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04|淘宝消防队:真正最优秀的程序员不应该是英雄

04|淘宝消防队:真正最优秀的程序员不应该是英雄

04|淘宝消防队:真正最优秀的程序员不应该是英雄

讲述:正霖,叶芊

时长23:12大小21.20M

你好,我是叶芊。
 
上一讲我们简单聊到毕玄进淘宝后做 HSF 的经历,以前他做网站访问量 10 万不到,上来一下到 200 万,再直接跳到 1 亿,他的心情也从“信心爆棚”直接跳到了“上线爆雷”,毕竟刚转正就让公司出了严重故障,他表示压力山大,但是自己心态还行。
 
今天我们接着他的经历聊,当时在淘宝他还有一段相当有趣的经历——淘宝消防队,在这里他锻炼了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也结识了阿里的知名大神多隆,但是在采访中他却说这种机会对公司来说其实是个恶性循环。
 
为什么他会有这个看法?淘宝消防队的经历对他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开始今天的对谈。
 
极客时间:看你的经历,HSF 做完你就去淘宝消防队了?
毕玄:不是,淘宝消防队是一个插曲,就它是个民间组织。因为 09 年淘宝经常出问题,出问题以后,当时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人去解决。
以前我们就一个系统,如果出了问题,大家都会去看看是不是跟自己相关,但是我们在 09 年以后有 100 多个系统,大家都觉得如果出问题了,肯定不是我的问题,所以就没有人查问题,导致那段时间很糟糕,客服感觉明明有很多用户在投诉,但技术这边反馈很慢,都不大去解决,就很混乱。
后来我们运维线有一个人很不爽,就拉了个群,这个群的名字叫“消防队”,群里拉了一些我们觉得愿意去解决问题的人,后来只要出问题,这个群里的人就会去解决。
极客时间:噢没有组织上的约束,那这些人确实没有责任必须要处理问题。
毕玄:没有。只是这帮人觉得问题老没有人解不好,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这帮人比较喜欢解问题,有这个爱好,以前你想解也没有问题,现在你一进这个群简直了,只要想解,问题一直有。然后我们就有一帮人进了这个消防队。
这个群以前有个默认规则是:不允许 M 线的人进来。阿里是 P 线、M 线,M 偏管理。后来有一个副总裁不小心被拉进来,但很快就被踢出去了,然后他就问为什么要把我踢掉?我们说因为解决故障的时候不需要你,解决故障的时候需要 P 线的人,而不是 M 线的人。他也很无语。
极客时间:副总都能直接踢吗?这个操作挺勇的。
毕玄:这个群慢慢大家都知道了,因为大家发现只要反馈给这个群,问题是会被解决的,就形成了效应,加上又没有官方组织。可能半年多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群被更多的高层知道了,因为我们最早说一不允许 M 线,二要低调,最好没有人知道这个群的存在,尤其高层。因为我们要操作生产环境,理论上肯定是有点违规性质的,权限会过大,所以我们也不想太高调。
但被知道了以后,在淘宝年会上,公司临时决定要给这个虚拟组织颁奖,好像是总裁特别奖之类的。我们就突然被通知你们的群得了个奖,颁的时候我们印象都很深刻,因为是临时的来不及订奖品,就从现场,当时在黄龙体育中心,找了一个灭火器,颁给了这个消防队,然后颁奖的时候还跟我们说,等会儿下来,记得把这个灭火器还回去。
极客时间:所以是给了虚拟团队一个虚拟奖。
毕玄:就是给一个荣誉,我们都笑死了。
后来公司知道了,觉得不能靠虚拟组织,这个事情还得官方化,所以成立了官方的消防群,那就不一样了,进群的责任有一条就是处理问题。但尽管有官方了,我们有少数几个人被列在了某个名单里,那个名单里的人被特批拥有全部权限。但这是因为我们过去做了很多事情。
反正当时对我来讲挺好的,借机学了很多怎么解决问题,而且多隆也在里面,我跟多隆就是那样熟起来的。以前我只知道他很神,但不知道哪里神,但在消防队我充分感觉到了为什么,很多问题很难被解决,但多隆基本都能解决,而且几乎横跨所有领域,这太夸张了。
极客时间:这种解问题也是非常锻炼人的机会吧?因为我看你写自己的技术成长过程,总会提到在淘宝消防队的这段。
毕玄:因为这是个训练。我后来跟多隆总结出来就是“卖油翁,唯手熟尔”,你越被喂就越熟练,越熟练就越被喂,就像打游戏一样。但这是个什么循环?你可以认为是个良性,也是恶性。
对个人就是良性循环,比如说你解多了,公司很多人都觉得你解问题不错,所以大家有问题都找你,你被训练得越来越惊艳。但恶性就是公司其他人没有机会了,因为处理问题通常都是很紧急的,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谁能最快解决,就找谁。
 
 
极客时间:你淘宝消防队的这段经历,是不是给自己赢得了很多信任,也为你后面的很多机会做了铺垫?因为像你这种刚开始出于兴趣去做,后来被问题训练得越来越强,这种人,在技术的人眼里应该会相当受认可吧。
毕玄:通常来讲技术圈里,每家公司大家觉得最牛的那个人,多数是解决问题能力特别强的,公司的很多危机时刻,是他出来把问题解了,鲁肃当年就是这种。很神奇,阿里有多隆,Google 有 Jeff Dean,百度据说也有个这样的,腾讯也有,好像每家公司都会有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大家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是他解不了的。
后来我们说还有另外一种,但这种不显眼。因为解决问题就很像英雄,出了问题然后你出面把它解决掉,另一种人是他写的东西几乎没有出过问题,就不会被暴露出来,但这种人其实是真正要挖出来的。因为前面的不挖他就在那了,不需要挖。
极客时间:英雄和这种不出问题的,是不同的能力水平吗?
毕玄:程序员的技能水平我一直说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你的基本技能,比如做这个业务要写相应的代码,那这个代码相关的东西你得非常了解,包括背后的细节。我们觉得这是程序员的第一关,迈向职业化
说实话这跟公司中、小、大没有任何关系,关键看你对自己的要求,公司可能不会明文说你要怎样,尤其是中小公司,因为说实话,每家公司不对个人成长负任何责任,反正你没成长,公司大不了换一个人。但你自己应该有追求,用到的所有东西都应该去了解它背后是怎么回事,否则现实讲很容易被淘汰的。
极客时间:这里想多聊两句,你有没有什么衡量自己了解程度的具体方法?你是怎么做的?
毕玄:写文章和分享。我觉得分享是很大的挑战,有些东西你觉得自己很懂,真正讲两个小时,你可能就挂了。
以前博士(王坚)给我们上课,讲怎么判断一件事是不是个问题,因为大家会提出一堆公司可能存在的问题,他说,你们如果能就这个问题讲一天,说明这真的是个问题,如果不能,说明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因为吐槽一个公司的问题很简单,关键是这是不是真问题,而且对高级别的人来讲,肯定也要想怎么解,如果你能讲一天,这才是公司值得重视的问题,说明解法很复杂,这就真是个问题。如果很简单,公司肯定会解的。
这就像技术分享,博士会挑战我们,你们不是觉得自己很牛吗?觉得对这个很精通吗?来,给我做个分享。很多人发现上去只能讲两个小时,这其实就是你掌握的全部,我以前在内部讲 JVM,最早也只能讲两个小时,后来我能讲两天。
这是可以训练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先把一个东西讲厚,当然另一个技能是能不能把要讲一天的东西 5 分钟讲完,但首先要有讲厚的能力,不能上来就讲 5 分钟。
博士那一堂课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受教的一堂课,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但所有人都可以被衡量出来。
那之后我们就懂了,后来跟很多技术线的人说,检验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分享,你讲多久能把自己讲空掉,就是你能力的极限。很多人用中文随便能讲两个小时,一换成用英文讲,10 分钟就讲完了,这一看就不靠谱,这其实就是你的技能。
 
极客时间:好,第一段是把基础打好,程序员技能水平的第二段是什么?
毕玄:第二种,在程序员世界里,通常容易被认可的就是解决问题的人,就是英雄式人物。但这确实也有一个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看必须靠问题训练出来,很难靠自学,除非你给自己造一些问题,但还是非常难,最好有实战的机会。
极客时间:有问题出现的这种机会,是每个公司都有的吧?
毕玄:对,因为每家公司都会出问题。你看好了,出现问题的时候,关键看有哪些人,跟这个事情一毛钱关系没有,他还冲上来,掺和一下,一定会有这样的人,每家公司都会有。
虽然开始掺和的可能也没什么用,但他掺和多了就不一样,这个人慢慢就会得到信任,然后他的机会越来越多,就会进入良性循环。这种人会慢慢成为程序员圈里的大牛,大家都会知道他,而且大家都会特别服他,不服不行,因为你真的干不过他。
就像多隆,你们不服对不对?来呀。因为我们老说阿里最神的技术人是多隆,后来阿里有些新人不认识他,内网就有人说凭什么?他做了什么?结果炸出来一堆老员工,全部出来喷上面的新员工说你们知道啥。
多隆很低调,不像我们这些很喜欢在台前的人,但事实上他解决问题就是比很多人强很多,这是经过事实论证的。程序员要服人还挺难,但解决问题绝对是一个,大家正面 PK,两人一起解决,他就是比你快,那你还说啥?你说你能力比他强,那不可能。
 
极客时间:所以第一关先把个人基础能力搞好,再当一个喜欢掺和的人用问题全面锻炼自己,那第三种呢?你前面说的不出问题的?
毕玄:第三种程序员,那是真正职业里最优秀的程序员,因为他写的东西很稳定,就是我们说的鲁棒性特别好,不大会出问题,但这种反而特别难挖出来。
做一个程序员写正常逻辑不难,正常逻辑就是解问题,因为人脑是串行的,串行写下去非常简单,只是从说话变成了代码而已,是个翻译过程。翻译的好坏是另外一个要求,需要你对背后机制很了解,可以做到性能很高。
但是一段代码,在现在正常的环境下可以跑,同时环境稍微有点异常,如果你这个代码还能跑下去,那太牛了。这是最牛的。
这多数是因为他经历过前面,见过很多问题,也解决过很多问题,他才知道噢我写代码的时候,这里要注意一下,那里要注意一下。所以很多优秀程序员的代码,正常逻辑可能很少,其他都在处理一堆你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极客时间:我记得你前面讲 HSF 的时候提到性能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但为什么你这里说稳定性能做到是最牛的?
毕玄:对程序来讲,性能当然很重要,但其实最最重要的肯定还是鲁棒性,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非常好地预判这段代码运行环境到底是什么,你现在设计的时候是这样,但过段时间环境可能就变了。
所以大家说看代码绝对能看出一个人的功底,只要秀几段代码,我们很快可以判断这个人的大概水平。现在我没写很多年了,但我还是能看一眼看出差别,为什么他写那几行代码,你看起来没有意义,但出问题的时候,因为有那关键几行,他的就保住了,而你的就挂了。
阿里以前出现很多 Bug,比如说最简单的,用一个数据结构去缓存所有用户信息,以前写的时候,他觉得这公司用户量不可能到 100 万,所以那个缓存没问题,但很快量就突破了,然后缓存的内存就爆了,结果整个系统全挂了。但写得很好的,他一开始就会设一个保护,到了多少会直接自己异常掉,不会把整个系统搞挂,这就是有经验的人,这就是差别。阿里出过很多次这样的故障,都不是一两次,很多很多次。
后来很多人写接口也是这样,比如说我给你一个函数输入 XYZ,你随便输入,因为很多人的意识是我已经在设计文档里告诉了你 X 不能大于 1000,但是你还是输入了超过 1000,然后我挂了,他觉得那是你的责任。
但事实上一个好的程序不是这样的,我不是靠文档,文档上既然这么写了,我的代码里就会控制,如果入参给超了,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异常,这样整个系统不会出问题,这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
极客时间:但要做到这种程度,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各种异常,然后写处理代码,这是不是也有时间成本?
毕玄:这就看追求有些时候,比如中小公司,很多人就会说这个概率很低不会出现,所以他觉得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写这些 1/10000 或者 1/100000 的事情,但我们说这就看你想不想做一个好的程序员。
 
极客时间:如果我们总结一下你的这段消防队经历,你是一个喜欢解决问题的。
毕玄:对,因为我喜欢做英雄式的人,我本来以为很多人应该都喜欢,后来发现不是,像多隆就不是,很神奇。但以前我跟多隆比较过,我是能看出差距的,而且这个差距是很难弥补的。
极客时间:看到差距了,你和高中那会一样选择接受,也不挣扎?
毕玄:因为我碰到过几类这样的程序员,我必须说他们可能天生就是应该做程序员的人。
就像我解决问题是要有现场在的,比如一段代码有问题,我要能看到现在输入了什么,执行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然后我来排查,但像多隆这种人他是可以大概推测的。因为现场经常就没有了,对我来讲就很难,我需要再等,但多隆不是,以前跟他一起排查,我告诉他这段代码可能有问题,然后多隆拿去看,过段时间来告诉我,你试一下把参数改成什么,然后跑一下看看会不会出问题,就真的会出问题。
这就比我高了一个档次。这种人是可以在自己大脑里运行代码的,像我们这种就不是。
极客时间:这种能力,不能多看案例训练出来吗?
毕玄:很难训练,这真的应该是天生的。我们还见过更牛的。CPU 可以多线程同时运行,但人脑最大问题是单线程,我们程序员写代码又经常要写多线程的并行代码,就导致查问题特别难,因为我得在脑袋里模拟计算机的并行。当时我们碰到一个并行问题,一帮人想了很久,头都要晕过去了,但以前阿里有个女程序员她就可以在头脑里同时并行跑代码,猜出问题来。
我们都承认这就是天生差距,是无法弥补的,其他的我可以靠后天不断地解决问题把技能堆上去,但碰到这种,我说我认了,那我认输了。
这种人你想,写代码的质量自然会更高很多,相当于在自己的脑袋里可以先跑一遍,这太恐怖了,以前传说 Jeff Dean 有个笑话,如果 Jeff Dean 写的代码跑不过,肯定是编译器出 Bug 了,这简直了。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学得很累,但还是很难跟别人比,说实话,这真的是天分,所以我们会跟很多人说不要都做程序员,有些人并不适合,或者做到这个份差不多就可以了,然后就躺平多爽。不用纠结一定要成为多顶尖,这个世界上这么多程序员,最终顶尖的就那几个人,你没法跟他比,也没必要去跟他比,想成长可以理解。
 
 
极客时间:你喜欢解问题当英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你在阿里之后的很多段转岗经历,好像背后都能用喜欢解决问题的逻辑来串,你看到一个问题,然后去解决?
毕玄:对,我觉得跟每个人的定位有关系。我是想过我自己的相对优势的,因为每个人的优势是不一样的。
后来我对自己的判断就是,我很难成为一个非常专业性质的程序员,做非常深度的比如操作系统、语言这种,因为我也试过一段时间,我带过 JVM 团队,他的特质是必须在一个很小的问题上持续钻研,可能只提升了一点点,他也很愿意钻研。所以说实话,多数程序员都不适合干这个。
极客时间:这种持续钻研的专业性程序员,是不是有点像搞科研?
毕玄:对,你可以认为这一定程度偏科学家性质。科学家就是这样在一个很小问题上,当然影响可能很大,但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小的点上,不断地突破,他觉得突破 0.1 都是有意义的。但我不适合做这种,真的呆不住,解决问题型的人可能都有这个毛病,够用就结束了,得靠不断解决问题升级。
我更适合做宽,就是广度,因为相对来讲我对各方面都有点兴趣,都愿意去了解一下。另外我可能的优势是可以大概判断,做什么事情是对这家公司相对更有意义的。这其实是需要肯思考的。
所以综合起来我可能适合的是把一个事情从 0 分做到 80 分,但我不适合从 80 分继续做到 90 甚至更高。因为说白了做到一定阶段,再往下突破会很难,我需要找别的人,但我觉得,既然最后要靠我找的那帮人,那干嘛不让他们来,我就不想干了,无力感会太强烈。当然这是个人判断。
极客时间:比起更偏专业技术的钻研,你喜欢在各种新领域横跳探索,是不是更偏业务一些?
毕玄:一家公司的高管,越高层级包括到副总裁以上,其实是需要这种人的,因为从 80 分带往 90 分带往更高,你可以组建更专业的团队,让他们来解决就好了,然后你专注在各方面业务层面。
极客时间:啊你很清楚自己更适合做什么,但能像你这样想得这么清楚,感觉也挺难的。你有什么方法吗?
毕玄:当然刚毕业的时候,你不用纠结这个问题,因为刚毕业你的长短可能不是很突出,另外你其实也不知道你的长板真正在哪里,所以刚毕业的话,你也许可以多试几个角色。但是最后你一定会发现,在某个角色上你是相对轻松,而且同时干得也不错的,一定会有这样的角色,不可能没有,每个人都会有。
所以不用纠结我一定要在程序员上比他干得更好,没必要,因为你可能怎么干,都是干不过他的,这就真的不用纠结。每个人还是要想清楚自己适合的,还有你的长板。
但这也不一定是好事。以前阿里就有人跟我讲,你给自己画了个框,将来你是很难突破这个框的,因为你已经限定了自己,但如果把这个框去掉,想象空间变无限,就可以什么都干,尤其在大公司。
我自己的看法是,如果你很年轻,确实不要给自己画框,但你如果职业生涯有限,我觉得画个框不是坏事,因为你到中后期肯定是发挥自己的长板,短板就不用在乎了,没什么好在乎的。
极客时间:尤其大公司不要画框,那小公司不一样吗?
毕玄:小公司我觉得完全不一样。因为小公司难道还需要一个人帮忙吸引人才,然后他啥也不干,就指望下面干活?这个人一定会被砍掉的。但大公司不一样,大公司需要有人能凝聚一帮人干成事,因为大公司管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这样的人反而适合走向更高级别,他需要接受自己不是那个真正解决问题的人,但他的优势是能凝聚一帮专业的人来解决问题,这也很牛。
老马就是这样的人,马云就是我有一个想法,然后有一帮很专业的人都拜依你的想法为你拼命。我也很佩服,我觉得这是不一样的,但我很难接受。所以后来我换的每一步,都是我认为这家公司现在分比较低的一个领域,比如可能是 0 或者 60 分,我觉得我去可以做到 80。所以导致我在阿里换了几个位置。但后面更被动,前面确实是主动的。
极客时间:HSF 做完,像你后面做的 HBase、T4 都是主动换的?
毕玄:对,后面的 HBase 就是因为 HSF 我觉得已经很难把它带到更高了,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再做这个 Leader 就很不好,因为如果 Leader 都不知道去哪里,其他人肯定挂,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
 

水友讨论区

到这里对谈就暂时结束了,在淘宝消防队处理各种故障的过程中,毕玄的编程能力也突飞猛进,也为他之后找到自己的优劣势埋下了种子。
今天对谈的重点是程序员能力三关,从基础能力过关的“职业程序员”,到解决问题高光出场的“英雄”,到写的东西不出问题的扫地僧“宗师”,每一关都能让你的编程能力实现阶梯式的提升。至于如何衡量你每个阶段的掌握程度,毕玄也给了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分享,看你能多久把自己讲空掉。
最后是今天的自由发言环节:
对于程序员的能力阶段,你是怎么看的呢?你有哪些好用的知识积累技巧吗?
毕玄解读了他认为做广和做深,他更擅长做广,回顾学习 / 工作生涯,你有发现自己在某个角色上是相对轻松,同时干得也不错的吗?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呢?
欢迎留言交流,说不定今天就是你的小宇宙觉醒之日。
下一讲我们聊毕玄在淘宝的第一段转岗经历,做完中间件 HSF,他居然又跑去做数据库和容器了,下一讲见。

拓展阅读

如果你处在程序员的第一关,关注如何精进自己的代码基础能力,毕玄之前总结了一套方法可以参考: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赞 10

提建议

上一篇
03|淘宝HSF:能让淘宝出重大故障的就那批人
下一篇
05|HBase/T4:Leader最重要的,说白了是要赌未来
unpreview
 写留言

精选留言(7)

  • zhangjun
    置顶
    2022-10-17 来自浙江
    看看自己到底能讲出来多少,而不是在脑子里面觉得自己水平能怎么样,这也是我们常常需要总结回顾的原因;要学会判断自己的比较优势,人生职业生涯有限,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死磕,付出的成本过高,同时收获有限;就像在我自己的领域有算法设计和工程调试两个方向,很多同学毕业都想着做算法,但目前看下来很多人其实不太适合做算法,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但我的优势在于了解业务和一线需求接触的多,而且有耐心去把东西调试的满足客户需求,所以在职业上我就放弃了做算法的想法,我只要有能力给做算法的同事,聊清楚我的目标就可以了
    展开

    作者回复: 点赞。 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天赋,每个角色也都是重要的,尤其是每个角色中的top群体。

    4
  • sesamegu
    2022-10-03 来自浙江
    比起救火英雄,更愿意写稳定性高的代码。用分享的好坏、时长检验学到东西的程度,确实个通用的好办法,适合任何学习
    6
  • 术子米德
    2022-10-08 来自浙江
    🤔☕️🤔☕️🤔 【R】淘宝消防队,喜欢解问题的小伙伴乐园,成就感和名气双收。 【.I.】消防队员,作为技术人,能够在身边小圈子出名的不二选择,但绝不是长久选择。某个问题,在某种思维引导下,进入难以解决的怪圈,闷火在燃烧。我去换一种思路,换一个风向,把明火点燃,再用解决问题后的原理分析,用这最后一盆打水浇灭所有火星。以后任何卡死的问题,到最后都会记起有我这么个人,在大家思路都偏差后,还能梳理出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且彻底得到解决。这就是所谓的消防队员,而且是救明火于全灭的消防队员。可是,他的名声永远在坊间流传,反应不到绩效,更不可能拿到台面来表扬。毕老师在年终拿到的灭火器,这个临时的奖项,多少反应出这个决定的纠结,以及这个决定承担的风险,更能反应这个决定的勇气。当然,更应该说,灭了火还得到灭火器的奖品,简直幸运至极。 【.I.】我自己有个经验,那就是解掉一个问题,类似问题,甚至就是相同问题,还会找上门来。这时候为了不再被相同问题打扰,就把解决的问题和排查过程记录下来,新找上来就先看这个记录,是否可以解决。更往前一步,把问题背后的技术原理梳理一下,这个对自己特别有好处。毕竟不是每个问题,都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后才解决,更多是在解决过程里摸索出来。尤其我所在的嵌入式行业,摸清问题背后的技术原理,往往要找到这个原理的边界,也就是硬件的原理,当遇到寄存器怎么操作,才算真的抵达软件的底线。在问题和技术底线之间,就是软件实现和应用惹出来的问题。这同时也为问题的排查,画出明显的边界。有些问题,典型如因电源功率导致内存值被篡改,无论如何软件都无法知道自己的值已经被篡改,就像处理器无法判断A加B的值,是否就是C一样。能够划定问题的边界,就已经解决了小半个问题。
    展开
    3
  • 术子米德
    2022-10-08 来自浙江
    【.I.】把自己【讲空】,这节课的最大启发点。之前总以为,自己掌握的东西,在脑子里门清,讲出来大家不懂,一方面是自己表达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对方基础差或理解力不够。实际上,我现在明白,把自己的东西讲清楚,跟自己脑子里门清,就是存在差异,而且是作为技术人员想成长必须提升的技能。所谓想清楚,脑子里是闪现的画面式,二维画面甚至网状结构。而当要我讲清楚时,就得线性输出,即使有黑板辅助,那也得结构化输出。如今老师说要讲空,这就得在输出前,具有更多层次和深度的知识,要有知识领域划分能力,面对不同的分享群体,能够根据大家的反应,实时调整到对方感到熟悉又意外的最佳交流状态。同时让我想到【认知】这个词,最近几年耳边不停的就是要提高认知,可到底怎么算提高认知。我现在把它这么划分:听到看到算接触认知,说说聊聊算消化认知,想想尝试算吸收认知,写作讲演算掌握认知,做完反思算增长认知。 【Q】有些角色,自己干得轻松,也得到周围人认可,可就是绩效不太行。不知道老师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或者遇到过这样的人,对于这种情形老师是否能给些建议,就是期望在绩效上也能有点突破,怎么调整可行? ———— by 术子米德@2022.10.08
    展开

    作者回复: 绩效这个呢,通常是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所以我觉得核心是需要思考清楚,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工作,和这家公司发展面临的挑战,问题的关联到底是什么,相应的在关联点上做出贡献,或者自己思考不出来,但在另外一个岗位上你觉得是可以的,那我觉得可以尝试转岗来实现,最终我还是相信做出对公司面临的挑战/问题有帮助的事,在绩效上也是能被体现的。

    共 2 条评论
    2
  • 刘宇涵
    2022-11-04 来自广东
    其实对于最后那个,一些高管,需要涉及到不同业务,而不只是专业技术,我觉得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如果要通过技术的互联网,就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实力,如果只是会CRUD,那就很没意思了。这些互联网公司的高管自己也得是有技术能力的,硅谷创业的七仙童都是通过技术入局的。如果没有技术只做管理的话,那那些大厂的高管都得让学管理的人来当了。
  • Bob
    2022-10-12 来自浙江
    关于结尾画框的那段论述太精妙了!对应的是 普遍的富二代的创业问题。 还有关于擅长的领域的论述同样是真知灼见。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天份决定上限。对应的是 国内3~4千万琴童的家长们。

    作者回复: 嗯,努力在一定程度肯定是有用的,但不可否认天赋是可以大大提升天花板上限的,每个人一定都会有自己相对更擅长的领域,就看能不能挖掘出来。

  • 大布丁
    2022-09-30 来自湖南
    向大佬学习,多去关心别人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