作者回复: 如果你要落实下来,需要细化一下,晚上半小时具体是刷剧、刷短视频、打游戏还是什么时间?

    2
  • 逆风阿煜
    2021-04-28
    六点半早起有一小时,饭后休息有半小时,通勤两小时,睡前半小时。 华仔看书好高效,应该有一些高效阅读的方法吧?或是脑子接受信息比较高效~ 我测过,社科类书籍我平均要10H左右一本,也就是大约一周看一本,一年抵死也就48本,更不用说还要看技术类书籍,还要刷题,还要看看源码,还要自己写点东西,还要打球,还要陪陪家人,还要和朋友聊聊天,还得想办法谈个恋爱...

    作者回复: 我开始看书也看得慢,后来就看的很快了,原因在于积累多了,学习就是一个联想和类比的过程,你积累的越多,学习的越快,无论是技术还是非技术的。 例如,你看完《思考,快与慢》后,再看其它相关心理学、概率学的东西,很多案例和论点都是一样的,这样看起来自然就快。 例如,你看了《UNIX网络编程》后,看netty等就会很快

    共 4 条评论
    1
  • InfoQ_3906e8b6c95f
    2021-04-25
    现在: 工作日上下班通勤做地铁90分钟,看视频听音频看技术公众号学习 睡前40分钟继续学习 周末写个小demo验证学习 未来 每天早起半个小时,背一篇英文短篇,提高英语口语
    展开

    作者回复: 如果是为了找工作,背英语已经作用不大,现在外企不行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