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用户故事 | 成为面向“知识库”的工程师

用户故事 | 成为面向“知识库”的工程师-极客时间

用户故事 | 成为面向“知识库”的工程师

讲述:正霖

时长10:26大小9.53M

你好,我是 pedro,目前是一名后端小研发。
很早的时候,就收到了小编的邀请,让我来写一写用户故事。但是因为我手上有很多事情,这事儿就被耽搁了下来,所以导致这篇小故事迟到了很久。
虽然是在操作系统这个专栏下,但是我不想受到领域的限制,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和收获,真诚地和你说说话,唠唠嗑,吹吹水。

学习思路

你自己知道你需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能来这里学习的人,大多数都是希望提升自己的小伙伴,我也和你们一样,都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好书这么多,视频这么多,专栏这么多,博文又这么多,我缺的真的不是资源,而是时间!
几年前,我想要提升自己的心态十分迫切,在 B 站上收藏了 N 多视频,在浏览器主页上收藏了 N 多博文,也买了很多好书和极客专栏。然而,这一堆接着一堆的东西,让我感到焦虑和茫然,实在是太多了,我哪里学得完呀。
而且我还时不时接到各式各样的推送,告诉我:你要学习数据库,这很重要;你要学习编译原理,这很重要;你要学习这个框架,面试必考;你要学习这个技术,工作必备;你要学习如何看画,审美很重要;你要学习如何读诗,远方很重要……
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哪能学这么多?即使是时间管理大师罗志祥也办不到。我们不妨仔细想想,这些东西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可能很重要,但是对我们来说,我觉得辨识力最重要,知道你自己需要什么,才最重要!
什么都舍弃不了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
这是《巨人》里面有名的金句。我之所以放到这里和你分享,是因为我觉得把这句话放在学习上同样很有效。
聊到这里,我想说说我自己的学习思路,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二八定律,80% 的功利主义,学对工作最有帮助的,20% 的情怀主义,学自己最感兴趣的。
结合你自身的工作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那么几门去开始学习,不要贪多,不要把买了就当成学了,用这样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以我个人为例,我自校招入职以来,主要在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但也没有放弃个人兴趣。这里我把我正在学习探索的方向整理成了一张导图,也分享给你做参考。
我的学习二八法则
在我看来,功利主义和情怀主义二者并不冲突,相反二者是相得益彰的,可以共同帮助你成长。因为工作以后,解决工作问题是最主要的事情,所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上面是值得的,这属于功利主义。
但是,工作内容并不一定只是为了解决工作问题,在工作中也可以找到有趣的事情。比如 Go 语言底层的调度实现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可以本着情怀主义来学习,但同时在未来这部分知识又可以帮你解决更多的工作问题。
其实我也是出于情怀来学习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可以说是打开技术底层大门的钥匙,一方面可以开拓视野,另一方面恰好也能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学习方法

输出是学习的最佳途径!
光有学习思路是不够的,我曾遇到过这些问题:一个 Bug 遇到了两次,可是每次都得去 Google 上搜,下次遇到了还是忘了。或者明明看了相关的视频,可是一到用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只记得几个名词。
你看,明明花费了时间,却收获极小,这会严重打击我们的学习积极性。究其根本,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学不到东西。
几年前,我刚步入这行的时候,由于原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每次都是对着黑框框终端一顿操作,遇到问题到处百度(后来才转向 Google),虽然稀里糊涂地解决了问题,可是下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又得再百度,知识毫无积累,水平毫无提升,成了名副其实的面向“浏览器”工程师。
后面,我发现记笔记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对知识的熟练度。
因为在记笔记的过程里,我们会思考步骤、流程的合理性,重新审视这个知识点,同时记笔记也需要我们在内心里面揉碎这个知识点,加以消化,然后重新写出来。这是极佳的思考和输出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你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经过了自己大脑的“解码”和“编码”,学习自然就会变得高效起来。
我记笔记最开始使用纸来写,但是效率太低,容易丢失;再后来,我学会了 Markdown,开始在 Markdown 上记下自己踩坑的过程,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可是很多时候我一会儿在笔记本上,一会儿又在台式机上,也有时候我需要和别人分享,甚至邀请别人一起来协作记笔记,于是我又将记笔记的地方转向了云端,开始使用石墨文档。
石墨文档支持多人协作,而且个人就算多 PC、终端也可以登录,很好地解决了我的问题。下面附上我石墨文档的桌面截图,也推荐你使用。
我的石墨文档
慢慢地,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积累,因为输出是更深层次的理解过程,很多坑点,我都能记下来,下次直接解决,即使遗忘了,我也能搜索自己的笔记。渐渐地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知识库。从面向浏览器工程师变成了面向知识库工程师。这样的成长蜕变绝非朝夕之功,但我相信点滴的积累,终会聚沙成塔。
当然记笔记只是输出的一种,你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比如技术分享,和同事、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甚至给专栏留言。这里我就不得不骄傲一把了,操作系统专栏每一个小节,我都认真阅读了,思考和回答了问题,并且做了输出——留言,所以这个专栏让我收获巨大。你也可以借鉴!

收获

技术能力应该是最基础的收获,收获更多的应该是生态!
开始时,我把学习和工作的目标定为提升技术能力,一路坚持下来,我的技术确实有了进步,但是我更大的收获是生态。
这个生态可能你不太理解,我来详细解释一下,我把因为学习和工作而结交到的朋友业务理解商业模式思考方式等等统称为生态。
拿这个专栏来说,我重新对操作系统进行了梳理和复盘,把很多原来一知半解的知识彻底弄懂了,这只是第一层的收获。
更上层的是,我认识了大佬东哥(作者)和他的一些朋友,可爱又有责任心的小编 Sara,人美心善的小运营洁仔,还有一堆天天在群里吹水的小伙伴,他们在群里分享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我也订阅了好几个公众号。
我们因为这个专栏而认识,我们志同道合,我们一起努力来完善这个专栏,用反馈去给专栏增值,这个因大家一起努力贡献而组建起来的生态,才是我本次最大的收获。
我希望你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不要仅仅着眼于技术本身,而是要试着切换视角,跳脱出固有的框架,并且尝试鸟瞰全局,这样你才能收获更多。同时也建议你把专栏当作学习交友的平台,希望你能在本次专栏的学习中能够与我们成为好朋友,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除了课程正文的干货,我总是能在课程留言区发现惊喜。其实我们才是专栏真正的主人,也是专栏增值的核心力量,专栏是我们跟作者共同的作品。
还是拿我自己来说吧,加入专栏成为助教后,我的学习激情一下子就“膨胀“了。认真学习专栏不仅仅只是兴趣,还有责任感与使命感,仿佛不追完就觉得白来了一趟。也正因如此,我才能收获如此巨大,相信你也可以。

写在最后

今天的分享,我从思路、方法和收获三个方面跟你聊了聊学习这件事情,下面我来谈一谈我对操作系统的看法。
操作系统是我个人认为最应该掌握的计算机必修课!因为我们的每个程序、每个应用以及每个服务都跑在操作系统这个地基上面,可以说现代互联网完全构建在了操作系统上。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集大成者,是架构的极致!无论是 Windows、Linux 还是 macOS 都有几百万行代码,在保证高效运行的同时,又能将各种能力通过开放接口提供给我们,这是优良架构才能带来的能力。
东哥将操作系统的精华浓缩,并将其实现为 Cosmos,用专栏的形式提供给我们,让我们有机会去一睹操作系统的风采,去汲取最有营养的养料,让你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路上少走弯路,少走弯路就是走捷径。
希望每个看到这篇用户故事的小伙伴,重新拿起这个专栏。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行了十里就落下了,专栏行程虽然过半,但仍然可以赶上,大家,加油!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20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37

提建议

上一篇
大咖助场|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下一篇
用户故事 | 操作系统发烧友:看不懂?因为你没动手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8)

  •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021-07-19
    东哥能不能最后出一期总结,从宏观上把各个源文件之间的层次关系讲讲,现在看源码有点儿吃力

    作者回复: 你看课程中有啊 写代码时都会告诉你们建立相应的文件

    2
  • springXu
    2021-07-16
    哈哈,留言提问题。 操作系统实战第二课看到您的留言,软盘是怎么做成的。能给个链接吗? go语言的底层知识有推荐课程吗? 另外笔记可以分享不?

    作者回复: 这是学习操作系统的

    共 2 条评论
    1
  • haha
    2022-11-11 来自湖北
    学到了!感谢分享👍

    作者回复: 感谢支持

  • MiXiGe
    2022-03-23
    金山文档也可以做到

    编辑回复: 条条大路“通罗马”,用顺手了都能提升学习效率,便于复习回顾。

  • Pure
    2021-08-20
    核心就俩字:输出

    编辑回复: 思考加输出,形成良性循环~

  • 冷白染
    2021-08-17
    喜欢胡适的这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学习硬核知识也是这个态度,首先要打破自己畏难畏险的心魔。

    编辑回复: 感谢留言,是的,循序渐进,功不唐捐,加油加油~

  • 森林
    2021-07-16
    抓住重点,刻意练习。

    编辑回复: 没错没错~

  • 喜欢吃鱼
    2021-07-16
    写得真好啊,感谢!

    作者回复: 也欢迎 老铁写一篇

    共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