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已完结课程限时免费阅读

07 | 认识市场:如何加大与好机会相遇的概率?

07 | 认识市场:如何加大与好机会相遇的概率?-程序员职业规划手册-极客时间
下载APP

07 | 认识市场:如何加大与好机会相遇的概率?

讲述:雪梅

时长16:02大小14.64M

你好,我是雪梅。
最近很多朋友跟我吐槽,说自己的工作很糟心,又难以忍受。当问到他们准备怎么办时,他们大多又会说,“没办法呀,只能‘苟着’,现在工作很难找!”
我再细问,关于“工作难找”的结论是从哪里得出来的?大家一般会告诉我,这还用说吗?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大厂裁员”“P7 找不到工作”的故事呀!要不就是说,我一个同学离职 2 个月了,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呢……
很多小伙伴接触市场的通道只有两类,一类是网络上的渠道,比如招聘信息,各种新闻、自媒体文章等,另一类则是周围的同事、同学。
在这个自媒体信息严重失真的年代,大部分技术人的社交圈又非常窄,那么,只依靠这两种方式接触市场是远远不够的,会让自己错失很多机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加大与好机会相遇的概率。

“好机会”永远存在

你可能会说,现在市场环境不好,哪有什么好机会?花时间了解市场不是浪费时间吗?
确实,这两年的市场环境有很多变化。但我做职业发展教练这一年多,依然辅导很多小伙伴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也有人勇敢地从头部大厂离开,跳到更适合自己的团队。我服务的很多团队 Leader 也在因为招不到合适的人而苦恼……
所以,所谓的大环境不好,其实是不好中有好,“危”中也有“机”。我们说的“工作难找”,也是分人、分场景的,不能一概而论。知名人才发展专家薛毅然老师说,“职业发展无非是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能力和价值与市场需求的整合,以及通过你个人能力的提升,去创造下一个被整合的机会”。
没错,在职业这个维度,我们都是需要被整合的人力资源。
反过来讲,越是市场环境不好,越需要去接触市场,才能加大自己与好机会相遇的概率。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去看市场,另一方面,也要“被动”出击,让市场看到自己。

主动:与市场同步

主动去了解市场机会,不代表你要跳槽,我们的目的是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尽可能同步。在职场中体验的同时,你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 3 个方面的信息,趋势、能力水位、薪资水位。
趋势,就是了解自己所在的方向在市场的走向。比如在移动互联网时期,iOS 工程师一票难求,而这几年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移动端和前端开始合并,统称“大前端”。在这个趋势下,大前端岗位的需求变化如何?会更关注哪些新的方向?大厂都有哪些标志性动作?现在都在重点做什么事情?这些都是要去了解的。换句话说,就是了解你这个岗位在市场上的需求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市场上的水位。无论你在哪个公司,都是一个小的“围城”,即使你在这个公司做到头部,也不代表你在市场上就非常优秀了,反之,你在这个公司做得一般,也不代表你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了解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市场上的水位,说白了,就是让自己这条在池塘里游泳的鱼去大海里游一圈,看看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最后,了解你自己的行情,也就是薪资水位。结合前面两个,如果你去面试,你就会知道自己在市场上大概值多少钱。有了这个数,再对标自己当下的薪水和岗位发展前景,你的职业路径可能会有更清晰的方向。
OK,带着这些目标,我们再来说说主动了解市场常见的 3 个方式。
首先,就是定期面试。这是了解市场最直接的方式。面试不一定要跳槽,咱们的目标还是通过市场了解自己的定位,也就是前面说的趋势、能力和薪资水位。
举个例子,小 A 做推荐算法五年了,每年绩效都还不错,但总是心虚,时不时焦虑。有段时间他就把自己所在城市能搜集到的推荐相关的岗位聊了一圈。聊完之后,发现其实大家的水位差不多,他也通过这次密集的面试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劣势。最后,他也没有跳槽,因为发现自己所在的公司更符合自己未来的发展。
了解市场的第二个方式,就是加入圈子。但这个圈子不是随便加,而是优先根据自己所从事的方向去找。
比如几年前小 B 做研发效能,关注敏捷开发,但自己所在的公司规模没那么大,经验有限。经朋友介绍,他加入了当时的“敏捷一千零一夜”社群。社群里有很多头部大厂会定期分享敏捷开发的经验,他能很快吸取到当时国内最前沿的技术和经验,还链接了圈内做敏捷开发的同学,这些都快速地帮助他在公司内落地研发效能的提升,在学习和实践中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你也可以根据自己从事的方向,找到适合你的圈子。在知识付费的今天,很多培训机构或者个人技术 IP 都有自己的社群,比如你想学习 Go,可以在极客时间买一门课,可能就可以加入讲师的社群,就能接触到很多做 Go 开发的小伙伴,没准你的下次跳槽机会就在这个社群里产生了。总之,你想干什么,就让自己先在那个环境里泡着。
如果你精力允许,我还建议每年付费参加一个不限行业的高质量社群。在这样多元化的角色里,我们更能理解技术人的优势和劣势,甚至看到自己更多的机会。就像我们前一节提到的,未来技术人职业发展的很多机会不一定来自原来的赛道,积极破圈,不但能让你开拓眼界,更有可能帮你建立贵人缘。
了解市场的第三个方式,是主动搜索信息,或者利用自己的人脉去获取信息。职场人需要养成主动、定期获取信息的习惯。这些信息可以是自己从事的技术方向、竞对技术的演进等等。你可以通过参加技术大会、网上信息搜集、订阅相关课程、自己的人脉圈等定期去接触到这些信息,避免自己成为信息孤岛。
除了这三种方式以外,我还想和你分享一个个人技巧。我会比较建议工作 3 年以上的小伙伴积累几个靠谱的猎头朋友。你想想,这不就相当于自己在市场上放了几个强大的信息收集器吗?
猎头圈确实参差不齐,所以好的猎头也需要甄选。我一般会从两个维度看猎头,一个是对行业的发展、企业、岗位的了解深度。另一个是猎头本身的素养。好的猎头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卖人头”,而是会从你职业发展的阶段、诉求,优劣势以及对方企业、岗位的情况,综合判断一个岗位是不是适合你。一个靠谱的猎头,一定会时不时跟你分享很多市场上的一手信息。

被动:建立个人影响力

被动,不是坐以待毙。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家公司,那被动相当于持续地做市场营销,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让市场看到自己。当你的价值被市场看见,有好的信誉,可能坐在家里,潜在的机会就会主动找上来。
先说最直接的方法,打造自己的代表作什么是代表作?就是别人提起某件事,就能想起你,同事提起你,就能立即想起你在哪个方面是专家。这个代表作可以是课程、书,也可以是你在某个领域特别专业,做了持续的、体系的输出,让大家都知道你。这些年,一些大厂在高阶同学晋升时,除了绩效、产出之外,还会看有没有自己的代表作。
代表作意味着不但要有自己真的做过的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去沉淀、输出,形成作品。这也意味着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在一个领域深耕,能主动思考,还能清晰地表达,把自己的价值放大。
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就像有了一个 24 小时不停息的广播电台,不断传递自己的影响力,而且常常会产生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效应。我的朋友刘建国老师从企业出来之后,因为写了《技术管理实战 36 讲》专栏和《知行——技术人的管理之路》一书,成为自己的代表作,所以在技术圈拥有非常不错的口碑,也获得了很多企业客户。
如果你暂时还没有适合打造的代表作,没关系,你也完全可以去论坛、社群等场合去做价值输出者,建立个人影响力
比如很多大厂都有内部的技术 Wiki,你可以把自己日常的工作总结、思考形成文档,不断输出,慢慢就会有自己的影响力。
我还见过很多技术人喜欢泡开源社区,积极在社区提 Bug,或者贡献测试 Code,甚至提交 Bug Fix 代码,慢慢积攒了不错的口碑。这些口碑是能穿越公司的,甚至可以是你终生的口碑。如果写技术 Wiki 和在开源社区做贡献对你来说还是有点难,你也完全可以从自己身边的群开始,解决大家的问题。当你主动做一个价值贡献者,持续输出,你就有了自己的影响力。
如果你觉得“成品”有难度,那就先从重视自己的职场口碑开始做起。这件事看起来很虚,但别忘了,职场圈子很小,我们每次跳槽,别人稍微一做背调,都能知道自己之前干得如何。
我之前看过一个帖子,说把代码写得烂一点,别人维护不了只能自己维护,这样自己就不可或缺了。最开始我是当段子看的,没想到评论区还真有不少人支持这种做法。且不说这样的做法能不能让自己不可或缺,更重要的,这是一种非常短视、极度影响自己职业口碑的事。
职场中的口碑说难也不难,最简单地,做个靠谱的人,“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你的口碑就不会太差。如果你再多一些承担,困难时刻、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舍我其谁,那你的口碑会再多很多加分项。一个人的职场口碑不错,一定也会有不错的个人影响力。纳瓦尔曾经说过,“个人声誉是有复利效应的。”

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怎么更好地接触市场?

最后,咱们坐下来聊聊心里的顾虑。很多小伙伴说,我很内向,社恐,不善交际朋友很少,参加活动也只是围观,怎么更好地接触市场?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是,每个人性格、处世风格不同,这很正常,也千万不要因此给自己划出无法接触市场的界限。你不愿意抛头露面,那就好好打磨内功,让自己优秀到出类拔萃,等待别人来“三顾茅庐”。比如你可能不擅长说,但可以写出来,把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形成高质量的文章,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如今自媒体这么发达,只要有一颗愿意分享的心,一定能找到适合你的表达方式。
此外,自媒体圈有个工具也可以帮你说话,那就是个人使用说明书
大白话说,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写个产品说明书,告诉别人可以如何使用你。这和个人简历不同,是要站在第三方视角,说清楚别人能用你干什么,怎么用。
个人使用说明书在不同的场景可以有不同的版本,现在一些大厂也要求员工写自己的个人使用说明书,放在个人签名档中,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一般包括个人介绍,别人在什么情景下可以联系你,以及在“使用”你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下边是小 A 的个人使用说明书。
而我们个人面向市场的个人使用说明书侧重点会不一样。面向市场的说明书是为了建立个人影响力。一般来说,会包括三个部分,个人特质、专业能力、已有作品。比如下边是我的个人使用说明书。
如果你已经制定好了自己的个人使用说明书,可以在你参与的社群、泡的社区,甚至新加朋友时,就把个人说明书分享出去,相当于打开了很多扇窗户。
除了这个方法,我还想回到市场的本源,和你聊聊认识市场这个问题。职业发展说到底,是咱们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需要为你的职业发展负责。
我 2008 年进入百度,学到了对我至今都影响非常深刻的一句话:成长是很私人的一件事。
什么意思?就是成长是你自己的事,你得自己 100% 负责。公司的各类培训、给你配备的导师、安排的项目历练机会、你的老板、你的同事……统统不是你职业发展的负责人,只有你自己可以负责。
不与市场接触,犹如坐井观天、闭门造车,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一家公司上,一旦被解雇,收入来源马上断掉。在巨大压力之下,你很有可能没有认真思考,又草草地把自己以一个平庸的价格卖给另一个平庸的雇主,直到一天发现自己不再被需要,才愕然发现原来自己的职业生涯到头了……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悲催?如果你想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多一些掌控感,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主动权,那就必须不断打破自己,突破舒适区。在人生的重要事情上,需要一种魄力,抛开我喜不喜欢,先考虑应不应该。等你能突破这一点,了解市场、建立自己影响力的时候就不会别扭了。

小结时刻

在红利期,大多数技术人天天埋头写代码,就算这样,一周也能收到好几个猎头的骚扰电话。我一个朋友做了一年的全职妈妈之后回来找工作,很快就拿到了一个大厂的 Offer。入职没多久,猎头又把她挖到了另一个头部大厂。
可是别忘了,那是在 2015 年,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环境不好时,肉眼可见的机会变少。适合你的岗位,如果下手晚了,可能就被别人抢占了。
在大环境动荡的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不断做销售,积累客户。换句话说,就是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市场的变化,了解自己的行情,给自己增加备选机会。同时还要长年累月地给自己做宣传,做出自己的代表作,积累自己的职场口碑,建立个人影响力。
这些都是职场中的基本功,当你日常基本功做到位了,对于市场知己知彼,不但可以大大缓解职场焦虑,而且当需要跳槽、被裁员等这样的“考试”来临时,也会拥有学霸们胸有成竹的从容。

聊聊发展

当下你与市场接触的机会有哪些?你有自己的个人使用说明书吗?如果没有,欢迎你现在写一个分享在评论区。
如果觉得有所收获,也可以把课程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程序员职业规划手册,心里不慌,脚下不乱,做好每一天的成长。

技术人员如何增加与好机会相遇的概率?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包括打造个人代表作、建立个人影响力、制定个人使用说明书等。强调了主动了解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不同方式增加与好机会相遇的概率。同时,探讨了如何克服内向不善交际的性格,更好地接触市场。总的来说,文章强调了技术人员需要主动了解市场,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和价值,以及建立个人影响力,从而增加与好机会相遇的概率。

分享给需要的人,Ta购买本课程,你将得18
生成海报并分享
2024-01-01

赞 15

提建议

上一篇
06 | 认识市场:技术岗不变的价值在哪里?
下一篇
08 | 认识职场:看懂职场的游戏规则
unpreview
 写留言

全部留言(10)

  • 最新
  • 精选
  • 6点无痛早起学习的和...
    2024-01-11 来自北京
    2024年01月11日08:15:55,来交昨天的《个人说明书》作业了 和尚的个人使用说明书 我是谁: ● 95 后,现滴滴 4 年 Java 开发工程师 ● 3 年无痛早起实践家、“早起陪伴营”创始人、公众号“和尚的破功之路”主理人、3 年时间管理实践家 ● 社牛但高敏人格、喜欢研究底层逻辑人性去解决问题 ● 追求向内看,内心的解脱、情绪的放松和能量的滋养 我可以提供的服务 ● 无痛早起的方法、解决“早起难”、“早起不能坚持”的问题 ● 顺应人性的时间管理(提高专注时间、设计做得到的时间表、解决拖延症、提高执行力 ● 解决由情绪引起的内耗 已有作品 ● 1 年内帮助 40+人做到早起且超 6 个月 ● 1 年内帮助 20+人缓解情绪引起的内耗 ● 每年专注掌控 2700+小时
    展开

    作者回复: 牛,95后的杰出代表。 如果想链接更多技术人,可以把技术部分再细化一下哦,比如什么业务方向,最近在研究什么技术,对哪些方面有经验等等。

    共 4 条评论
    14
  • 6点无痛早起学习的和...
    2024-01-10 来自北京
    2024年01月10日09:48:37 其实定期面试,自己是有点抗拒的,因为面试就意味着要准备,准备就要时间,而时间就需要从其他自己的事挤出来,两个事进行 PK,比如我现在就是学习给工作赋能(目前我认为是高优),PK 准备面试, 准备面试:是我的舒适区之外,就需要挑战自己,但实际上并不是很想跳槽,所以也就不会准备面试知识。 另外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担心自己出去面试,遭受打击,原来自己一文不值 给留下了作业:我的个人说明书,写完了就发出来。
    展开

    作者回复: 是的,是不舒适区,如果很久没出去看看,是可以去聊聊的,是面对真实自己的过程。 期待你的个人说明书

    4
  • 2024-01-03 来自四川
    本来计划年后换工作,刚好遇到老师这个专栏,我觉得自己对未来规划不是很清晰,准备把专栏看几遍,多结合自己的现状思考一番再做打算,不然后面每一步都走的不清晰,迷茫..

    作者回复: 谢谢亲的回复,加油,祝新的一年事业顺利~~

    3
  • WGH丶
    2024-01-11 来自陕西
    我觉得定期面试这个建议挺好的:找准定位,有的放矢。虽然费时费力,但我认为值得,倒逼输出。

    作者回复: 是的,大多数人都是痛苦驱动的,被外面毒打几次,更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共 2 条评论
    2
  • 方华Elton
    2024-01-02 来自辽宁
    有个人使用说明书,但缺乏使用场景

    作者回复: 途径可以很多,比如公司内IM的签名档里,比如自己弄个公众号或者小红书,挂自己的个人使用说明,或者一些自己喜欢的群。 要不来我们读者群里分享一下,作为试验场合?哈哈 想进读者群的小伙伴可以加我个人微信:windashely

    2
  • Jack
    2024-01-01 来自广东
    被动输出对我而言有点难,倒不是说不知道输出什么,主要是不能坚持吧

    作者回复: Jack你好,从人性角度,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有内容,坚持不下来,可以试着加入一些内容输出的圈子,大家一起写,互相激发,会帮你度过最困难的阶段。我已经办了三期写作营,大部分之前从来不写文章的,在鞭子+社群的作用下都能写出来。 希望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输出圈子。

    2
  • 一只小爬虫
    2024-01-22 来自北京
    做了3年python爬虫,现在又做了3年的杂活,写写接口查个数之类的,目前对于职业发展很是迷茫,感觉啥技术也不会了。不想做爬虫了,想转行,又不知道转什么。这行情也不好转。期间看了大数据和AI,大数据也饱和AI主要集中在算法侧。感觉很难啊,有没有做爬虫转行的朋友,指点一二啊,感谢🙏

    作者回复: 一只小爬虫,你好,技术本身的相通性挺强的,不想做爬虫,你的技术基础还可以用到其它地方。 可能这个中间有个心态要调整,我们换方向是需要付出一些成本,比如转算法,是需要一些学习成本,比刚毕业就进来的人当下会有一些差距。这是客观事实,核心的问题还是看你对算法是不是真的感兴趣,如果想通了,那就接受这个成本。

    共 3 条评论
    1
  • 13816281691
    2024-01-02 来自浙江
    雪梅老师,很崇拜您,有这么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强执行力。我现在是工作10年的研发,苦于业务缩减没有合适的机会晋升。现在也在看机会,计划半年内可以找到外部机会,期望有更大的锻炼机会

    作者回复: 谢谢你,不用崇拜,我也是痛苦驱动改变的。祝2024遇见好的工作机会,加油~~

    1
  • 飞灼
    2024-02-27 来自四川
    老师你是不是加入了共读会?相信阅读写作改变

    作者回复: 不知道你说的哪个共读会?应该没有加入,谢谢你的推荐。 确实相信阅读和写作的价值。

  • 小藜
    2024-02-20 来自北京
    老师,其实我这边缺乏一些自我剖析,从哪些角度剖析,我这是从事数据开发,广度有,不深,到达一定深度后就很难下去了,老师有啥建议

    作者回复: 小藜,你好,数据开发除了深度,其实非常考验对业务的理解,能不能用数据驱动业务去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可以尝试往上游多聊聊,理解产品和运营,结合自己的数据开发经验,更综合的发展。